五月屬中夏,思念随着氣溫綿延生長,離得越遠,思念越濃。
清荷遵循現代法定假日的規定,一到重大的節日便會給大夥放假。
若是實在忙不來需要開工,給的工錢也是按照三倍來給。
五月初五端午節,作坊五月初四便放了假,讓大夥回家跟家人一塊過節。
過節就圖個團聚,隻要有時間,離得再遠的人也會歸家。
周清波和韓忠就是在大家的盼望中回到了家,一來回來看看親人,二來也是要向清荷彙報工作進度。
清荷對這種生意上的事不太精通,府城的事都全權交由他們打理,一個是自己大哥,一個有賣身契在她手上,沒有什麼不放心的。
這大半年來,府城的生意做得穩當,名氣傳得越來越廣。
劉廣林手底下人手不夠,征得清荷同意後,他物色了幾個不錯的人才,準備培養起來。
清荷這個幕後老闆,隻管弄些吃的,負責收收錢,實在是再美不過。
過端午的習俗多,譬如吃粽子,往門上插艾草菖蒲,喝雄黃酒驅邪等等。
清荷來到這裡後,也就是今年才正兒八經的準備了東西過端午節。
第一年來時,已經過了時間,第二年家裡頭正在蓋房,第三年端午節那會,陸承澤剛去軍中,她哪裡會想到過節的事。
今年家裡有錢有時間,清荷提早就買了糯米準備着,想着包些粽子分給親近的人家。
艾草和菖蒲是頭兩天唐平和孫同去山裡頭尋的,他倆找得多,親近的人家每家都分了些,昨天都插到門上了。
孫同和唐平家裡都隻有母子兩人,孟奎和清霞前些日子才回來過,端午節沒時間回來,于是清荷就把大夥叫到一塊過節。
今日上午大夥的任務是包粽子,院子裡擺了兩張桌子,分别放着糯米,切成粒的臘肉,泡好的花生,洗淨的大棗還有做好的豆沙。
旁邊還有一個竹簸箕,裡頭放着洗淨的粽葉。
糯米提前就泡好了,圓圓的糯米吸足了水份,一個個滾着胖肚皮,像一粒粒飽滿的珍珠。
糯米是個精貴東西,比大米要貴不少,以前哪裡舍得花錢買這些花裡胡哨的東西。
“這咋包呀?”一群婦人盯着桌子東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從何下手。
包粽子大夥會,就是這些餡料不知道該怎麼放,到底是隻放一樣,還是每一樣都放一些。
“大伯母,黃嬸子,孟嬸子,?咱們今天包兩種口味的粽子,鹹口的粽子裡頭放臘肉和花生,甜口的加大棗和豆沙。”
清荷拿起粽葉,往裡頭裝了糯米,臘肉粒和幾粒花生,率先包了起來。
她也就是會包而已,技術一點也不好,包出來的粽子歪歪扭扭的。
反觀金婆婆,一手拿着粽葉,一手裝餡料,手一翻粽葉一裹,拿着繩子繞兩下,再打個結,就是一個标準漂亮的粽子。
清荷看看她包的,再看看金婆婆包的,不好意思地咳了兩聲。
劉氏呵呵一笑:“我還以為清荷丫頭隻有女紅不好,做吃的那肯定是樣樣都在行,看來是我想錯了。”
“嘿嘿,大伯母,包粽子考手藝,我的技術不行,沒你們包得好。”清荷也跟着笑。
自己包粽子也就是圖個熱鬧,在現代時她從來都沒包過,都是過端午這天,買點現成的粽子來吃。
“沒事,包得好看的,拿去送人,不好看的,咱們自己吃。”楊九娘聲音柔柔的接話道。
韓忠難得回來一趟,清荷本來給他們一家三口放了假,讓他們自己出去玩玩。
楊九娘不去,她說外頭沒有家裡舒坦,過節還是想跟家裡人在一塊,韓忠也說過節要待在家裡,他難得回村裡一次,看哪裡都覺得新鮮。
兩人都不願,清荷也沒強求,這說明他們倆人如今已經把自己當成真正的周家人,她心裡高興還來不及。
一家蒸粽,百家香。
粽香飄進王家莊的家家戶戶,在外頭玩耍的孩童,也止住了玩鬧的心,飛奔回家。
“姐姐,奶奶,娘,大伯母………”清文跟壯壯掐着時間跑到院子門口。
一到院子門口,清文往裡走,壯壯則是想轉頭往家走。
“壯壯,你上哪兒去?繼續上我家玩。”清文拉着壯壯不松手。
“清文哥,我先回去吃飯,等會下午我再來找你一塊玩。”壯壯如今大了,懂禮貌知分寸,知道清文家裡在做好吃的,便不願進去。
他家如今也能經常吃肉,能穿新衣裳,家裡有這樣的日子,都是清荷姐姐一家的功勞。
“好吧,壯壯,一會下午你來找我,咱們一起找蔣濤。”
“嗯,清文哥再見。”
壯壯剛走幾步,就被萬氏叫住,萬氏端了一盤子粽子出來,讓壯壯帶回去。
上午包的粽子,每個女工家裡都有份,數量不多,就是給大夥嘗嘗鮮。
“清文你吃鹹的還是甜的?”清荷端着一盤粽子問弟弟。
甜的?鹹的?
他都沒吃過啊,男子漢才不做選擇:“姐姐,我都要!”
清荷給他一樣拿了一個,清文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拆下繩子,剝開粽葉一瞬間,一股糯米香襲來。
清文吸了兩口香氣,也沒管是什麼口味,狠狠咬下一口,蒸騰的熱氣混着糯米的清香,令人食指大動。
臘肉的香氣與油脂侵入糯米中,入口軟糯可口,鹹香入味。
幾口把鹹味的粽子吃下肚,清文又急着剝開了甜味的粽子咬了兩口。
嗯!甜的也不錯!
圓圓的糯米裹着豆沙,大棗被熱氣熏得綿軟,棗香浸入糯米中,形成全新的口感。
清文正品嘗着美味,忽地聽見姐姐在叫他,他耳朵動了動,快速咽下嘴裡的粽子。
“姐,你叫我有啥事?”
“來,我教你,吃甜粽子要這樣吃。”清荷叫來妞妞和清文,在碗裡倒上白糖,拿着甜粽子蘸上糖吃。
清文瞧着姐姐的吃法,眼睛亮了亮:“我也來試試。”
唔,好吃!又甜又香又糯!
弟弟蘸過糖,清荷又把糖遞到妞妞面前,妞妞也跟着蘸了蘸,乖巧地道:“謝謝姑娘。”
中午吃飯那會,不少女工家裡也打發孩子過來送回禮,或是包的粽子,或是蒸的清明粑粑,又或者是自己做的小食。
萬氏和清荷微笑着一一收下,不知不覺間,周家和村裡人的來往越來越密切,相處得也越來越好。
粽子好吃又飽腹,李氏和黃氏吃完一個都還想再吃,被清荷攔住了。
糯米不好克化,老人不能一次性吃太多,吃多了容易頂着胃,實在想吃也得等到晚上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