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聽見竈房裡萬氏做早飯的聲音,清荷反常的沒在床上墨迹,麻溜起身去了竈房。
竈房裡,萬氏正往竈膛裡加柴,見女兒這麼早起來,有些納悶:“清荷,怎麼不多睡會,這會子還早。”
“娘,我昨夜裡睡得早,睡飽了。”這好不容易有了點想法,得趕緊動手做出來,下幾場雨,天氣可就冷下來了。
“娘,我來燒火。”清荷坐在竈門前燒着火,把這念頭一一說給一旁削紅薯皮的萬氏聽。
萬氏性子一向溫和,疼愛兒女,聽完閨女的話,叮囑了一句:“先少拿點去做,别糟蹋了東西。”
“不會的,娘,我拿十斤紅薯就夠了。”
看着坐在竈門前樂呵呵的清荷,萬氏暗想,女兒大了,腦子靈活有想法是好事,不過幾斤紅薯,随她去倒騰吧。
家裡再窮,幾斤紅薯還是能擠出來的。
熬到吃完早飯,清荷立馬開始動手,選了十斤左右紅薯,一根一根仔細地洗幹淨,做吃的東西,馬虎不得,首先就要幹淨衛生。
把洗幹淨的紅薯疤和根莖削掉,裝進幹淨的木盆裡剁,這裡沒有機器,隻能用刀剁,要剁得細細碎碎的才行。
要擱在平時,她剁不了多久,手就酸得不行,剁不動了,可今天不同,盆裡的紅薯在清荷眼裡就跟嘩嘩作響的銀子差不多,她是越剁越有勁。
正當清荷坐在小凳子上剁得起勁時,外頭響起一陣窸窸窣窣的腳步聲,咚咚的敲門聲伴着少女清脆的聲音響起。
“姐,你在家嗎,我來找你說會話。”
清荷聽着是堂妹周清霞的聲音,忙應了一聲;“我在家呢,院子門沒鎖,你自己進來。”
周清霞是周清荷大伯的女兒,比清荷小半歲,今年也是十四歲,上頭還有個哥哥周清波,十六了。
周家兩兄弟一向關系好,總是常來常往的,誰家得了的好吃食也不忘給對方送一點。
原來的周清荷和堂妹從小一起長大,感情深厚,二房搬出來後,還是時常互相串門子。
這兩個月來,清荷和周清霞也作了好幾回伴,這一來二去的,她打心裡喜歡這單純的小姑娘。
“姐,你這是幹啥,宰豬食啊,這麼大個漂亮的紅薯你咋舍得喂豬?”
“這可不是用來喂豬的,我做好東西呢。”
“紅薯能做啥呀,也就能管飽。”清霞小聲嘟囔着,也不細問,自己尋了一個小凳子坐在對面,
“清文呢?不在家啊?”
“一早就和壯壯出去玩了。”清荷擡眼看了看對面的小姑娘,身上一件藍色的碎花上衣,略微有些大,袖口往上收了一截,瞧着勉強合身了些。
小姑娘的長相随她娘,臉蛋圓圓的,一笑起來兩隻眼睛就眯成了豌豆夾,看着就讨喜,順眼。
“清霞,堂屋桌上有花生,你去拿來吃。”
周清霞沒去拿花生,反而從兜裡掏出一個油紙包,裡面是幾塊碎碎的花生糖,往清荷嘴裡塞了一塊,自己也跟着吃一塊。
“你哪來的糖,這花生糖可不便宜。”這花生糖做法不難,清荷也知道做法,但糖是個精貴東西,清荷沒敢打主意。
“我老舅前幾天來了一趟,給我們家送了點山貨,臨走的時候塞給我的,讓我甜甜嘴。清荷姐,要我幫忙做啥不?”
“不用,我自己來,你坐着陪我說說話就行。”清荷一手剁着一手揉了揉腰,心裡盤算着要是這東西能賺錢,一定要把工具給備齊了。
兩人說着話,時間也過得快,眼看着快到晌午了,清荷終于把紅薯剁完了。
周彩霞把地上的花生殼收拾了,拍拍手上的灰:“姐,我回家做飯了,你有空來我家玩。”
“好,路上小心點。”自己趕着去菜地裡,摘了幾根絲瓜幾個茄子準備做晌午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