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罷飯,清荷問周明遠有沒有時間,幫忙把剁好的紅薯用石磨磨了,院子裡的石磨她試了一下,轉兩圈就轉不動了,這是個力氣活,隻有她爹能做。
周明遠下午還得下地,騰不出時間來,隻能等傍晚時分他從地裡回來再磨。
清荷就趁着下午的時間,拿紗布和木條做了個簡易的工具。
次日早上,天才蒙蒙亮清荷就起來了,把昨夜周明遠磨好的紅薯渣加了清水,一瓢一瓢的用她昨天做的工具過篩。
她想早點做完,待會太陽出來能早些曬上。
見她一個人做得費勁,萬氏往竈裡加了一根棒子也來幫忙。
萬氏做慣了家務活,手腳麻利,有了她的加入,第一遍過濾完成得很快。
接下來就是等,等水裡的粉沉下去,把水倒出來,加清水再洗一遍,重複一次過濾的過程,到最後桶底便會有白色的濕粉。
這還沒完呢,濕粉還要曬幹,曬幹了再搓碎才是天然的紅薯澱粉。
曬了幾天後,清荷終于見到了幹幹的紅薯澱粉。
“姐,這真是紅薯做的?”周清文好奇地打量着桌子上的東西:”看起來白白的,像白面一樣,就是沒有白面細,是能做饅頭吃嗎?
“小饞貓,這可不能做饅頭。”見弟弟有些失望,話鋒一轉:“這是做肉吃的。”
果然,聽見肉小家夥立馬兩眼放光,随即又想到肉那麼貴,家裡窮,哪來的餘錢買肉,又慢慢垂下了眼皮。
清荷有些心疼地摸摸弟弟的頭,沒有說話,還不知道這東西能不能賣出去,她不能說得太肯定,不敢随便給承諾,沒有期待才不會失望。
一旁的萬氏看着兩個孩子,心裡又堵又難受,都是他們做爹娘的沒本事,讓兩個孩子跟着受苦。
“可惜出粉不多,十斤紅薯出得粉還不到兩斤。”眼見着氣氛越來越傷感,她娘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清荷最見不得這種氛圍,忙轉了話頭:“娘,明天我得去一趟鎮上,試試看能不能賣出去。”
“行,讓你爹明天陪你去,你一個人去,我不放心。”
逢集這日,周明遠帶着清荷一大早就出發了,王家莊離雲溪鎮距離遠,一路走過去要花近兩個時辰。
清荷到這裡這麼久,平日裡也就在自家和大伯家附近打轉,村子裡稍遠的地方都沒去過,這會能去鎮上,别提多高興了。
村裡人都起得早,一路走到村口,碰到上不少趕集的人。
村長家有輛牛車,每到逢集的日子早早就在村口等着,從村裡到鎮上一人一個銅闆。
周明遠心疼女兒,想着女兒不常走遠路,昨夜裡便和萬氏商量好了,帶女兒坐牛車去鎮上。
父女倆到的時候,車上已經坐了幾個人,清荷跟着父親招呼幾聲就不再說話,她心裡惦記着等會要做的事呢,旁人也隻當是小姑娘臉皮子薄。
又等了片刻,牛車上坐夠了人,搖搖晃晃地出發了。
王家莊的人口不多,攏共也就一百多戶人家,進了村子走一會兒分成兩條路,中間有一個大池塘,平日裡各家各戶澆菜灌田都是用池塘裡的水。
清荷第一次坐這種牛車,一路上左搖右擺地晃得人胃口難受,好在早上空氣新鮮,她閉着眼用力深呼吸了幾口氣,把那點子不舒服壓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