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吏這幾日有些忙,陸承澤在衙門裡沒看見人,隻好帶着清荷去了他家。
宋書吏的家就在衙門後門的街上,陸承澤敲敲門,過了一會,一陣腳步聲傳來:“老宋,你又忘記什麼了,你說你怎麼老是丢三落四的。”
宋書吏媳婦打開門,瞧見是陸承澤和一個小姑娘,也沒因為剛剛的話不意思,反而笑得更熱情,退後一步讓出門口:“是小澤啊,我還以為是你宋哥又忘東西了,這姑娘是誰呀?快,都進屋坐會。”
說着上下打量着清荷,嘴上也不停:“小姑娘真好看,皮膚白,眼睛透亮,我在鎮上還沒見過這麼水靈的姑娘。”
清荷暗笑,這嫂子嘴皮子真利索,陸大哥壓根找不到機會說話。
“嫂子,嫂子,這是我妹妹,宋哥說你喜歡吃上次的零嘴,我妹妹特意給送過來了。”宋書吏媳婦話音剛落,陸承澤立馬接過話,沒想到嫂子的性子這麼利落,他之前來過一次,那一次嫂子可不是這樣的。
“哎呀,這老宋也真是的,我都這麼大年歲的人了,還到處說我喜歡吃零嘴,真是故意想讓我丢人。”話是這麼說的,隻是那語氣甜得膩人。
宋書吏夫妻倆感情真好,美好的感情總是叫人心生向往,陸承澤把手上的金絲糖遞給宋書吏媳婦:“嫂子,我就不進去了,我還有事。”
“行,那你回頭來找老宋吃酒,我給你們做下酒菜,你妹子先留給我了,正想找人說說話呢。”宋書吏媳婦一手接過東西,一手拉着清荷進了門。
“妹妹,我叫鐘靈秀,你叫我宋嫂子或者鐘姐姐都行,你叫啥呀?”鐘靈秀把金絲糖放在桌上,給清荷泡了杯茶,又端來一碟子香瓜子。
“我叫你鐘姐姐吧,鐘姐姐,我叫周清荷。”鐘靈秀這樣的性格,清荷倒是很喜歡。
鐘靈秀坐在清荷旁邊的凳子上,上身着青綠色對襟上衣,下身是月白色蝶戀百合裙,腰間配着翠綠色的束腰,頭上隻斜斜簪着一直桃花銀簪。
此刻她靠在椅子上嗑着香瓜子,瞧着一點都不像個鎮上的婦人,反倒比清荷以前看的電視裡頭那些大家小姐更有氣質。
鐘靈秀把瓜子推到清荷手邊,示意她吃:“那我叫你周妹妹吧,周妹妹,我聽我家老宋說,那小零嘴是你自己做出來的?你手藝真好,我吃着比鎮上糕點鋪好吃多了,你咋不拿出來賣啊?”
“也就是自己瞎琢磨的,我家裡在鎮上還做着酸辣粉的生意,又剛買了地,暫時還抽不出時間來做大量的金絲糖,家裡事情多,估摸着隻能過節的時候賣一賣。”清荷跟家裡商量過,暫時隻過節賣金絲糖。
“那倒也行,逢年過節的時候,誰家不買點糕點糖塊甜甜嘴啊,你想得周到。”平時買不到,過節才更想買,這姑娘是個聰明的。
兩人說說笑笑,越說越投緣,清荷覺得鐘靈秀性格爽快,說話帶着一股子幹脆勁兒,有啥說啥,交流起來不費力。
鐘靈秀看清荷談吐舉止大方得體,無論她說什麼清荷都能接上話,心裡止不住的歡喜,自她到了這個鎮上還是頭一回碰到如此投緣的人,竟比她當初那些閨中密友知曉得都多。
想到閨中友人,鐘靈秀眼神暗了暗,這輩子也不知還能不能再見到故人,如今她和她們早已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了。
對于自己當初的決定,她卻并不後悔,人生本就如此,有舍才有得,端看個人所求為何。
一直到清荷估摸着清文快下學了,才起身告辭離開。
鐘靈秀把她送到門口,囑咐她多來家裡說說話,清荷笑着應了。
回家的牛車上,清荷的眼裡一直帶着笑,一眼就能讓人瞧出來她心情很好。
“啥事這麼高興啊,下午出去一趟,回來後一直樂呵呵的。”瞧着女兒高興的樣子,萬氏心頭發軟,說話的聲音也帶着笑意。
清荷抿嘴一笑:“也沒啥,就是和宋書吏家的鐘姐姐聊得挺開心的。”
“姐姐,我知道,就像我和壯壯在一起玩得開心一樣。”
“哈哈,沒錯,清文說得對。”
萬氏了然地點頭,女兒在村裡朋友不多,以前性子悶,村裡有些姑娘不願意和女兒玩。
現在女兒有本事了,那些個姑娘說話更是酸氣沖天,因此女兒在村裡就隻和清霞,還有玉芝來往多一點。
女兒交了新朋友,萬氏也替女兒開心,況且能讓女兒這麼高興,可見女兒很是喜歡她口中的鐘姐姐。
進了二月裡,家裡的地窖總算挖好了,總共五個地窖,一個地窖能裝五六千斤紅薯,足夠家裡用了。
剛挖好的地窖,還不能馬上就用來裝紅薯,得先把地窖裡頭打掃幹淨,打開地窖門,每個地窖裡面都放些稻草進去少燒。
在地窖裡燒火,是為了暖窖,烘幹水氣,同時也能給地窖消毒,然後在地窖裡鋪一層幹的稻草,最後把紅薯一層層放好。
清荷都不知道儲存紅薯還有這麼多講究,她一直以為直接把紅薯放進去就行了。
地窖收拾好後,萬氏盤算着早些把紅薯收上來,于是叫了周明遠明天去通知村裡人來家裡賣紅薯。
“娘,爹挨家逐戶的通知太麻煩了,叫爹找村長爺爺幫幫忙,通知村裡人一聲。再說了咱倆修房子也要找人,趁這機會給村裡人說一聲,誰有空就來做幫工。”
前些日子清荷就在心裡籌劃着,收了紅薯抓緊時間蓋房子,再等下去要等到秋後才有時間了。
“清荷,現在就要蓋房子了?家裡剛買了地,這時候蓋房子,銀子可就要花光了。”一下子把銀子都花出去,萬氏接受不了。
清荷知道她娘的擔心,接過話頭勸:“娘,先通知一下村裡人,把工人定下來,咱們還要買材料,定家具,估摸着得三月份才能動工了。”
“娘,你别擔心銀子,家裡的攤子和滿香樓每月都有進帳的,咱家不會缺錢花的。”
見萬氏臉上還帶着猶豫,清荷又加了一把火:“娘,咱家又要做紅薯粉,又要做粉條,我最近還琢磨着再做一樣新的東西,家裡地方太小了,曬都曬不開。萬一供不上貨,那不是把銀子往外推嘛。”
清荷解釋一番後,萬氏也想明白了。
周明遠要去新買的六畝地裡翻地,萬氏還忙着和大嫂劉氏去捉豬仔,年前就說好的,要抓兩隻豬仔回來養。
家裡馬上又要開始動工,那麼多紅薯渣可别浪費了,清荷隻好自己跑一趟村長家找村長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