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家?
李氏悶頭想了想,那不就是前幾日上門來的那家。
若是那姑娘的話,倒真是不錯,她聽懂錢媒婆的話了,多半是譚家那頭有意,讓人來探口風的。
那天大孫子也确實過來送過東西,難道是那會叫譚家兩個口子入了眼?
自家大孫子長得高高大大的,又吃苦上進,譚家兩口子倒是有眼光。
有姑娘家裡主動來問,李氏别提多高興了。
她把桌上的糕點往錢媒婆面前推了推:“錢媒婆,辛苦你跑一趟,這事我和老二媳婦做不了主。還得我家老大兩口子自己做決定,不過你放心,我也不讓你白跑。”
這意思是要給辛苦費啊!
錢媒婆笑得見牙不見眼:“嬸子,可得動作快點,我還得給别人回話。”
李氏點頭,表示她明白。
談好事情,幾人又說了一陣閑話,萬氏塞給錢媒婆一個紅封後,才讓将人送出去。
錢媒婆出了周家門,往前走了一段路,才打開紅封數了數,整整十五文錢呢!
跑這一趟不白流汗,頂得上别人一天工錢了。
錢媒婆一走,清荷清霞兩姐妹就進了屋。
姐妹倆和金婆婆一塊曬完粉條,先去洗了臉歇了一會兒,等人走了才過來的。
錢媒婆說的事,李氏婆媳倆沒想避着兩人,前些日子她倆才和譚家姑娘一塊出去過,多少也能看出譚家姑娘的為人。
李氏問了問姐妹倆對譚家姑娘的評價,得到結論是兩人都覺得譚家姑娘很不錯。
有關大孫子的親事,李氏半點不敢耽擱,當天晚上便把大兒子兩口子叫過來,一家人細細讨論了一番。
譚家上次來跟清荷道謝的事,劉氏和周家大伯也知道,當時在家裡還議論過這事。
一緻認為譚家人實誠厚道,是值得走動的人家。
更何況清霞和譚家姑娘出去過一回,回來後對譚家姑娘更是贊不絕口。
家裡隻有清波和清霞兩兄妹,劉氏一直想說個心兇豁達的媳婦,這樣他們兩個老的百年之後,女兒也還是有娘家的人。
盛夏的夜裡,繁星滿天,皓月當空。
一陣夜風拂過,草葉相撞,頓時發出窸窸窣窣的翻騰聲,配着或高昂或短促的蟲鳴,奏出一曲夏夜之歌。
劉氏興奮得一晚上沒怎麼睡覺,把有關譚家姑娘的事琢磨了一遍又一遍,眼看天快亮了才眯了眯眼。
次日一早,周家大伯起身的時候,劉氏也準備跟着起來。
周大伯抹了一把臉道:“你再眯會兒,我去做事,昨兒個晚上你沒咋睡,下午該沒精神了。”
劉氏确實沒睡夠,這會睡意正濃。
即便這樣,她還惦記着譚家姑娘的事,嘴裡嘟囔着:“你說譚家姑娘是不是有啥不能說的隐秘,要不咋拖到現在才想着訂親?”
“你要不放心,咱們托人再打聽打聽,快睡吧,我出去了。”周大伯倒不覺得劉氏唠叨,做爹娘的,哪有不操心子女的。
兒子的媳婦算是家裡的長媳,下面還有好幾個弟弟妹妹,是得娶個好的,省得日後鬧得家裡不安生。
劉氏是個勤快人,家裡家外事情多,她放心不下,眯了一會兒,精神頭好些了,也就起來了。
這一上午劉氏琢磨來琢磨去,還是決定找人打聽打聽譚家姑娘。
她可是怕了,要再來一回趙家的事,兒子還怎麼說親。
不過,她隻認識王家莊和她娘家的人,這些人又不認識譚家周圍的人,這可怎麼打聽?
思來想去,劉氏決定去鎮上找陸承澤幫忙,這孩子跟自家侄子一樣,值得信賴。
事情交給可信的人,她也安心點。
當天下午,劉氏去找到陸承澤,将事情說了,拜托他盡量快點,怕拖的時間長了錯過好姑娘。
“大伯母,你放心吧,過兩日我去給你回話。”劉氏一開口,陸承澤便答應下來。
他和清荷要定親了,周家的事自然也是他的事,再者說,打聽點消息并不費什麼勁。
劉氏沒注意陸承澤對她的稱呼,她見陸承澤這麼爽快,頓時也樂了:“虎子,幫我打聽仔細點,等回頭你過來,我給你做好吃的。”
陸承澤點頭應下,說好後日帶消息去周家。
劉氏這才喜笑顔開地回了攤子上。
下午下工後,陸承澤買了點吃食,去了幾個小乞丐住的地方。
打探消息嘛,誰也比不過四處遊蕩的乞丐,誰家的狗生了幾隻崽都能打聽出來。
上回衙門給的賞銀,除了買了幾畝地外。
陸承澤還幫他們在鎮外找了個破房子,修整過後,讓幾個孩子住在裡面。
當初給他報信的有三個小乞丐,他把三人安頓好後,有一次去看他們,三人主動提出想要他幫他們三個改名。
這三人都是被家裡抛棄的,所以也沒個正經的名字,不是叫狗兒,就是叫賴頭。
叫着着實不太好聽。
最大的孩子大十三歲,因着頭上有兩處傷口,沒長頭發,都喚他賴頭,如今叫陸謙。
賴頭自己說的,想要姓陸,名字是陸承澤取的。
這孩子身上一股子沖勁兒,取名陸謙,是希望他能謙和友愛。
兩個小的,王狗兒十歲,還是姓王,取名王磊。
最小的臭毛八歲,如今叫白榮。
這姓是臭毛自己選的,這孩子喜歡吃白面大米,一心想以後掙大錢,頓頓吃白米飯。
“陸大哥,你來看我們啦,你都好久沒來了。”白榮一見陸承澤,便沖過來拉着他的手撒嬌。
“白榮,陸大哥辛苦了一天了,快叫陸大哥坐會。”王磊把屋裡的凳子仔細擦了擦,跑到陸承澤另一邊,将他拉到凳子上坐下。
陸承澤坐下後,拉過兩個孩子打量一番,瞧着兩個孩子長高了也長胖了,才放心來。
“我買了些吃的,晚上給你們加個菜,家裡怎麼隻有你們兩個,陸謙呢?”陸承澤以為陸謙在屋裡,等了一會也不見他出來,這才開口問兩個小的。
“謙哥去了地裡,估摸着快回來了。”兩個孩子之前一直在外乞讨,懂事得叫人心疼。
不僅不去拿陸承澤帶來的吃的,反而把自己舍不得吃的零嘴拿出來給陸承澤吃。
片刻後,抗着鋤頭的陸謙回來了,他見到陸承澤也很開心,在這個受盡苦難的少年心中,陸承澤是他最敬重最崇拜的人。
陸承澤給幾人置辦的三畝地,光靠幾個孩子哪能種出莊稼來。
他便把地租了出去,收的租子也能夠幾個孩子的口糧。
陸謙人雖然沖動,卻是個有情有義,吃苦耐勞的孩子。
他自己尋個塊荒地,搗鼓出來種了些菜,多少省着菜錢。
陸承澤将打探譚家消息的事,交待給陸謙,又陪着幾個孩子吃過晚飯才回鎮上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