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擦亮眼,抑郁知青娶回家

第927章 張總,您來了?

   去年的一萬畝棉花,有三分之一是美芳紡紗拉走的,有一百萬斤。免費看書就搜:求書幫 xqiushubang.com

   在張得芳手裡,秦川在上面賺一塊錢差價。

   真金白銀現錢,一百萬。

   這筆錢就是給美芳紡紗入的股子,到今年,算來算去,一塊錢滾成三塊錢利。

   張得芳今天進大坪村找秦總,就是帶着一百萬斤棉花的分成利潤來的。

   幾頁分成合同書,一張銀行存。

   這筆資産芳姐幫秦總存在省城銀行賬戶上。

   秦總想用這筆錢,随時可以取出來。

   看在别人眼裡,外面女老闆來大坪村,是談西瓜生意。

   秦川一臉不好意思:“芳姐,你可能聽到了,我大坪村的西瓜,五百畝,一畝地上産一萬斤,用十幾天二十天時間,都要拉去軍區。”

   張得芳呵呵笑:“知道,軍區給你一毛七,你給村裡人八分,你拿九分。”

   秦川趕緊狡辯:“去年我才賺三分,今年這算補回來了。”

   芳姐有她的員工和生意圈子裡人,大坪村西瓜拉去兩車三車,發個福利送個人情什麼的,也不是不可以。

   張得芳的第一個目的,拉五萬斤瓜,給廠裡員工和圈裡的合作商送福利。

   “芳姐,過五天,我的三輛車裝六萬斤,你指哪兒我拉哪兒。”

   女老闆笑着問:“多少錢?”

   秦川不是開玩笑:“我給芳姐送三車西瓜,給大家過天熱解渴,還是能送出手。”

   開玩笑,三百萬資産在自己名下,是芳姐打理出來撥在自己名下。

   大半年過去,秦川覺得自己什麼力氣都沒出。

   “秦總,那就這麼說定了。”

   “五天後給你拉下去。”

   定在五天後,是因為過五天,不但能給軍區的五輛車裝瓜,給自己的三輛車也能裝瓜,這五天時間,張得芳在蘭城也能聯系好她的圈子收貨。

   這事兒就這麼說定了。

   西月份,秦川給芳姐遞話,方便的話跟京都的客商聯系一下,看能不能把大壩村的西瓜拉過去,争取拿個好價。

   表面看,張得芳今兒就是為這件事來的。

   往京都拉瓜這條路子有些不樂觀。

   “秦總,京都那邊的人有些傲,含含糊糊,給不了個确定意思。”

   秦川點頭。

   “那是因為京都客商并不知道咱西北地區旱地西瓜吃起來什麼味道,我有信心,他們要一車後,還會要第二車,最後要的更多。”

   張得芳在村委房子裡等,大坪村的西瓜拉進來,她親眼看看有多大。

   十幾輛拖拉機前後跟着開到村委前面場地上,等軍車進來裝車。

   張春抱進來一個二十斤重的瓜,往張得芳眼前一放,提起菜刀嚓嚓嚓殺成一排小芽,遞給張得芳。

   “妹子你嘗嘗,這西瓜拉到京都能賣個好價不?”

   秦川糾正張村長:“叫芳總,什麼妹子。”

   張春嘿嘿笑,姑娘家真年輕,可不是叫妹子。

   “都是這個味兒?”妹子問。

   秦川嘴角一笑:“大壩村的三千畝瓜長的稍小一點,但光照足啊,含糖量比這還高。”

   “真想去看看!”張得芳說一句。

   “芳姐,沒必要去他們村看了,看看我們大坪村的瓜往軍車上轉就行了。”

   吃完瓜,從屋裡出來,張得芳在十幾輛拖拉機跟前看,手伸過去拍拍,臉上笑嘻嘻。

   她算出來,大坪村這五百畝西瓜上,秦總一斤上面賺七分,一畝地賺七百塊,五百畝賺三十幾萬。

   比起他在外面跑貨運生意,他在土地上賺錢并不是賺的最多。

   他有另一層考慮。

   土地上賺錢,能讓他們村農戶安穩收益。

   這跟外面做生意,自己名下賺一百萬是兩個理念。

   去年那茬棉花,一斤上面,他賺一塊錢差價,他在蘭城的美芳紡紗有兩百萬入股,在蘭城銀行有一百萬資産。

   他的目的是在這片土地上搞産業。

   村裡人都不知道他在外面到底是什麼人。

   今年的棉花有三萬畝,有一萬畝壓了噴灌,今年出去,秦總的資産超過千萬。

   相當恐怖!

   開拖拉機的十幾個村民眼睛都盯在張得芳身上,悄悄嘀咕。

   “她就是咱小川在蘭城相好的。”

   “真是他相好的?我聽說是姐妹兩。”

   “你個李家的别瞎傳謠言行不行,她是張總,是咱小川在蘭城的生意合作夥伴,咱去年的棉花,有一半就是她拉走的。”

   “拉走了一百萬斤?”

   “一百萬斤就有一百萬塊錢,我的天,咱小川在棉花上就能賺這麼多?”

   “嗯呐,要不然,咱小川幹麼今年種三萬畝棉花?投資就有五十萬你咋不說?”

   張得芳看完拖拉機上西瓜,不滿足,還想去瓜地裡看看。

   秦川開拖拉機親自送她。

   包裡裝的相機掏出來,照了一個卷子膠卷。

   秦川和張春陪着她和她的司機。

   張得芳感慨:“京都那幾位要能來地裡看看,跟軍區一樣,放定金了,不會讓别人拉走。”

   “芳姐,你聯系的客戶是來大壩村拉瓜,可沒這片土地上的大,但一眼看過去也挺養眼。”

   張得芳今天來的目的,是眼睛看清楚,嘴裡嘗明白,好讓京都人知道大坪沙地瓜。

   她從包裡掏一張紙,上面貼着一張标簽,寫“大坪沙瓜”。

   “怎麼樣秦總?喜歡的話就讓廠家批量生産?”

   秦川滿口誇贊:“芳姐有遠見,這個标簽上面加一個字‘大坪矽沙瓜’,我們景甯縣範圍的土地上都可以貼這個标簽。”

   話是這麼說,誰要貼這個标簽,肯定要跟大坪人說一聲。

   目前來看,這個标簽從蘭城廠家出來,隻能從秦川這兒拿走。

   “芳姐,這個标簽給我出上幾千斤,到時候裝大壩村西瓜,一個一個往上貼。”

   “秦總,咱說好的,今年的棉花,我還是要一半?”

   “芳姐要太多了吧,三萬畝棉花呢,你要一半,你兩年用不完,真不要北疆的棉?”

   “一樣的貨,幹麼那麼遠拉北疆的?”張德芳很疑惑。

   “北疆的客戶還是不要斷了,我們縣種棉花,到第三年就沒有北疆的好了,西瓜種到第三年也不行,我是頂到了好時段上,就抓這三年土地上産業,後面不行的。”

   “有這麼嚴重?”張得芳不相信。

   秦川細心解釋了一遍。

   等着瞧,今年十一月開始,冬天裡的大棚蔬菜就己經不賺錢了。

   這些意思讓張得芳一臉憂慮。

   “可是秦總,我看出來了,你壓根就不想去大城市發展,憑你的資産和手段,跑京都幹事業都是佼佼者。”

   “芳姐理解我,土地上搞産業,大家跟風嚴重,我得給他們把方向,别大家辛苦操勞一年,最後一算賬不賺錢,很痛心的。”

   張 得芳深深看一眼二十幾歲的秦總。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