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擦亮眼,抑郁知青娶回家

第296章 小媳婦的圈子在村裡

   七八個人聚在張春家院裡,争一件事,拖拉機給誰家。搜索: 拉小書網 laxsw.com 本文免費閱讀

   大坪村一次性開進五輛拖拉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小水的一輛拖拉機叫進來,花了一百塊,給想學車子的人教了這幾天。

   試着往西溝地裡拉砂,效果不錯,有七八個人嚷嚷開起來沒問題。

   挂擋踩油門擰方向盤,這有什麼難,又不是開大貨車跑幾百公裡。

   大家這會兒吵吵鬧鬧,說張春不公平,憑什麼五輛車子多半分給張家?

   張春臉上尴尬,情急中想出一招:“争什麼争,誰要車子誰出二十塊給人家。”

   一百塊學車費張春不想一個人掏,慣得他們毛病!

   川子手裡掏這筆錢買車給村裡人開,說是為了給銅城市農貿市場拉蔬菜。

   這讓張春有些不理解,車子難道不是給村裡幹活?

   張春覺得川子不是這個意思。

   不是誰家想要一輛就要一輛。

   “你們不但要掏二十塊學車費,誰要車,誰一次性掏三千塊。”

   張春的這個意思讓村裡人很不服氣。

   誰家娶媳婦一次性湊夠了八百一千娶媳婦?

   誰家蓋房子一次性有三千塊蓋房?

   都是族親們湊一下拉些賬蓋起來的嘛。

   争來争去,大家認為大坪村裡張家王家李家秦家各家族各搞兩輛。

   搞八輛回來,大坪村人現在湊兩萬塊錢還是能湊起來。

   這種意思讓張春苦笑,再解釋一遍。

   “你們都别争了,錢是川子掏的,車子也是他的車,是他公司的資産,咱負責開車送菜拿工錢,别的不考慮。”

   張春嘴上這麼說,心裡想,拖拉機都是集體财産這個不合适。

   有些情況川侄兒想不明白,要給他解釋清楚。

   車子是各家的就是各家的,哪能是小川掏錢,是公司的資産,公司是個什麼玩意兒大家壓根兒就不理解。

   農村的情況跟城裡不能比。

   “張春,我們的意思你聽明白了,你快給小川說呀,急死人了。”

   “張旺你别急死,我能不給他說嗎?他回來我才能說吧,耐心等着,他今天下午肯定回村裡,咱跟他好好商量,你們的意思他能想明白。”

   “張春,咱跟川子好好說,我掏一千,他借我兩千,他說大棚蔬菜在冬天裡一個月就能收入一千,我有兩個月的收入就還給他了嘛。”

   張旺這話說完,大家紛紛應和。

   就是就是,拖拉機不是機井,不能是集體的财産。

   各家的就歸各家。

   看看小水和羅家灣的車,農業社時候集體買的,現在破舊成啥了。

   沒人管,有些人故意搞破壞。

   秦川小心扶下來媳婦兒,再抱下三個孩子。

   走在前面進張春家院裡,他們的争論聽明白了一大半。

   “春叔,旺叔,你們别争了,我來說清楚。”

   身後一個聲音讓這些人齊刷刷轉過身。

   “川,我們都沒聽見你回來了。”

   “哎喲園園,這哪像六個月,這都快生了?”

   “瞎說什麼,園園懷的是雙胞胎,看起來像八個月。”

   周園園臉上嬉嬉笑,給大家打招呼問好。

   說身邊這位是她大姐周軍霞,三個孩子是她親外甥娃。

   春嬸給三個孩子一把糖,侄媳婦和媳婦親姐帶進屋裡,說中午就在她家吃飯。

   男人說男人們的事情去。

   大家等着秦川說清楚。

   “春叔,這事兒沒什麼可争的,我說先開回來五輛,沒說是我掏錢是我的車。”

   “你不掏錢?”張春臉上疑惑,“咱大坪村能掏出三千多塊錢的人沒幾家。”

   “我知道,春叔,掏不出來三千塊,随便拉出來一家能掏出來一千塊吧?”秦川笑着問。

   “那是,一千塊沒有,這半年咱不白辛苦?”張春笑着回答。

   每家能拿出來一千,在土高鄉隻有大坪村。

   “川,幹麼隻提五輛,咱村各族戶提他三輛五輛不成?”

   秦川也想各族戶提三輛五輛,人家要看開的證明,有什麼辦法。

   “鄉上的證明就開了五輛,各家是各家的,錢不夠在我這兒借上,打條子,一年還清。

   春叔你看着,明年後年家家都會有拖拉機,不急誰家有誰家沒有。”

   這話說的大家心裡喜悅,這還争什麼。

   帶頭人回來,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事兒。

   大家信心滿滿,先開車搞生産再還款,用川子的話說,這是個良性循環。

   先要車的人,是最先想明白這個道理的人。

   張家王家秦家六個男人,回家吃中午飯。

   吃完了穿新衣服新鞋返回張春家院裡,帶他們去銅城農機站。

   五輛紅色西輪方向牌拖拉機開回來,紅旗牌的。

   他們散了。

   周園園說不在春嬸家吃飯,帶大姐和外甥娃們回自己家,窯屋一個月沒打掃衛生了。

   “誰說一個月沒打掃,你進去看。”春嬸說道。

   “嘻嘻,嬸我就知道你打掃我家院子了,那我們回了。”

   秦川家院裡,周園園被村裡大姑娘小媳婦圍着,心裡越加不想去城裡待長時間。

   母親和二姐回了泾川娘家老院,聽川子的意思一時半刻不出來。

   大姐帶着三個孩子也要回定西,到時候平安院裡就是周園園一個人,她站在街邊都不知道去誰家。

   哪像待在村裡,腳一擡就去春嬸家了,再走兩步就到秋嫂家西嬸家了,再走兩分鐘就到王霞霞家了。

   在村裡過日子想去誰家就去誰家。

   她壓根就不用去别人家,都是其她婦人們主動來找她說話。

   周園園是大坪村最拉風的小媳婦。

   這個意思邊忙鍋竈邊給男人說明白,不想回城裡了。

   “川子你說行不行?”

   “有什麼不行,你要出狀況,我把縣城崔大夫拉回來,我現在才知道她是李豔親表姨。”

   崔大夫親自上門,給周園園做了兩次聽診檢查,說母女很健康,該吃吃該喝喝,好好活動,保持心情愉快。

   待在大坪村,周園園心情最愉快。

   她的圈子在這裡。

   秦川嘴上答應媳婦待在大坪村,心裡糾結有些麻煩怎麼處理。

   總不能每頓飯讓她自己做,男人待在大坪村寸步不離,銅城這一趟送菜業務就轉不開了。

   泾川縣迪廠長說的司機師傅能不能來不一定。

   他要能接上自己這一攤子,手裡就能松活一大截。

   一缸水幫廚房婦人門提滿。

   周園園樂呵呵說:“川你看,春嬸三天兩頭給我過來收拾屋子,她想着我明天就能回村裡。”

   周園園不想離開春嬸。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