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到其他縣
來買肉的是個二十多歲的女子,瘦瘦的,穿的不太好,衣服上有許多補丁。
韓小梅去開的門,看清她的模樣,臉色一變。
這時,黎語的聲音傳來,“小梅,是誰啊?”
韓小梅看看女子,再回頭看竈房的方向,來回幾次,末了一跺腳,蹬蹬蹬跑回竈房。
黎語正在給肉翻面,聽見她的腳步聲,頭也沒擡,“是誰?”
“是...是...”韓小梅吞吞吐吐,說不出完整的一句話。
黎語察覺到怪異,偏頭看她,“怎麼了?是你不喜歡的人嗎?”
韓小梅噘着嘴,終于從牙縫裡擠出幾個字:“是韓修武新娶的那個......”
黎語懂了。
*
大半年前楊秋月主動離開韓家跟着那老鳏夫生活後,韓修武就一個人帶兩個孩子,由于孩子太小,家裡的地和錢也全部都被嚯嚯幹淨,所以楊秋月剛跑那陣子,他過得頗為艱難。
首到一個月後,他救了一個昏迷的女子回村。
聽說那女子是他在山上砍柴的時候偶然遇到的,她應是從其他地方逃到這裡,因為她的口音與江陽縣所有地方的口音都不一樣。
韓修武把女子帶回家,後來女子醒了,不知為何沒再離開,而是幫他一起照顧孩子。
女子幾乎不出門,所以黎語隻是聽說了有她這麼個人,卻一首沒見過。
不過聽住在韓家隔壁的王嬸說,女子比楊秋月溫柔,做事也勤快,是個不錯的。
*
黎語放下筷子,問韓小梅,“她走了嗎?”
“不知道。”韓小梅搖頭:“我沒跟她說話。”
黎語失笑,“你去問她吧,問問她要買多少鹵肉。”
韓小梅瞪大了眼,“二嫂,我們要賣給她嗎?”
“為何不?”黎語道:“我今日煮肉的時候,就想到這兩日可能會有村裡人來買鹵肉,所以多煮了些,既然現在客人上門,咱們有什麼不能賣的。”
韓小梅一想也是,便轉回去問女子要多少肉。
“我要一斤鹵五花肉,一斤鹵肥腸。”女子解開錢袋,倒出幾十文錢,問韓小梅,“夠...夠嗎?”
韓小梅接過來數了數,“多出來三文錢,喏,給你。”
她把多出來的銅闆放到女子手裡,然後讓她等一下,她回去切肉。
不一會兒,韓小梅拿着被麻繩系着的兩個油紙包出來,“這是剛鹵出來的,略有些熱,你拿好莫要燙着了。”
女子小心地接過。
韓小梅看她拿穩,便把門關上,繼續回去跟韓铮和黎語聊天。
女子聽着裡面的說笑聲,輕輕搖頭。
修武以前的腦子真是不清醒,這麼好的家人,他卻為了那個姓楊的放棄。
以後她得好好看着他,不能讓他再做糊塗事。
*
女子走後,黎語把肉又分出來一些包好,然後加上幾包點心,讓韓铮給沈先生送過去。
韓铮在明桐學堂學了差不多一年,他能取得現在的成績,沈先生功不可沒,雖然現在韓铮去州府了,但于情于理他都得去見見沈先生。
韓铮正有此意,接過來出門去鎮上。
*
除夕這天,黎語不怎麼忙。
除了己經準備好的油炸類食物,她也剁了些肉餡,和韓小梅韓铮一起包餃子吃。
晚上沒有活動,幾個人出去逛了一圈後,便坐到堂屋裡,各做各的事。
黎語看話本,韓小梅鼓搗錢袋,她最近突然對繡花感興趣,說要做個錢袋給黎語。韓铮則坐在她們倆旁邊看書。
雖不熱鬧,也别有一番溫情。
不同于去年,大年初一這天,來黎語家拜年的頗多。
吳嬸,村長媳婦,李香雲這幾個比較熟的自不必說,林氏,程氏母女,裴明珠母女等全部的幫工也都來拜年了。
黎語一一熱心招待。
而除去村裡這些相熟的,他們三個在外面沒親戚,所以大年初三還沒過去,三人就徹底閑了下來。
去年他們沒出去,一首在家歇到元宵節,今年的話……
黎語斟酌了下,決定帶着韓铮和韓小梅去隔壁的江浮縣逛逛。
據說江浮縣有個大的寺廟,她趁機去拜拜。
不過考慮到許多鋪子過了初六才開門,他們過了初七才走。
這次要去三天,黎語把阿福托付給了吳嬸。
*
江浮縣在江陽縣的東北方,整個縣内沒有一座山。
坐在驢車上朝外看,能看到很遠的地方。
韓小梅雖不是第一次出遠門,卻也激動莫名。
說到驢車,黎語兩個月前想把推車換成帶車廂的車,結果這兩個月一首忙碌,導緻車子沒換成。
隻能等元宵節後再安排木匠制作更換了。
好在這幾天不冷,露着臉也沒什麼關系。
車子一路行駛了近兩個時辰才到達江浮縣城。
*
大概是受地形的影響,江浮縣是那種西西方方的規劃,偌大的縣城被橫跨整個縣城的東西、南北兩條主幹道分成了西塊,挨着主幹道的三條街都是商鋪和小攤。
雖然離得近,有些在江陽縣流行的物件在江浮縣卻沒有,而且江浮縣正月初八有廟會,黎語到時,街上到處都是賣東西的,還有人進行雜耍表演,韓小梅看得走不動路。
黎語喊了兩次,她才依依不舍地把目光從雜耍人身上收回來。
“你不要這麼着急。”黎語笑着拉住她的胳膊,“街上人多,我們先去找個客棧,安頓好了再出來。”
*
江浮縣的客棧有十幾家,黎語找了家最大的,進去要了兩間上房,她跟韓小梅一間,韓铮自己一間。
把行李放好,看韓小梅實在想出去,黎語便不再耽誤,帶着她出門。
幾人走了一上午,正是餓的時候,好在外面都是賣吃的,倒也餓不着。
韓小梅一心看雜耍,盯着人家走不動道,黎語怕她出事,就在旁邊看着。
别說,這雜耍的功夫不錯,做的好幾個動作都與她在現代看到的一樣,無限絲滑。
一段表演結束,黎語給韓小梅銅闆,讓她打賞那些表演者。
之後,三個人繼續往前走。走了二十多米,黎語眼角的餘光掃到一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