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章 還是按照往年的交上去
第1016章 還是按照往年的交上去
随着一聲開工,很多人就朝着稻田裡沖了進去。
這場聲勢浩大的動員,幹的大家熱火朝天的。
都不用季村長說什麼,他們就先沖了進去。
一片金燦燦的稻田,怎麼看都是極美的畫卷。
有一些文人忍不住吟詩兩手,結果卻被旁邊的人煞風景的拱到一邊去,讓對方不要耽誤他們幹活。
現在可是搶收呢。
除了人工,還有大機器進入。
這種大型收割機進入平坦的水稻田裡之後,直接就是一絕騎塵。
令旁邊那些人工收割的,直接是望塵莫及。
操控機械,坐在駕駛位的人,臉上帶着興奮和激動。
隻是一個時辰就能輕松收割百來畝田地,這也太快了。
要是放在人工的話,幾百個人得大半天。
最關鍵的是,這機械收割完稻谷後會自動脫穗,然後稻草自動紮捆。
後面把稻草運出田地就好了。
這也太省心省力了。
這幾天大家都在忙着搶收,同樣負責夥食那些人手中的鏟子都要輪飛了。
每天就有幾千人要進餐,這工作壓力可不就來了。
但好在大家的默契都在。
每天早早的休息,到了後半夜就開始醒發蒸饅頭,然後菜也不用弄的那麼複雜。
就是葷素搭配,量大管夠就好了。
因為是新米下來了,季如歌覺得蒸饅頭太麻煩了。
直接全都蒸大米飯,讓大家都一起嘗嘗新米的味道。
這幾天,田間到處彌漫着新米散發出來濃郁的香味。
就連米油大家都搶着喝。
實在是太香了,好喝的很。
大概是被感染了,這些天嚴大人也帶着自己的孩子們親自下田收割水稻。
更是仗着與季村長結識這一層關系,等到收割機休息的時候,就請教如何駕駛。
等學會了,試着開了一會,然後也去試着收割水稻。
收完一輪下來之後,嚴大人自己都激動的不行,更别提孩子們了。
他們除了收割水稻之外,還收獲了一波田裡的水稻魚。
也不知道這些魚是吃什麼長大的,肥美的很。
每天光是抓魚就是上萬斤了。
而這些魚,抓上來就被送到了廚房那邊處理了。
因為魚太多,季如歌直接提供了自動殺魚清洗一條龍的機器。
直接把魚放進去,就自動幫你刮鱗,除掉内髒等程序。
隻需要再過于一遍之後,就可以料理了。
小一點的魚被腌制起來等有空做小魚幹。
大一點的直接紅燒,清炖等。
然後再多一些的直接去拉到北境城内去售賣。
價格也都很便宜。
十幾個銅闆就能買條魚,很多人想解饞卻又沒錢的,但是這個價位咬咬牙還是可以做到的。
除了北境,隔壁縣那邊也送去了。
現在每天大家都能吃到新鮮的魚肉。
無論是紅燒還是清炖,都好吃的很。
除了魚還有鴨子們,也都到了收的時候。
收集了鴨絨之後,就是各種鴨貨處理了。
因為這些鴨子們也是喝着稀釋的靈泉水,長的都很肥美。
每一個大約都是六七斤左右,特别的大。
現在每天就是啤酒鴨,紅燒鴨,清炖鴨,要麼就是爆炒鴨腸等。
或者鹵鴨頭,鴨脖子等。
這些來幹活的人,每天吃飯的時候,都像打開盲盒似很驚喜。
在這邊幹活幾天,人非但沒有瘦,反而還胖了幾斤,這上哪說去。
但是大家沒有抱怨,反而幸福的很。
這麼舍得給他們吃的也就季村長這邊了。
而且主食還是新米煮出來的大米飯。
也不知道季村長這是從哪弄的稻谷苗,種出來的大米一顆顆粒粒晶瑩,就像小珍珠似的,散發着瑩潤的光。
煮出來的飯也是特别的好吃。
無論是粥還是大米飯,那真的叫一個香啊。
這麼好吃的,很多人開始打聽價格。
要是貴的話,他們就買個幾斤,偶爾煮煮稀飯解解饞。
信裡确實想着,這麼好的大米,估計價格不便宜。
季如歌這邊聽到了很多人都在打聽價格,不過現在正在跟嚴大人商量時期。
聽到這些人詢問之後,就讓人先告訴大家,價格還在商量,還沒定下來。
但是大家可以放心,價格不會很貴,大家都吃的起。
聽到這話,不少人提着的心可算放了下來。
“你的意思是這次交糧還是按照以前的老規矩?”嚴大人聽完季如歌說話後,遲疑了一瞬,問:“不用新米?還是之前北境的那種?”
季如歌點頭:“嗯,對,就是以前北境的那種。”
“那個産量不行啊,而且口感也差。”嚴大人猶豫了一瞬說。
季如歌朝着嚴大人瞥了一眼:“又不是我們吃,你這麼擔心做什麼?産量不行才好啊,誰不知道北境這邊氣候惡劣,老百姓自己都食不果腹了,還要想着每年交糧,多不容易啊。”
聽着季如歌說的話,嚴大人唇角抽了抽。
這睜眼說瞎話的本事,可不是誰都能有的。
“嚴大人,若是旁人知道這裡是這般光景,你還能在這裡嗎?”季如歌掃了他一眼,問。
嚴大人下意識的搖頭。
不能,肯定是不能的。
那些人,隻要瞧見有什麼好東西那跑的比誰都快的很。
想從那些人手中撈到什麼好處,不可能,一點都不可能。
想通了這點之後,對着季如歌點了點頭:“好,那就按你說的。”
反正北境每年交給朝廷的糧食就不多,上面的人早就知道北境這邊的情況。
指望從北境這邊嫩得到很多糧食,那是不可能的事,想都别想。
所以每年北境也就是例行交一些糧食,算是交了差。
要是一點都不交的話,也不可能。
但現在還早,他們交糧的時間要到下半年呢。
到時候再上奏朝天,這邊因為年前的天氣原因,糧食減半,稍稍意思一下就好了。
比起他們這邊,江南水鄉才是他們的重中之重。
那邊可是有名的魚米之鄉,富庶的很。
他們這裡,就變得不起眼了。
嚴大人心裡有了章程。
大約忙了十多天,十萬畝田地終于全部收完了。
不過還沒等大家松口氣,田地又要開始翻土,然後準備下一波的水稻種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