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米糠換棚子
聽完蘇大姑的話,幾個人往周圍看了看,确實大多都是老弱病殘居多,老人小孩占比還大,都是帶着一家老小逃荒去的。
這樣沒有戰鬥力的難民,想惦記她們的糧食确實是有點想多了。
“我來去問問,眼下這個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不然我們晚上在哪過夜,這個需求必須當下解決。”宋宛覺得蘇大姑的提議很好,非常直觀的解決了他們當下最大的難題。
宋宛拎了一袋米糠,大約有一斤多一點的重量,換個睡一夜的棚子應當是沒問題的。
離着最近的難民走去,這家難民隻有兩個三十來歲的夫妻帶着一個襁褓中的孩子,以及一個餓得瘦骨嶙峋的約莫七八歲的孩子。
或許是看到他們一行人人有點多,其中還有人腰間挂着劍,還不等宋宛靠近,那個男人突然間從包裹裡拿出一把菜刀,兇狠地對她說,“滾,不準靠近我們!”
他們看起來防備很深,眼中透着陰狠,更多的是無奈。
看着這個兇狠的男人,宋宛毫不猶豫的後退了幾步。
她不想跟刁民惡徒打交道,這個男人看起來太兇,真要遇上的事情手裡的菜刀絕對會砍人,避免後邊發生什麼難以解決的麻煩,還是找一個能溝通得了的人家。
夜幕低垂,月光稀薄地灑在蜿蜒前往京城的山道上,這條本是商旅繁忙的官道,此刻卻成了逃荒難民們艱難前行的唯一希望。
四周,簡陋的木棚星星點點,那是難民們臨時搭建的避風港。每一座木棚外,都圍坐着幾個面黃肌瘦、眼神警惕的男女老少,他們手中緊握着各式各樣的“武器”——生鏽的鏟子、殘破的菜刀,甚至是木棍。
宋宛多少有些無奈,看着這些一個個警惕的難民,又看了看手裡拎着的米糠,沒想到這荒年連袋米糠都出不了手。
宋宛的腳步放得更輕了,她深知這些難民們的警惕并非無因。
饑荒如同兩隻巨大的手,将這片土地緊緊攥住,讓人們生活在無盡的恐懼與絕望之中。
“各位鄉親,請聽我一言。”宋宛停下腳步,盡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溫和而無害,“我前往京城有要事相辦,途經此地,見諸位生活艱難心中實在不忍,我願以一斤米糠,換取一夜木棚之安,不知哪位肯行個方便?”
話音剛落,四周立刻安靜下來,難民們面面相觑,眼中既有驚訝也有戒備。
一位看似年長些的老人緩緩站起身,用沙啞的聲音問道,“姑娘,你此言當真?這年頭米糠也是稀罕物啊。”
宋宛微微一笑,把手裡的袋子打開,讓大家看到裡頭的米糠,輕輕放在地上,“自然當真,我宋宛雖非富貴之人,卻也懂得雪中送炭之理。”
然而即便如此,難民們并未立刻放松警惕,他們相互對視,似乎在商議着什麼。
最終還是那位老人開口,“姑娘,非是我們不信任你,實在是世道險惡,這樣你先把米糠留下,我們派個人去查看,若真無詐再請你們進來如何?”
宋宛點了點頭表示理解,并将米糠輕輕推向老人。
老人指派了一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前去檢查,自己則站在原地,目光緊緊盯着宋宛等一行人以防不測。
不多時小夥子跑回來,臉上帶着幾分驚喜,“是真的,是真的米糠!”
老人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感激,随即對宋宛說道,“姑娘請随我來,今晚你就在我們這兒歇息,世道雖苦但人心尚存溫暖!”
宋宛跟随着老人步入了一個稍顯寬敞的木棚,木棚内簡陋卻整潔,幾張破舊的草席鋪在地上,幾個孩子好奇地圍着她,眼中閃爍着好奇與友善的光芒。
“孩子們,今天晚上這個棚子是這幾位大善人要了,大善人給了我們家一袋米糠,咱們有吃的了,你們快些出來。”
老人開口,木棚裡面的幾個小孩便一骨碌的爬起來急忙跑出去,一個個眼睛裡都放出了精光,激動的問道,“太爺爺,真的是米糠嗎!我們有米糠吃了!”
“太爺爺騙你們做甚,快些出來,這是咱們家用大棚子換來的米糠,今天晚上這個大棚子是他們的了,你們可不能再進去了,晚上咱們就在附近湊合着過一夜吧。”
對于他們來說,睡在大棚裡面跟睡在外面差别不大,可能稍微沒有那麼暖和,但是能夠吃上一頓米糠比睡一個沒那麼冷的覺好多了。
這年頭誰還能吃得上米糠,也就隻有他們遇到了大善人!
一袋米糠換到了一個大棚,裡面足夠大,他們擠一擠都能睡,湊合着過一夜完全沒有問題。
總算是有個落腳地,大家也都可以休息。
大山趕忙去旁邊撿來了樹枝枯葉,生起了火堆,夜晚比較寒冷,有了火堆明顯溫暖許多。
一群人圍坐在火堆邊上,感歎無比。
“朝廷的救濟糧到底是供不應求,不然這前往京城的山道上也不能有這麼多的逃荒難民,看着真讓人唏噓不已。”蘇大姑忍不住歎了一口氣。
大家聽着都有些沉默,誰也不想看到眼下這種境況,可是天災降臨,荒年已至,誰也改變不了這種時局,他們能做的就是盡自己最大的能力,保證自己身邊的人能夠有口飽飯吃,有個好覺睡。
等到了晚上休息的時候,原主人一家都在,外面靠着樹幹或者石頭休息,他們家有三個小孩,都是半大不大的衣着穿的都是破破爛爛的,個子又瘦又小。
同為小孩,小平等人看着心裡面有些過意不去,忍不住輕輕的拉了拉宋宛的衣袖,“他們看着好可憐啊,大晚上的在外面睡覺肯定很冷吧……”
宋宛笑着摸了摸他的頭,“小平很心疼他們嗎?”
“那是肯定的呀,他們跟我差不多大,可是個子都比我矮了一大截,肯定吃不好穿不好,要是沒有這個荒年,他們肯定也能吃飽喝好吧。”
“我們小平有憐憫大愛之心,這是好的,可是我們給了他米糠,得到了我們相應的報酬,這是與他們兌換的,咱們的棚子也不大,也裝不下他們幾個。”宋宛如實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