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二百四十三章 終究不是一個層次的人了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羁中馬 9240 2025-04-19 15:37

  李向前先打開了那個報紙包,看着那兩根棍狀物,急忙把報紙包給包上了,左手一把收起,右手直接把抽屜拉開放了進去。

  放進去後,看外面沒人過來,這才松了口氣,然後又對李龍一頓批:

  “這玩意是這樣拿過來的嗎?你不提前給我說一聲……”

  “那我哪能知道這玩意兒還需要保密啊?”李龍嬉皮笑臉的說道,“再說了,它也不算啥稀罕玩意兒嘛。”

  “去你的。”李向前心平複下來,追問了一句:“這是……”

  “狍鹿子的。”李龍确定的說,“先前打的,當時晾着沒拿出來。上一次不是說要給你嘛,結果一直忙,沒顧上。”

  “屁的沒顧上,伱是壓根就沒上心!”李向前毫不留情的揭穿了他,“不是事情求到門上了,你會送過來?”

  李龍被揭穿了心思,也不臉紅,笑着說:

  “反正我這送過來了嘛。你就當中間這段時間是我在幫你把它晾幹,畢竟新鮮的那玩意兒,騷氣啊!”

  “那倒是。”李向前想着兩條狍鹿子鞭,咋也抵得過一條馬鹿鞭了吧,心情不錯,說道:“你說吧,有啥事?”

  “我這不訂婚了嘛,然後對象借調到教育局了,我這邊打算給她買輛自行車,但我手裡的工業票不夠……”

  自行車票可以直接是單獨的一張票,也可以是幾張工業票用。

  “你訂婚了?”李向前大感意外,“啥時候?”

  “就上周日。”李龍說道,“其實我和我對象處了一段時間了,就我們村的,先前在中學教書,昨天才确定借調到教育局……”

  “那有住的地方沒有?沒有的話我幫你摸找找。”

  “有了有了,我先前在縣裡買了套院子……”

  “你小子,不錯。這是早有準備吧!”李向前笑着說,“嗯,那這自行車的确是需要的……我這有票。”

  說着他拉開抽屜,取出一沓票遞給李龍,“拿着吧,多的買點其他家具。馬上也是要成家的人了,家裡不備一些電器也不像話……你買二八還是二六的?”

  “二六的。”李龍說道,“女孩子騎車嘛,肯定是要用二六的。”

  其實李龍覺得以顧曉霞的身材,騎二四的車子也行,但這時候二四的車子在這邊幾乎見不着。就是二六的車子,李龍也得去石城看看。這邊街上幾乎清一色都是二八大杠,結實,耐用,帶的東西多,方便。

  “啥時候結婚?”李向前還有點遺憾,畢竟訂婚這儀式自己沒參加上,“你訂婚也不給我說一聲,這個有點不夠份兒。”

  “就兩家人坐坐,就在我們村裡,離這麼遠,也不好打擾你。”李龍笑着解釋,“等結婚的時候肯定要找你的。”

  “嗯,”李向前想了想說,“那行,結婚一定通知我。我知道你小子有錢,但咱們這關系,你結婚我怎麼也得送份大禮的。”

  李龍開着玩笑:

  “那股長,這話我可記着呢,到時你要不送,那我就過來要了。”

  “行行行,我說話算話。”

  從李向前這裡出來,李龍便去了鄉中學。

  顧曉霞這邊東西已經收拾差不多了,學校也不需要她參與工作,她就在宿舍裡等着。

  李龍到了後,把她的東西放車綁好,然後帶着她往縣裡而去。

  路上,顧曉霞說着自己同事們的反應,還說了自己把西瓜都給分了。

  “你沒吃?”李龍問了一句。

  “沒吃,也吃不下。”

  李龍心想,你吃不下才怪呢,可能都是拿去平息同事們的嫉妒之心了。

  昨天晚上李龍一個人就吃了大半個西瓜。這時候的人,哪怕是小孩,吃半個西瓜也不算啥事。這種用勺子挖着吃西瓜是最爽的了。

  李龍還記得上一世到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的時候,西瓜依然甜,北疆這邊的價格依然便宜,幾毛錢一公斤。

  但吃不動了。

  一個七八公斤的西瓜,一家四五口人切開,一個人吃兩牙就吃不動了。

  哪像這時候,兩個人吃一個西瓜,吃完都不一定夠!

  李龍記得李強十二三歲的時候,一個人能幹完一個五六公斤的西瓜!

  咋就吃不動了呢?

  當然也可能和生活水平提高有關,肚子裡不缺食了,不缺油水了,吃東西自然也就沒那麼兇了。

  騎着車子到了大肉食堂,李龍說道:

  “咱們先吃飯,吃完後,我帶你去石城買輛自行車,然後咱們兩個一起騎回來。”

  先前顧曉霞是不想要的,但李龍說過那麼多,她也就不再堅持。

  “但我擔心我騎不回來啊……”

  “那呆會兒吃完飯,我們先找人少的地方練一練,練完了再去買。以你的聰明程度,今天肯定能學會。”

  騎自行車就是個平衡感的問題,隻要平衡感掌握了,學起來快得很。

  “那先别吃飯了,咱們先學!”

  “行。”李龍見顧曉霞興緻高,便調轉車頭,去大院把東西放下,然後帶着顧曉霞去了城東。這邊通往實驗站的路兩邊有高大的白楊樹,路中間不曬,修的是柏油路,比較平,練車比較方便。

  李龍下車,他讓顧曉霞先跨坐在車上,左腿支地,右腿蹬在車蹬子上,自己在後座扶着,指揮着顧曉霞開始用力。

  不到一個小時時間,顧曉霞已經可以獨自騎車了。

  雖然滿頭大汗,但卻非常的興奮。

  她暫時還帶不了李龍,不過已經能夠獨自騎着以很快的速度跑了。

  因為二八大杠是以李龍的身形調的,所以座包有點高,李龍告訴她,等再騎上二六車子,到時就合适了。

  兩個人吃過飯就一起去了石城。

  石城百貨大樓的東西豐富的多,李龍掏了一百八十八塊錢買了一輛二六的車子——别看二六的車子尺寸小,但因為數量少,反倒貴一些。

  車子買完,李龍又買了一台收音機,他給顧曉霞解釋:

  “大院子那邊你住着,一個人肯定比較寂寞,這沒事聽着收音機,多了解一下國家和咱們區裡的大事也是好的。”

  顧曉霞隻是點頭了。

  李龍還帶着她去老街逛了一圈,讓她看了看自己擺攤賣魚的地方,又帶着顧曉霞喝了奶茶,吃了馕。

  賣奶茶的維吾爾族小夥子笑着問:

  “阿達西,這是你的羊岡子(婦人)嗎?”

  “嗯,是的。”李龍很自豪的說,“漂亮吧?”

  “漂亮!漂亮!像兒一樣,古麗,亞克西!”

  李龍笑了。

  顧曉霞喝不太習慣奶茶,李龍就把剩下的喝了,然後又買了十個馕帶着。

  現在這個時候,已經有精明的維吾爾族小商人,背着兩個麻袋坐火車南下廣州做生意了。兩個麻袋裡,一麻袋馕,還有一麻袋葡萄幹。不少富翁就是從這個開始發家的。“你買這麼多馕幹嘛?”出了老街,顧曉霞好奇的問道。

  “當然是吃了。你那裡放幾個,”李龍邊慢慢騎邊說道,“來不及做飯了,晚上餓了墊一墊。這個幹得快得很,後面就得泡着吃了。然後帶幾個回去,給家裡嘗嘗,你爸那裡也放兩個。”

  “嗯。”見李龍還想着自己的父親,顧曉霞很開心。

  二六自行車騎着比二八大杠輕快的多,顧曉霞也開朗了不少,一路上叽叽喳喳不停的說着話,李龍耐心的聽着,不時回應一句。

  但他的腦海裡卻是在想着剛才老街那邊。

  二流子多了。

  兩個人回到大院,李龍原本是打算離開的,但看着顧曉霞似乎還有些害怕,便說道:

  “那我晚上也住這裡——放心,我在主卧那邊。”

  “嗯。”顧曉霞開心起來。

  住在宿舍那邊,雖然也是獨住,但左右兩邊是有同事的。但現在大院子這麼大的地方,就自己一個人,顧曉霞是真的有點兒害怕。

  “走,咱們把自行車帶上去斜對過派出所打個号,領個執照。”

  李龍是想帶着顧曉霞把附近都認清一下,主要還是這裡的派出所,有什麼事情也好找人。顧曉霞倒是沒想到派出所的人也認識李龍,還很熱情的幫他辦了自行車的事情。

  等兩個人出來的時候,自行車前把下面就已經多了個小牌牌,這也是有身份的車子了!

  一晚上啥事也沒有發生,大家也不用亂想。

  第二天李龍早早爬起來,敲了顧曉霞的門,顧曉霞起來開門的時候,看着似乎還不是很清醒,李龍就很開心,說明顧曉霞睡的好。

  “我估計我老爹和大強他們可能逮魚了,我得回去看看,如果他們真逮魚了,我得把魚帶着過來賣掉。”

  “那你去吧。”顧曉霞清醒了一些,“我洗一洗,然後做飯,等你賣完魚過來吃飯。”

  “行。”有人做飯,李龍自然樂意,然後匆匆就往家裡趕去。

  一路無人無車,李龍體驗了一把風馳電掣的感覺,半個小時趕回家裡。

  果然,一家人圍在塑料布前正在擇魚。

  “小龍回來了?”李青俠最先看到,然後笑了,“你要不回來,我都打算自己賣魚去了哩……”

  “嘿嘿,昨天帶着曉霞去買了些東西,又教她騎自行車,回來晚了,就住大院那邊了。”

  “嗯。”李青俠略有點惋惜,他其實是想自己過去賣魚的,試試自己行不行。

  “小龍啊,今天逮魚又比你那時候下網少,你看是不是有啥問題?”李青俠又問道。

  李龍看了看說:

  “昨天下了八條網?”

  “嗯。”

  “這魚……六十多公斤?”李龍看看,說道,“你們是不是把網下的太緊了?拉直了?”

  “有點吧……”下網的是陶大強,他隻記住了網一頭不能綁,其他的倒沒覺得啥。

  “下的太緊了,魚一碰就不往裡鑽了。網要下的松一些,大魚能纏住,小魚也不會太警惕。”李龍随口說了一句,“這些魚也不少了。”

  把魚擇好分好,李龍帶着李娟匆匆離開。

  “小龍……這是打算在縣裡過日子了?”李青俠等陶大強離開,才開口猜測着。

  “别胡說。”杜春芳搖頭,“他要真在那邊過日子了,能不跟咱說?”

  “小龍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咱們别多管了。”李建國一捶定音,“他有本事,咱們支持就行了。老爹老娘,這隊裡這兩天就割麥子了,我和娟她媽要上工,那喂豬的事就交給你們了。”

  “行行行。”杜春芳滿口答應,“你們忙你們的,這收糧是大事!”

  老百姓,特别是老一輩的經曆過幾次大災大難的百姓,對于糧食的愛惜的執着是後世人無法想像的。

  隻有經曆了,才懂得珍惜。

  就這麼過了幾天,一直到周六,李龍賣了最後一趟魚,在大院子裡收拾了一下,去山裡了。

  顧曉霞騎着二六自行車回了家。她和吳淑芬的關系不錯,所以打算在接親前一天,回來去吳家看看,有沒有什麼幫忙的。

  畢竟結婚之前還算手帕交,結婚之後,那關系就不一樣了。這時候傳統觀念還是挺重的,結婚之後女人就以夫家為重,以前的朋友就不好像那時候那麼一起玩耍了。

  吳家院子裡已經支起了兩個用土塊泥巴抹起來的高竈,現在竈上是油鍋,村裡的手藝大廚何軍正在炸着丸子。

  從鄰居各家借來的桌椅闆凳都已經擺好,幾個鄰居家的大嬸嫂子正在清洗着借來的碗、盤子,一邊幹活一邊說着八卦。

  “淑芬這是嫁好了,聽說彩禮就要一百塊!”

  “那是,她嫁的是公社門市部老張的兒子,那人家吃商品糧的,家裡有錢着哩。”

  “以後淑芬過去日子就好過了。”

  “這是人家命好!前面談的李龍,那工作說丢就丢了,雖然現在趁錢,但哪有吃商品糧的好……”

  “李龍……也行吧。好歹人家給隊裡找了幾個大活,現在許成軍對他都客客氣氣的,我聽馬紅梅說,縣供銷社的領導都和他稱兄道弟的,關系好着哩?”

  “真的假的?”

  “那能有假?電話裡把許成軍說的跟孫子一樣,結果李龍一接電話,兩個人開着玩笑……”

  “馬紅梅能這樣說他家男人?你胡說哩吧?”

  “馬紅梅報怨許成軍不給她娘家兄弟找活幹說的啊……”

  “有那本事,咋訂婚也不給顧曉霞彩禮?吹的吧?”

  “那……就不知道了。也可能顧家不要吧。”

  “不要彩禮?勺子嗎?那跟倒貼有啥區别?”

  她們正說着,就看着顧曉霞推着自行車進了院子。

  然後沒人說話了。

  她們的目光都落在了顧曉霞的自行車上。

  這自行車……還是彩色的,真漂亮啊!

  顧曉霞其實聽到了這些人碎嘴話,不過她并沒有分辨什麼。

  李龍和她這幾天說的話,讓她分明感覺到,她和這些人,已經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了。

  沒必要計較。

  她已經從這些人的目光中看到了明顯的嫉妒、羨慕甚至包括幾分怨氣。

  不理解,但并不妨礙她不去理會。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