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四合如意

第60章 人心

四合如意 雲霓 5951 2025-04-19 16:03

  圍觀的人中陸陸續續走了幾個,也有人向水鋪裡面走去。他們拿着銀錢去布店、米行買東西,卻覺得不劃算,銀錢還留在手中,正好在水鋪裡交定錢。

  看熱鬧的人低聲道:“一貫錢呢,不得好好算算?”

  “怕什麼?不是說了立文書,這定錢說到底還是你的。”

  也有人覺得不妥,斤斤計較:“要置辦年貨,哪裡來的那些銀子,明日也用不了多少,拿着桶來打就是了。一貫銀錢能打多少熱水?一年都用不完。”

  一個漢子道:“若是交了,本來能用一年的水,如今就能用四年。”

  這麼一對比,讓所有人都驚住了。

  不過很快,另一個漢子道:“哪有那般簡單,還得每日都來買熱水,若是有一日不買,定要扣銀錢。”

  好像發現了問題,一群人又紛紛向水鋪門口湧,七嘴八舌地問及這個。

  鄭氏耐心地回應:“要扣五文錢,這個都寫在文書中了。”

  衆人驚呼一聲:“多少?”

  “五文?”

  立即有人斷了交定錢的心思。

  提及這樁事的漢子一臉得意,他就是比旁人聰明,然後他就瞧見準備離開的董三嫂,想要與董三嫂說說這樁事,董三嫂卻不想搭話,眼神都沒瞥過來。

  她從水鋪拿來一隻碗,向裡面放把焦麥屑,然後舀了滾燙的熱水一泡,很快就有股香氣飄出來,旁邊的女娃娃盯着母親手中的碗,伸出舌頭舔了舔嘴唇,然後吞咽一口。

  等了好一會兒,女娃娃終于忍不住道:“娘,好了沒?能不能吃了?”

  早起都要吃冷飯,沒想到今天還有這樣的好事,女娃娃又歡喜又心急,本還能忍耐的肚子,也在這會兒“咕噜噜”亂響。

  “燙,”董三嫂道,“涼一涼再說。”

  女娃娃有些失望,不過很快眼睛又被冒着熱氣的碗吸引。

  董三嫂将女兒帶到一旁,手中的碗也遞給她,讓她捧着暖和些,不多一會兒,就傳來女娃娃吃東西的響動。

  這邊吃着飯食,那邊就引來了年紀差不多的娃娃,一雙雙眼睛盯着那碗焦麥屑。

  “這是在賣什麼的?”

  果然又引來了一些人。

  手拿布帛的婦人被孩子纏着要吃,這股香味兒和熱氣,在周圍格外顯眼。

  董三嫂盯着這些人,臉上的神情愈發堅定,等着女兒吃完東西,就拉着女兒離開了水鋪。回家的路上,董三嫂的步子邁得格外大,已經顧不得女兒要小跑着才能跟上。

  母女兩個回到家中,董三嫂推開屋門,看着屋中坐着的爺娘和夫君。

  “我覺得,我們應該再交三貫錢的定錢,趁着這兩天,将家中的推車修好,等到水鋪子的熱水漲價了,我們就推着熱水出去賣,去水鋪一桶水兩文錢,我們也賣兩文,卻能直接送到家門口,光憑這個,大家就能來買我們的水。”

  董三擡起臉:“能行?還有兩天多呢,萬一給定錢的人多……”

  “不怕,”董三嫂道,“水鋪說了,交了定錢每天都要去打水,若是有一日不去,就得扣五文錢。”

  “許多人因此不敢交銀錢過去,再說大名府這麼大,多些人也算不得什麼。”

  董三嫂平日裡就格外能幹,但凡有事,她立即就能想出個道理,她嫁過來之前,董家的田地遭了災,欠了一些銀錢,這才過了幾年,欠的銀錢就都還上了,若非董家長輩每日都要吃藥,他們會更好過些。

  董大有些憨,董二體弱,平日裡董三就格外照應兩個哥哥,所以董三這邊說什麼,他們都會聽。

  “兄弟三個一起去賣水?”

  董三嫂點頭。

  水鋪還允許買水的人舀一碗熱水用,這麼一來,水鋪門口每日都會有人聚集。那些新開的鋪子,有夥計在外吆喝,卻也不能整日這般,到時候熱鬧的會是哪一家?可想而知。

  水鋪那邊人多了,大家漸漸就都知曉城中有熱水賣,他們推着熱水走街串巷的時候,也就不必多言。

  對他們來說,哪哪兒都合适。弄好了每人一日定能賺上一百文,冬日裡哪裡尋這麼好的活計?

  别人還沒想這麼遠,他們家先準備起來,三日後一早就開始賣,搶了先,也就沒人跟他們争了。

  ……

  水鋪門口的馬車動了。

  謝玉琰握着手中的暖爐,整個人顯得格外輕松。

  葉氏道:“咱們這就走了?不用盯着了?”

  謝玉琰道:“晚上關了鋪子,族中郎婦就會遞上賬目,到時就知曉有多少人交了定錢。”

  “你真的不擔心?”葉氏再問。

  “手下無人做事才要事事親力親為,”謝玉琰道,“現在大家都忙着,又要擔憂些什麼?”

  這話說的沒錯。

  不過……

  “忙是沒錯,”葉氏道,“卻沒見賣出多少熱水。”

  這麼久,好不容易生意有了起色,她看到一個漢子挑着一扁擔的熱水離開,心中因此剛剛得了絲安慰,謝玉琰卻要回永安坊去了。

  謝玉琰道:“這幾日不用在意,想看能賣多少出去,要等到三日後。”

  說完這些,謝玉琰停頓片刻:“大伯的小窯卻不能停。”

  葉氏道:“還接着燒那些泥爐?”

  謝玉琰點點頭。

  葉氏再次深吸一口氣,真不知道謝玉琰都在想些什麼,好似她還沒想明白第一樁事,謝玉琰心中早就在盤算七八樁了。

  馬車在永安坊門口停下,于媽媽上前攙扶謝玉琰,早就等在那裡的徐氏母子忙迎上來。

  徐氏向謝玉琰行禮,臉上露出一抹笑容:“大娘子,我家的狀紙送去衙署,不日就能過堂了。”她是萬萬沒想到,這些冤情還能得到伸張。

  李阿嬷等人也都上前。

  “咱們永安坊在老父母那裡算是出名了,這幾日,就有十張狀紙遞上去。”

  “對,我還與劉訟師說,讓他幹脆就住在永安坊算了。”

  徐氏躬身向謝玉琰行禮,身邊的孩子也要跪下磕頭,被謝玉琰示意于媽媽攔下來。

  “都是街坊鄰裡,”謝玉琰道,“不用這般。”

  李阿嬷笑着道:“有娘子這樣的人在永安坊,可是我們的福氣。”

  衆人擁着謝玉琰向坊内走,葉氏委實被吓了一跳,謝玉琰現在好似不止在楊家,在整個永安坊都能說得上話了。

  真不知道楊明經和謝玉琰到底誰才是坊副使。

  幾個人正說着,就看到有人挑着熱水進了坊,見到謝玉琰就笑道:“楊家大娘子,希望你家的熱水鋪子買賣越來越好。”

  “對,”李阿嬷拍了下手,“田家老太婆,還要跟我一起去交定錢哩,我都忘記了……”

  衆人又是一笑,紛紛也喊着去買熱水來用。

  吵鬧聲吸引了路過的行人,一人騎在馬匹上,向永安坊裡掃了一眼,然後就繼續驅馬前行:“謝家快到了?”

  小厮禀告:“就在前面了。”

  今日大名府街面上格外熱鬧,馬車來來往往,耽擱他們行路,不然名帖早就遞給了謝家門房。

  眼見就要過年了,他卻從京城趕來大名府,馬背上的人想到這裡就皺起眉頭,卻在這時腦子裡有什麼東西一閃而過,剛剛乜了一眼的情景再次浮現。

  他好像看到了一個有些眼熟的身影,不過他隻是一瞥,沒有将那人面容看清楚。他在腦子裡,把熟知的人過了一遍,沒找到什麼蛛絲馬迹,于是搖了搖頭,不再去思量。

  “先去遞帖子,辦完事還要回京呢。”

  ……

  茶樓上,賀檀聞着茶香,心中舒暢許多。

  這些日子他被困在衙門,片刻不得歇息,今日坊市大開,他也算得了借口,出現享受片刻的清閑。

  王鶴春則聽着桑典的禀告,說的都是楊家的幾處水鋪。

  聽到有人開始交定錢了,賀檀擡起眼睛:“沒想到謝小娘子還真的會做買賣。”

  “她不是會做買賣,”王鶴春放下手中的茶碗,眼睛微垂,“她隻是會利用人心,懂得布局。”

  賀檀略感意外,怎麼王鶴春突然就很了解謝小娘子了?這其中有什麼他不知曉的?不就在謝小娘子那裡丢了一隻狸奴嗎?

  怪不得她開口就要大名府。

  王鶴春道:“大名府的商賈,就要見到從未有過的場面了。”

  話音剛落,樓下的街面上忽然傳來一聲驚呼。

  桑典快步走過去,隻見熱氣騰騰的水撒了一地,一個漢子倒在路邊,閑漢模樣的人大聲喊叫:“滾燙的水撞到人,是不是得賠銀錢啊?”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