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四合如意

第58章 吸引

四合如意 雲霓 5834 2025-04-19 16:03

  鄭氏這邊喊一聲,那邊幾個婦人立即應喝。

  藕炭燒的火候正好,熱水已經提前煮沸了幾鍋,滾燙的水送入提前刷好的大缸中,又将冷水倒入鍋中繼續燒,屋子裡一時熱氣騰騰。

  “将幾個爐子擺出去。”

  幾人挪動着泥爐擺在鋪子外,向裡面夾入一塊燒好的藕炭,再在上面放置隻陶鍋,裡面舀滿了水,很快就煮得熱氣蒸騰。

  “這……能不能有人來?”

  陳窯村的婦人冒出一個頭向外張望,她着實不明白,為何大娘子吩咐将泥爐放在鋪子外。

  一個泥爐裡面至少放兩塊藕炭,就在外面這樣燒着,不都浪費了?

  婦人心疼的不得了。

  他們不在外面吆喝,隻放些泥爐又有啥用?

  “總會有的。”鄭氏堅信謝大娘子。大娘子心中很有思量,才短短幾日,她就習慣了聽吩咐做事,鋪子沒開之前還擔憂,現在鋪子開了,忙碌眼前的一切,心反而靜了下來。

  婦人又羨慕地看了看不遠處那些熱鬧的鋪子,喃喃地道:“人可真多,啥時候我們也能似那般?”

  鄭氏道:“莫想别的,快去幹活兒。”

  ……

  一家新開的布行外聚滿了人,夥計賣力地吆喝。

  “人滿了,人滿了,等一會兒再進。”

  這邊話音剛落,一輛馬車在鋪子門口停下,從車上下來幾個女眷,管事恭恭敬敬地上前,躬身将她們請了進去。

  這些個場面,大家早就司空見慣。

  “看看這馬車,就知道一出手必定要買不少,自然先讓人家進去挑選。”

  “不知道新鋪子裡的布帛比老鋪子便宜多少?”

  “價錢别太高就行,隻想買匹新花樣的,給家中老小做衣衫。”

  衆人議論着,就聽到門口夥計傳報。

  “八匹羅、緞。”

  “雙色绮出清了。”

  還等着買绮布的人登時一陣失望,恐怕今天要白來了。

  “一會兒再進去看看,有别的花色的也好。”

  攢了銀錢,隻想在年關買匹好布,剛好趕上坊市打開,聽說新開張的布店價錢便宜些,于是早早就來等着,沒想到那麼快就賣光了。

  “不是沒有绮布了,就是每日隻能賣二十匹,想要買,明日一早再來。”

  陳三娘聽着門口夥計回應,心中一喜,不禁道:“我隻要一匹,賣給我一匹就好,我們一早就在坊門口等着,已經站了快一個時辰。”

  夥計乜了她一眼:“别說一匹,就是你要一百匹那也是沒有的。”

  引來幾個夥計一同失笑。

  大約是意識到此時這般有些欠妥,夥計咳嗽一聲,臉上重新挂上笑容,繼續招攬着生意。

  陳三娘終于走進鋪子,走了一圈,一匹布比老鋪子便宜十幾文錢。

  掌櫃還在一旁道:“往年這時候布帛都漲價了,也就是遇到東家新開鋪子,才能有這樣的價錢。莫要再猶豫,早些買了回家,也能早些做新衣。”

  還以為新鋪子能如何,擺着的布帛都是從前的舊貨。陳三娘去了好幾次東市的鋪子,怎麼能看不出來?

  就少了十幾文……

  陳三娘一陣猶豫,還是決定不買。

  “大名府的布帛鋪子,也就我們家的最好。”

  這也是事實,隻不過心中多多少少不舒坦,與其在這裡買,還不如去老鋪子。

  感覺自己白走了一趟,陳三娘心裡也是一片冰涼,一雙手更是凍僵了,急匆匆地就要往家裡跑。

  低頭才走了一段路,就發現不遠處煙氣蒸騰。冬日裡,在外凍了那麼久,光是看着這煙氣都覺得暖和許多,雙腳也下意識地向那邊走去。

  走近了才發現,一間小鋪子外聚集了不少人。

  小鋪子支開的窗戶向外冒着熱氣,外面擺着幾個奇怪的小爐子,小爐子裡應該是燒着炭火,上面放置的陶鍋熱水翻滾,聚在周圍的人正拿着瓷碗從鍋裡舀水喝。

  陳三娘不知這是怎麼一回事,就聽一個年長些的婦人道:“新開的米行也是,價錢雖然便宜,賣的都是去年的陳米。

  “謝家的老鋪子米價也漲了,聽說過幾日價錢還要高一些。”

  “這不是逼着我們在新鋪子裡買陳米嗎?”

  “那能怎麼辦?從前還說坊市打開,新鋪子多了,興許價錢能低些。”

  “想什麼呢?不管是東西兩市,還是坊内,都是他家的鋪子,怎麼可能降價,這進入大名府的米商,都得聽謝家的。”

  陳三娘聽到這裡,也走上前去,下意識将凍僵的手伸出來,湊近面前的泥爐,熱氣登時熨帖着她的手心,讓她舒服一些。

  “來,我給陶鍋裡再添些水。”

  一個聲音從衆人背後響起,鄭氏帶着幾個婦人走過來。

  聚在這裡的人,臉上紛紛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

  她們在新開的鋪子外湊熱鬧,結果發現賣的東西并不便宜,喪氣地往回走時,就被這鋪子冒出的煙氣吸引,然後瞧見了擺在外面的泥爐。

  還沒問鋪子是賣什麼的,就聽門口的婦人笑着道:“可以在泥爐旁暖和一會兒。”

  主家都發話了,她們哪有不來的道理?

  再說,真的凍得難受。

  然後……大家手裡就多了瓷碗,可以從陶鍋裡盛水喝。

  熱水下肚,快要被凍僵的心又緩了過來,話匣子也打開了。

  等了這麼久,就是這樣個結果,多多少少也會積攢些怨氣,隻能說城内的商賈太精明。

  “他家三嫂子,今天怎麼不說話了?”

  幾個人将目光落在泥爐旁的婦人身上。

  董三嫂手裡捧着熱水,正小口小口的抿着,不知在想些什麼。

  “她顧着喝熱水哩。”

  不光是董三嫂,好幾個婦人都是如此,今年柴尤其貴,入山砍柴和稭稈入冬燒了大半,眼見就不夠用了,不做飯的時候不舍得起火,很多家就算做飯也不過就是應付一頓,其餘的時候墊補點冷食了事。

  董三嫂一早出來就空着肚子,哪裡想到還能讨口熱水喝?

  “這爐子從前沒見過,裡面燒的什麼?怎麼不見煙氣?”

  董三嫂不敢往炭上去想,炭今日十三文一斤,誰家能将炭爐丢到外面來,燒水給過路的人喝?

  說完這些,大家也将注意力放在了這鋪子上。

  擡起頭看到牌匾上寫着幾個字。

  婦人們不怎麼識字,趁着鄭氏幾個還沒進屋,年長的婆子開口問:“你們這是什麼鋪子?”

  鄭氏笑道:“這是順通水鋪,我們賣熱水、熟水。若是誰家不想燒火,每日隻要來我們這裡打上一桶水回去,如今坊市門不關了,晚上也能過來買水,灌湯婆子、洗臉、燙腳都使得。”

  “天冷了,家中的老幼總要喝些熱水,常吃冷水身子弱,久了還會染病。”

  董三嫂想到整日縮在床上的婆母,立即道:“熱水怎麼賣?”

  鄭氏指了指:“這樣一桶隻要一文錢。”

  聽到一文錢,陳三娘的眼睛也亮起來:“那……管熱嗎?”

  鄭氏一笑,看向身後的鋪子:“你們可以來瞧,我們這裡賣熱水,也賣溫水,還有煮好放涼的水。若是走遠路來打水,還能喝上一口解渴,那是不收銀錢的。”

  “東家說了,也能帶些炒面,來一碗熱水攪開看看,就知曉我們這水到底熱不熱。”

  婦人們聽着笑起來,也引來了路過的漢子。

  “都在鍋裡翻騰,哪裡能不熱呢?”

  衆人說着,不過董三嫂卻想到了另一樁:“打水的,還能來白舀一碗用?”

  說到這裡有些不好意思,聲音小了些:“不是說能試水熱不熱嗎?”

  鄭氏點頭:“能,以後我們常年在外面都會有爐竈,你們隻管用那竈上的水,不過不能帶來太多人。”

  “那是……”董三嫂道,“不能多,隻一個人。”

  人家是水鋪,又不是白舍水給大家的,這一點都清楚,不過東家也真是敞亮,白舍一舀水不多,卻也不少了。

  鄭氏見圍着的人多了,接着道:“每日都來取水,兩節一結銀錢,會更便宜,一文能給兩桶。”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