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堂妹逼我換親,我同意了你哭啥?

第一卷:默認 第296章 是許愛卿的外孫

  一座城池再次失守,西秦士兵已經徹底失去了士氣,若是夏華國繼續攻打,他們根本沒有反抗能力。

  西秦國國土本就不是很廣闊,丢了四座城池,就相當于少了三分之一的國土。

  這下,西秦皇帝徹底坐不住了。

  臣子們紛紛出主意,希望立刻派出使臣與夏華國太子進行交涉,簽署停戰文書。

  至于他們的二皇子秦蕭,還在夏華國手上的事情,已經自動被大家忽略。

  國土都保不住了,誰還有空考慮一個被人抓俘虜的皇子?

  西秦皇帝與朝臣商量好對策,直接派出了本國的丞相作為使臣,立即趕往邊關面見君昊然。

  君昊然那邊,并不知道西秦的計劃,他與何項北在營帳中,正在緊鑼密鼓的制定下一步攻打計劃。

  不是何項北輕敵,他早已看出西秦那邊距離徹底喪失戰鬥力不遠了。

  在這種情況下,毫無疑問的,就是繼續攻打,直指他們的國都。

  已經不打算放過西秦,西秦時使臣來訪的結局,毫無疑問的,就是無功而返。

  幸好君昊然是個君子,秉承着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規矩,否則,西秦的丞相小命都得交待在這裡。

  何項北繼續指揮大軍攻打西秦,隻是五天的時間,夏華國隊伍已經兵臨西秦京都城下。

  西秦人即便如何失去士氣,但京都畢竟是天子腳下,防禦力還是很強的。

  到了這裡,何項北并沒有立即安排進攻,而是下令,大部隊原地休整,調養生息。

  與此同時,君昊然再次派人快馬加鞭将這一好消息送去京城。

  這一次,他信中内容寫得比較詳細,再次提及何項北的功勞,目的就是希望戰事結束後,他們凱旋還朝之時,皇上能為何項北賜予相應的爵位。

  另外也是要将這個大快人心的好消息告知皇上,君昊然還不知道皇上的病已經治好,隻希望父皇得知這個好消息,身體能更舒暢一些。

  皇上早在兩日前,就收到了君昊然的第二份戰報。

  得知夏華國大軍在何項北的帶領下,已經拿下西秦三座城池,不光是他本人,就連滿朝文武都驚呆了。

  有史以來,夏華國還是頭一次如此勇猛,可以說打得西秦人屁滾尿流!

  當然,戰報中,也有令人氣憤的一面。

  那就是押糧官郭運成竟然失蹤了。

  君昊然目前主要精力都用在對敵上面,還沒有徹查到郭運成謀反的證據。

  但這種情況明眼人都清楚,這個押糧官絕對有問題。

  朝堂上,對太子戰報中的兩個内容展開了熱烈的讨論。

  對于攻打西秦方面,有人說,拿下三座城池,已經起到了震懾的作用,相信西秦短時間内不敢再對夏華國展開什麼行動,完全可以見好就收。

  還有人說,必須要乘勝追擊,打得西秦徹底大傷元氣,并且簽署未來百年内都不準犯我夏華國江山的協議。

  皇上了解君昊然,并不是那種好大喜功之人。

  距離他上次收到消息,大軍成功奪回丢失城池,并且擒獲西秦二皇子,到現在還沒有過去十日的時間。

  也就是說,他們用了不到十日的時間,就成功拿下西秦三座城池。

  而且,君昊然在信中說得十分清楚,功勞最大的人就是何項北。

  看來他還真是低估了自己這個女婿的能力。

  當然,皇上現在還不知道,他看到這封信的時候,何項北已經帶人再次拿下西秦好幾座城池。

  皇上并沒有聽取那些大臣們的意見,直接給君昊然回信,邊關的事情,讓他自己與何項北商量着,一切決策根據形勢來決定。

  這就很明顯了,皇上是放權給了太子。

  對于西秦,無論是繼續攻打還是停戰,決定權就是太子。

  朝臣們已經兩次在太子送來的戰報中聽說何項北。

  這個名字,對于除了許尚書父子和顧遠之以外的人,都覺得十分陌生。

  丞相呂楓出列,問出了大家的心中所想。

  “老臣敢問皇上,這位被太子殿下多次提及的鎮軍大将軍,是何出身,臣等貌似從未聽說過此人?”

  皇上現在對何項北的印象,早已不是當初的嫌棄,覺得他一個莊稼漢配不上自己千金之軀的女兒。

  如今皇上對何項北更多的是看中。

  擁有如此優秀的将才,是夏華國的幸事。

  若不是女兒的身份還沒有公開,皇上真想驕傲的告訴滿朝文武,這個隻用了短短十日時間就順利拿下西秦三座城池的人,就是他的女婿,當朝大驸馬。

  最終,皇上隻能按捺住心中的自豪感,暫時不提何項北與自己的關系。

  “哈哈……這位鎮軍大将軍,是許愛卿的外孫。”

  聽皇上如此說,滿朝文武的視線齊刷刷落在了許尚書的身上。

  就連顧遠之都不例外,他怎麼都沒想到,曾經在自己手下做過半年多捕頭之人,竟然還有這樣一層身份。

  不管如何,顧遠之是打心底裡為何項北感到高興。

  因為顧遠之清楚,在朝堂中,沒有一定背景的人,很難走得更遠。

  如今何項北靠着自己的實力建功立業,盡管如此,誰也不敢保證他回到京城以後,不會遭到一些高官們的排擠。

  有了許尚書外孫這個身份就不一樣了,許尚書在官場打拼多年,就算不經營什麼勢力,高官們也會給些顔面。

  因此,這一點,對何項北是十分有利的。

  其他文武大臣,很多都知曉許尚書女兒在十幾年前失去聯系,許尚書夫妻這麼多年也沒有停止過尋找。

  如此看來,許尚書不但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女兒,還有個如此優秀的外孫。

  大家也能夠看出,皇上對這位鎮軍大将軍的重視,待其班師回朝,封賞爵位都是有可能的。

  這預示着什麼?

  預示着朝中很快就會出現一位新貴。

  而且從許尚書的年齡來分析,他外孫的年齡肯定不大,隻是不知道,這位鎮軍大将軍是否娶親。

  很多家中有适婚年齡女兒或者孫女的人,已經開始打起了何項北的算盤,都希望自己家的姑娘能嫁給這位新貴。

  皇上并不知道這麼多人已經打起了自己女婿的主意,他掃視了一圈兒,最終将視線落在了兵部尚書丁勇的身上。

  “丁勇,太子出征,押糧官是你舉薦的,此人如今做出這樣的事情,你如何解釋?”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