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知青重生想消遙,扣個軍婚被鎖死

第1166章 真是個狠人

   時間很快,轉眼進入一九八四年,到三月的時候,謝靖被綁架一案終于審了下來,陸明書拐賣兒童罪成立,判有期徒刑五年,陸明惠身為共謀,由于沒有直接參與,判一年拘禁,開除公職。

   案子審下來,陸家隻有陸明峻一個人過來,給兩人帶了一些生活必備品。

   另一邊,紀檢小組從祝曉敏就讀的清大查起,按照她講述的脈絡,一步步追查,确實如她所說,從分配開始,她的人生軌迹被人為幹預。

   之後在紡織廠的兩次晉升,都有實績為證,查到楊浩中和裴聞遠那裡的時候,更多了她在瓷窖口和行署時做出的成績。

   最後,查到最後一步晉升。

   通常分配去地方的大學生,不管是哪所學校畢業,要想調回京城都是難如登天。

   可是,到了國家人事部,除去祝曉敏的履曆,還有全部業績的證明材料,各級領導對她的評語,所有的手續合理合規。

   再加上原舉報人陸明惠入獄,這個舉報本身已經不可信,終于還祝曉敏一個清白。

   紀檢小組來的還是之前的兩人,把文件送到經委,說明了問題的始末,最後向祝曉敏微笑:“祝曉敏同志,這一次調查,不止證明了你的清白,也讓我們更加見證到你的優秀,希望你對我們這個交待會滿意。”

   人家客氣,祝曉敏反而有些不好意思,抱歉的笑:“那時候我在氣頭上,說話直接了些,幸好兩位大人大量,沒有見怪。”

   祝曉敏經過入職、停職、複職,在整個經委更增加了知名度,事件一傳再傳,得知部分真相的人都是暗暗咋舌。

   怎麼舉報祝曉敏的,是她的小姑子?

   怎麼祝曉敏就這麼把大小姑子送進了大牢?

   可真是個狠人!

   在之後的工作裡,這個狠人也确實展示了她出色的才華。

   上一世,祝曉敏是改革開放後經濟政策的受惠者,對這一部分的記憶又強過别的社會性事件,這麼一來,也給她在經委的工作提供了便利。

   每每國家出台一個新的計劃,她都能憑記憶把最後通過的經濟政策寫個七七八八,省了計劃規劃司大量讨論的時間。

   在短短一年内,祝曉敏參與大大小小十幾項經濟計劃、規劃性政策的拟定,每一步的推行都出謀劃策,再加上各行各業強大的人脈關系網,計劃實施起來事半功倍,令國家工業、商業和能源方面的發展都連着躍升幾個台階。

   當然,也借着自己工作的便利,知青們集體所辦的幾個廠子緊跟政策,得到迅速的發展。

   而知青們的工作生活,大多數人也在悄然改變。

   京城的,外地的,或者結婚,或者晉升,每一個人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時光匆匆,進入一九八五年,又一個春節臨近。

   在一片節日的歡騰裡,陸明惠出獄,去龍城呆了兩天之後,就不知所蹤。

   集體院兒裡,大家把單位發的年貨都集體上繳,清點之後,再另外補充不足。

   離過年還有幾天,大家終于閑了下來,調出一部分人手開始煎炸烹煮,大英子和白桂花幾個人也過來,各處的負責人和剩下的幾個聚在餐廳的一角總結這一年的工作。京城的幾個廠,從食品廠到大骨頭館,機械廠到電器廠,包括運輸隊和龍城的食品廠,都再次擴大規模。

   龍城的服飾廠有紡織廠的資源,又有幾家服裝廠的訂單,不但投入設備的資金已經收回,還迅速發展,已經另外批地建廠。

   隻有鵬城的建築隊,年初的時候,成立逐鹿建築公司,又再兩次注資,在第一塊地皮開始開發之後,競标另幾處地皮,成了知青們最大的一處投資。

   所有的賬一筆筆結算出來,收支之後,各處留下一定比例的流動資金,知青們分紅的賬上隻剩下兩千多塊錢。

   不是每人兩千,是一共兩千。

   祝曉敏看完,說了句:“我就說今年白幹吧。”

   苗詩文好笑的撞她一下,笑:“嗯,賬上的錢太少,今年又不分紅。”

   陳旭東補充:“建築公司那邊,除去開發我們自己的地産,還在接别的工程,設備和人員的投入,到後年應該也能回本了,我們自己開發的地産還要再等等。”

   宋志安得意:“還是我們電器廠發展的快,連羊城那邊也要遜我們一成。”

   祝曉敏借着上一世的記憶,每次給他提出來産品的構思,都要比原先這個時代進步一些,又是以家電為主,加上分散在各地的大學生們加入推銷,在重要的省市都占有一席之地。

   吳敬源忍不住好笑:“現在幾百個工人,大多數工資是從我這裡發,你那裡不賺說不過去。”

   宋志安瞪眼:“哪裡,過節的福利可是我這裡發的。”

   祝曉敏詫異:“你們兩個廠子一起用人,福利隻發一份?”

   宋志安立刻否認:“不是不是,哪有兩個廠子一起用人,明明是三個廠子。”

   白桂花笑:“忙的時候,食品廠的人手和他們也是來回借用的,五代幾個下班回食品廠,也要幹活兒,我也沒有另外多發工資給他們。”

   吳敬源笑說:“五代他們都安排的幾個部門的管理,隻是我們人手有限,他們平時也和工人一樣幹活兒。”

   祝曉敏失笑:“你們這不是欺負老實人?”拿過最後的彙總表看看,“啧啧”幾聲說,“除去這邊三個廠子,這運輸隊的營業額是直線上升。”

   陳旭東點頭:“現在全國都在發展生産,專門跑運輸的卻少,我們又有分在各地的同學幫忙聯系,運輸隊的活兒幾乎不停,昨天棍子還在和我說,他們又有幾個兄弟拿到了駕駛證,現在在跟着一起跑短途,問什麼時候還能再買幾輛大車。”

   祝曉敏擺手:“現在一輛新車的投入,都比得上鵬城一塊地皮了,要買車,還是等機會買舊車。”

   已經是一九八五年,百萬大裁軍就要來了。

   有裁軍,一部分軍用設備就也要退下來,包括軍用大卡車。

   說的也是!

   白桂花倒不知道她已有計劃,對她仍然是堅定的信任,也說:“他們自己掙的也不少,如果買得起車,他們還能不買?”

   祝曉敏問:“他們掙多少,還會和你說?”

   白桂花咧嘴笑:“會啊,我和他們說過你們建廠集資的辦法,他們就說要學着做,廠子是辦不起來的,但是可以做生意,那些進貨的錢,最早也是大夥湊出來的,還有我一份,不和我說咋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