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七十年代,兩地分居的生活

第240章 新鄰居

   五一之後,張朝陽回了部隊。

   走的時候和許笛說了,接下來的一個月他回不來了。

   許笛沒有問原因,張朝陽沒有說,就是不能說。

   許笛現在已經很知足了,張朝陽升沒升官她不清楚,但是漲工資了。

   從南邊回來以後,張朝陽交給許笛的錢,明顯增多了,不是之前的數目。

   許笛打算,下次休息,她要出去轉轉,看看有沒有合适的門市出售,趁着現在價格低,買上幾個,以後租金就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買這個院子,奶奶給了一萬塊錢。許笛手裡還有三萬多塊錢,之後這一年多,張朝陽的工資又攢下一些,沒有動老本。

   主要是許笛學校有補助,她們吃喝花費有限。

   家裡種了蔬菜,養了雞,許笛還時不時的從空間裡偷渡一些吃的出來。

   算着手裡的積蓄,買三個門市都用不了。

   “媽媽,媽媽,咱家旁邊有人住進去了,搬過來好多東西。”

   圓圓跟着吳奶奶去買肉了,回來的時候正好遇到。

   “是嗎,咱們有新鄰居了。”

   許笛她們這個胡同的院子都是獨立的,不是大雜院。

   她家住第三家,第二家一直沒有人,第四家住着一對老夫妻帶着一個孫子,一個孫女,十多歲的年紀。

   一家四口,不知道經曆過什麼,喜歡關着門過日子。

   許笛她們搬過來一年多了,幾乎沒有來往。也不知道這回搬過來的鄰居是什麼情況,好不好相處?

   “媽媽,新鄰居家也有小孩子,我看見了。”

   “那等鄰居家忙完了,咱們去拜訪一下。現在,不要過去打擾人家,知道嗎?”

   “我知道了,媽媽,我去和姐姐們說去。”圓圓倒騰着兩條小短腿,跑去找姐姐們了。

   許笛去後院鋤草了,前兩天下了一場雨,菜地裡出了不少小草。

   五月中旬了,之前育苗的菜秧子已經緩苗了,長勢喜人。

   上次張朝陽翻地的時候,把發酵好的雞糞都撒在土裡了。

   在園子裡忙活半天,吳姨做好飯了,圓圓過來喊媽媽吃飯了。

   許笛洗洗手,進屋了。

   中午吃的馄饨,豬肉小白菜餡的,鮮嫩多汁。

   許笛今年扣的棚子,因為許強從南邊帶回來的大塊塑料布,棚子弄的比較大,種了小白菜,菠菜,生菜,香菜……已經吃了好幾頓新鮮蔬菜了。

   下午,許笛帶着孩子聽英語,娘幾個現在的口語進步很大。

   當然,學的最不好的是許笛。

   因為上輩子學過英語,形成的發音習慣,不能完全改過來。

   三個孩子倒是發音标準,簡單的對話說的很流利了。

   “媽媽,門鈴響了。”

   圓圓有點坐不住了,正好,門鈴響了,她可以起來活動一下了。

   許笛起身去開門,圓圓像個小尾巴似的跟在後面。

   “你好,我們是新搬來的鄰居,我叫何靜宜,這是我嫂子宋紅旗,這是我們自己做的一點吃食,請你們嘗嘗。”

   “謝謝,謝謝。我叫許笛,以後鄰裡鄰居的住着,有什麼不清楚的,可以問我。”

   新鄰居先釋放出來善意,許笛态度友好,以後接觸多了,就知道怎麼相處了。

   “先謝謝了,我們剛搬過來,等收拾好了,請你們來做客。”

   何靜宜客氣的邀約,許笛也笑着應着。

   “阿姨,我叫圓圓,你家的小朋友,以後可以找我來玩。”

   “那太好了,他們剛過來,以後還請圓圓小朋友多照顧。”

   “沒問題。”

   初次見面,也沒有多說什麼,就是相互認識一下。

   第二天,許笛帶着暖暖出門,正好碰見同樣出門的何靜宜。

   “早上好,許同志。”

   “早上好,何同志,這是去上班?”

   “不是,我去上學,你呢?”

   “我送大女兒去學校,再去上學。”

   兩人相視一笑,沒想到,都是學生。

   “京大法學系七八級何靜宜。”

   “京大中文系七七級許笛。”

   “哈哈……許同志,緣分不淺,咱們回見。”

   “回見。”

   兩人笑着告别,騎車離開。

   送完暖暖,許笛趕緊去學校,剛才和何靜宜說了一會話,時間有點緊。

   許笛她們是特殊的一批考生,七七年十二月考試,七八年三月入學,現在大二下學期了。

   等九月份開學,她們就大三了,課程安排的很緊。

   一路小跑着上樓,剛進教室坐下,教授就進來了。

   劉雲和白微微看了她一下,教授要講課了,也沒辦法說别的了,下課再問吧。

   家裡,吳姨送完團團圓圓回來,正好碰見隔壁有人出來。

   “嬸子好,你是隔壁的鄰居?”

   “對,我住隔壁。”

   “你是許同志的婆婆?”

   宋紅旗昨天見過許笛,看這嬸子的年紀,應該是許同志的婆婆吧。

   “不是,我是家裡幫着幹活的,你叫我吳姨就行。”

   “啊!對不起,我說錯了。”

   宋紅旗有點不好意思,她沒想到隔壁鄰居家還有專門幹活的。

   “沒事,時間長了就了解了。”

   吳姨笑了笑,往家走了。

   宋紅旗轉身回屋,她也沒什麼事,就是出來看看。

   她跟着回城一年多了,還是有點不習慣城裡的生活。

   之前的二十多年,她一直生活在西北,是在窯洞裡生活的。

   那年,何家四口被她達帶回來,十六歲的她,一眼就看中了溫文爾雅的何文翰,那是她見過的最好看的男人。

   她達是她們大隊的大隊長,她們宋家,也是當地有名望的家族。

   何文翰他們剛來的時候,什麼都不會幹,她主動去幫忙。

   她達不讓她接觸何家人,那是犯了錯,過來勞動改造的。

   她們宋家男丁多,女娃子少,她在家很受寵。

   初中畢業,在大隊小學當老師,不用下地掙工分的。

   不管她達怎麼說,她就是相中何文翰了,從十六歲到十九歲,她用了三年的時間接觸何家人,最終,如願以償,嫁給了何文翰。

   有了她達的暗中幫忙,何家在大隊的日子好過多了。

   她和何文翰也有了孩子,本以為日子就這麼過下去了。

   沒想到,七七年,高考恢複了,七八年,何家平反了。

   她那時候還很怕,何文翰會像其他知青一樣,一去不複返,抛棄她和孩子們。

   她達也擔心,還想着,要不要給他們辦手續。

   沒想到,她公婆她們直接讓她收拾東西,準備回城。何文翰也說,他不會抛下她的,他們一起患過難,還有三個孩子呢。

   宋紅旗不知道,何文翰心裡有沒有喜歡她,會不會覺得委屈,娶了她這個鄉下的女人,尤其,他現在是大學生了。

   不過,她已經跟着進城了,自己慢慢适應吧。不管怎麼說,她們還有三個孩子,不能讓孩子缺爹少娘的。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