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371章 沒出息,目光短淺
好不容易擺脫一群八卦的嬸子大叔,回到家,汪青和汪石頭他們都在。
“小三嬸,小三叔他們是不是要走了?”
石頭逮着機會問王曼。
王曼點頭:
“就這兩天,明天我們要去仙峰山打獵,你去不去?”
汪石頭點頭:
“去,那個小三嬸,邱将軍答應青哥去當兵了嗎?”
“答應了啊,有啥不答應的,連豬牙子他們都沒問題。”
有人主動當兵,他們巴不得呢。
王曼看着汪石頭問:
“你是不是也想去?”
汪石頭遲疑了一下點頭:
“我想去,可我害怕家裡人不同意。”
“那你有沒有問過?沒問過怎麼知道他們不同意?
你要是想去就回去問問呗,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那個店了。
搞不好他們後天就得離開,你可得抓緊時間哦。”
王曼覺得汪石頭就是太膽小了。
“我,我想想。”
汪石頭說完便跑了。
王曼看着他的背影搖搖頭。
麻六嬸走過來問道:
“曼丫,石頭是不是也想去當兵?”
“他倒是想,還沒有問過他爺奶爹娘呢,不知道他們答不答應?”
王曼回道。
“唉!真搞不明白,怎麼一個個的都想去當兵?
當兵有那麼好嗎?多危險呀。”
麻六嬸看着遠處跟大家說話的汪三,心裡滿是不舍。
她嘴上是很嫌棄這個兒子,動不動就撺掇王曼打他。
可這畢竟是她唯一的兒子,怎麼可能舍得?
她最怕的就是萬一打起仗來,要是真的出個什麼意外,他們這一房可是連個根都沒有留下。
到時候她死了,要怎麼下去見汪三他爹?
其實私心裡她是很想王曼跟汪三圓房的。
隻要一起了,說不定就會懷上孩子。
可理智卻告訴她,不能這樣。
王曼還小,萬一汪三真有個什麼,可不能害了她。
所以這段時間她特别的糾結。
見麻六嬸愁苦着一張臉,王曼安慰道:
“娘,你就放心吧,不會有事的。
汪三跟石頭他們一直都在鍛煉,沒那麼容易死掉。
安心啦,安心啦,别愁眉不展的。”
麻六嬸勉強的笑了笑:
“我去看看給他們準備的房間準備好了沒有?”
說完扭頭,悄悄地抹掉眼裡快要溢出來的淚水。
王曼看着她這樣搖了搖頭。
邱将軍害怕王曼反悔,又提了兩回要去仙峰山。
把王曼弄得哭笑不得。
難道她就是那麼的言而無信,答應了的事情還會反悔不成?
再說這又不是什麼大事情。
傍晚時分,王滾滾它們如往常一般吃飽喝足回來了。
看着王滾滾牛角上挂着的兩隻野兔,邱将軍可驚訝了。
“這不是你抓的那隻野牛王,它居然還會打獵?
它不是食草動物嗎,也吃肉?”
汪三翻了個白眼:
“食草動物就不能打獵了,它是野牛王,打個兔子而已,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邱将軍瞪了他一眼,知道這小子心裡不爽,跟他擡杠。
“去去去,我跟曼丫頭說話,有你什麼事兒?”
“你嘴裡的曼丫頭是我媳婦。”
汪三提醒。
“那又怎麼樣?她還是我侄孫女呢。
汪三,你得叫我一聲外祖父,再這樣沒大沒小的,小心我揍你屁股。”
邱将軍也是煩了這丫的,簡直就是個沒出息的貨。
給他機會建功立業,他偏偏想守着媳婦。
媳婦在家裡又不會跑,守着幹啥?
趁着年輕不拼搏一番,老了想拼也拼不動,以後拿什麼養媳婦孩子?
真是目光短淺。
汪三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想說啥:
“我知道你想說我沒出息,目光短淺。
我一個鄉下的小混混,要什麼出息?要什麼目光長遠?
那不是我該做的。
我該做的就是在家裡守着媳婦,然後傳宗接代。”
“哼,傳宗接代幹啥?繼承你混混的名号?
哈哈,笑死人了。
大混混帶着一窩小混混,還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啊!
我勸你還是老老實實跟我當兵去了吧,要是不闖個出息來,小心你媳婦跑喽。”
邱将軍說話還真是毒。
“你什麼意思?”
汪三心頭一跳,有種不好的預感。
“什麼意思?
你瞧曼丫頭,那是個能閑得住的主?
你要是沒出息,說不定她一腳就把你踢了。
她不但比你有本事,而且還是縣主,你是啥?你就是一個混混。
再說,你要是沒出息,江家那一群人會讓曼丫頭跟你一輩子,吃苦受罪,跟她娘一樣?
清醒點吧小子,老子可是為你在着想。
不感謝就罷了,還整天擡杠,搞得我就像是一個棒打鴛鴦的糟老頭子一般。”
邱老将軍說完,背着手離開了。
汪三愣了好一會兒,轉頭哭唧唧的看向王曼:
“曼娘,他說的不會是真的吧?”
王曼朝天翻了兩個大白眼:
“很有可能。”
說完也走了。
這丫的,都到這個時候了,難不成還想反悔?
汪三快哭了,不行,邱老頭說的對,他是應該出去好好拼搏。
這一刻,汪三一直搖擺不定的心終于定下來。
一夜無話
大清早的,一大群人便浩浩蕩蕩出發了。
這陣仗,就像是要上山剿匪一般。
南元傑和蔡昆明兩人,此時的心情既緊張又害怕,還感覺很刺激。
邱将軍就不一樣了,一路上都樂呵呵的,東看看,西瞅瞅。
王學知則是滿臉擔憂。
畢竟這仙峰山可是被傳得神乎其神,危乎其危。
封甯就像一隻歡脫的小兔子,見啥都覺得稀奇。
邱将軍看着一片綠油油的莊稼說道:
“你們這玉米種的倒真是稀奇,人家都是密密麻麻的種,你們倒好,隔這麼寬,簡直就是浪費土地。
咦?
這矮趴趴的是什麼,好像是紅薯。
這兩樣還能種在一起?”
他雖然貴為将軍,在邊關那個苦寒的地方,有時候也會親自去幫忙種地。
對于紅薯玉米這些,他還是知道怎麼種。
“這是小三嬸發明的種法。
這樣種的,可比密密麻麻的種法産量高。
玉米棒子又大又長還很飽滿。
紅薯也是很大,一窩都好幾根,有的甚至十多根。
收完玉米完後,還可以種大豆。
到時候挖了紅薯又可以種小麥。
不過那些是新開出來的荒地,一般都不種小麥。”
汪石頭說起種莊稼,頭頭是道。
他們村現在都是按照這樣的種法,已經不愁吃不飽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