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回門
騾車的速度比較快,不到兩刻鐘便能看見村口那棵大榕樹了。
如今天氣涼爽,農忙也已經結束,大榕樹下又聚集了不少嘮嗑的男女,還有一群嬉鬧的孩子。
遠遠的望見遠處來的騾車,眾人開始討論起來。
「咦?那騾車上的男女看著好生熟悉?」
「你這什麼眼神?那是徐先生和宋老三家的閨女,能不熟悉?」
「他們怎麼來了?」
「算起來,今兒好像是宋老三家的閨女回門的日子。」
「徐先生從前淡薄高雅,看起來好像對什麼都沒有想法,真沒想到如他這種人有朝一日居然會成親。」
「宋老三家的丫頭樣貌確實是一等一的好,徐先生雖淡薄,終歸是個正常男人,許是看中了人家的樣貌。」
「話說回來,那丫頭心氣還真是高,當時就那麼點事兒,跟受了多大委屈似的,說走就走了。」
「我看張氏和宋老三對她也不差,她不認娘家,兩口子還準備了嫁妝銀子呢,在大戶人家待過,還真當自己是千金小姐了,說不得打不得的,這要是我閨女,高低得關屋裡餓幾天,讓她知道天高地厚。」
「你們少說幾句,這丫頭記仇呢,上次那馬氏跟著宋老三一家去給她送嫁都被趕出來了,到現在宋老二也還沒去接,誰知道是不是她說了什麼。」
「馬氏這個人雖然不怎麼樣,但人家好心去送嫁,又是個長輩,她怎麼還將人趕出去?這也太過分了!」
「就是,宋老三和趙氏怎麼還由著她?不尊重長輩的人就該打!」
不遠處,從地裡回來的王紅英聽見眾人說話的聲音,沒忍住挎著籃子上前說了嘴。
「你們都在這兒瞎胡說什麼呢?不知道事情始末,還是不要在外頭亂傳的好。」
原先棠兒還在榕樹村的時候,這些婦人們沒事就喜歡嚼舌根,她一個姑娘家,哪裡頂得住這些言論?
偏生三弟妹又是個不當事的。
她看見一次也隻能說一次,起不到太大作用。
但如今棠兒已經成親了,要是再由著這些人亂說,萬一傳到麓山村徐家的耳朵裡,畢竟不好。
從她這個方向,並不能看到大榕樹另一邊遠遠駛來的騾車的。
眾人聽見聲音,趕忙回頭望去,見是宋允棠的大伯母,有人問道,「王嫂子,你侄女成親那日你也去送嫁了,究竟是怎麼個回事?」
「說起來,棠兒成親那日,是我弟妹錯在先……」王紅英將當天的事情簡單說了說,「事情就是這樣,棠兒將人趕出去確實是簡單粗暴了些,但也是無奈之舉,這事兒不能全怪她。」
眾人愣住了。
「原來還有這麼一層原因在裡頭呢,馬氏當日回來將你們那侄女兒說的怎麼怎麼不堪,我們還以為是真的,就稀裡糊塗的信了她的話。」
王紅英擺著手。
「都說家醜不外揚,我那二弟妹別人不清楚,咱村的人相處了這麼久,大家還能不清楚?可千萬不要聽信了她的一面之詞。」
轉而又說,「眼下棠兒已經出嫁,大家也別一個勁兒在背後編排她了,她一個姑娘家,這幾年經歷身世的變故,本就難接受,如今好不容易成了親,到時候你們說的沒根據的話傳到麓山村,她在婆家日子不好過,回頭我那三弟和弟妹還得跟著操心。」
眾人相視一眼。
大多數家裡都是有女兒的,王紅英這般說話,他們也能共情。
「她離開之後,這些日子我們也沒說起過她,這不是看到她和徐先生回門了,才討論幾句嘛。」
有人說著,指向村口的方向,騾車已經駛近,距離大榕樹,隻有不到十丈的距離。
王紅英往村口的方向走了幾步避開大榕樹,在望見趕著騾車過來的徐青野和宋允棠時,面露欣喜。
「姑爺和棠兒來了。」
宋允棠笑著問,「大伯母這是從地裡回來嗎?」
王紅英點頭。
「是呢,沒想到正巧就遇到你們來了,我得趕緊回去跟你爺奶說一聲去,二老昨晚上還在念叨你們呢。」
說完,轉身便往老宅去了。
村口的人見騾車走近了,趕忙跟兩人道喜。
「恭喜徐先生了。」
「多謝。」
徐青野不動聲色的趕著騾車繼續往前,一直到家門口才停下來。
兩人剛下騾車,聽見動靜的宋金保和趙巧娥兩口子便迎出了院子,「棠兒和徐先生回來了。」
從早上到現在,一家人都沒出門,就是怕宋允棠回門的時候家裡沒人。
眼見著從清晨等到快中午了人還沒來,本以為他們不會來了,心裡正覺得失望呢,沒想到這會人就來了。
徐青野下了騾車,「嶽父嶽母叫我青野便好。」
他說著,伸手扶了宋允棠一把,好讓她穩當落地。
趙巧娥一開始雖反對這門婚事,但女兒已經嫁給了徐青野,眼下見徐青野這般體貼,倒是越看越滿意了。
她一臉喜意。
「當家的,你招呼兩人進來坐,我去倒兩杯水來。」
「哎。」宋金保應了聲,望向徐青野和宋允棠,卻也不太好意思直呼他的名字,「女婿和棠兒都快進來吧。」
「不著急。」
徐青野將騾子卸下後,從騾車中將帶來的回門禮一一搬了出來,兩壺酒,兩包桔餅,兩條肉,兩包紅糖,還有一大包白米。
宋勁元和劉香雲正好從屋裡出來。
見徐青野從騾車上卸下了這麼多東西,宋勁元趕忙上前和宋金保一起先將東西搬進了院中。
外頭看熱鬧的人見宋允棠和徐青野搬了這麼多東西回門,一個個羨慕的緊。
對比擡進黃府做姨娘的宋枝梅,徐家條件雖不如黃家,禮數比黃家周全不說,也比黃家要大方多了。
「馬氏要是知道宋老三家的閨女回門拿了這麼多東西,怕是鼻子都要氣歪了。」
「那不見得,宋枝梅去黃家,馬氏好歹從黃家撈了五兩,宋允棠成親,趙氏還往她身上貼了五兩呢,別看她回門拿了這麼多東西,連五兩銀子的成本都收不回來。」
「就是,宋枝梅如今是黃府的姨娘,每個月有月例銀子拿不說,還有人伺候,前些日子給宋老二家裡送了幾斤肉來,馬氏連著在村裡炫耀了好幾天呢。」
「說起來也是,徐先生是個讀書人,往後念書花銷大,宋允棠恐怕也沒什麼機會補貼娘家,宋枝梅就不一樣,等她拿了月例銀子,說不定每個月都會往家裡送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