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陪著去吧
第67章陪著去吧
這花饃好吃不好吃這種問題完全不在考慮範圍之內,曾家不缺這一口吃的。
再說了,送的不就是寓意嘛!
曾小燕簡直心花怒放,狠狠的擁抱了許知春,驚喜萬分,「知春嫂子,這個面做的東西叫什麼?我覺得這個很合適,就它了。」
許知春一笑:「這個麼,叫麵塑,等你們送了去做壽禮,就叫壽麵禮好了。既然這樣那我就做了啊,到時候提前一天做好,你們過來拿。」
「嗯,需要多少麵粉?我買了送過來,若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知春嫂子隻管說。」
這個東西一看就是手藝活兒,包括染色也是,曾小燕懂,所以非常識趣的沒有細問,也沒有主動說要來幫忙。
哪家的手藝活兒不是家傳的吃飯傢夥?怎麼可能隨隨便便讓外人學了去呢。
許知春沒想這麼多,聽她這麼說可鬆了口氣,點頭笑道:「放心,若要幫忙我會說的。」
說是不可能說的,畢竟她也是從海港倉庫空間裡拿現成的。
這花饃做起來也是要技巧的,許知春自己也不會。
強行要學也不是不行,但這個東西很耗時間和耐性。
許知春向曾小燕簡單描述了一下這壽禮花饃的造型。
寶塔型的七層,差不多半人高,每一層都是表示福祿壽財等好寓意、形狀好看的面製品如葫蘆、福袋、如意卷、金元寶等,外表裝飾著漂亮精緻的各色花朵。倒數第二層是一個一個拼在一起的小壽桃,最上邊一層是小壽桃托著的一個碩大無比的大壽桃。
第二層小壽桃正面外沿最中間四個,每一個上用染了大紅色的面各粘上一個字,合起來是「壽比南山」。
為了托住這碩大的面山,許知春還特意讓齊田叔給用木頭做個底托與罩起來的木盒子。到時候好方便搬用。
曾小燕連連感激知春嫂子想得周到。
壽禮這事兒總算是解決了,這兩天婆婆總用一種「你到底想好了沒有啊」的目光追逐著她,嚇得她在家裡裝作沒看見都不敢擡頭。
這下子總算可以挺直腰桿、揚眉吐氣了。
有了這個壓軸的,別的就好辦了。什麼茶葉啊、壽麵啊、雞蛋啊、紅糖啊花個三百文很看得過去也就行了。
反正憑自家的家底,就算給的再多,也到不了曾家會看在眼裡的地步。
何必浪費?
想到嫡母嫡姐,曾小燕又忍不住頭痛,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個主意,「知春嫂子,你也去吧好不好?陪我們一起!」
許知春愣住:「這怎麼行!」
曾小燕越想越覺得自己這主意簡直妙極,連忙點頭:「當然行當然行,壽宴嘛,去的人越多越好,我帶一個村裡本家的嫂子去,有什麼不行?咱們就去吃個飯,吃了飯就回來,公婆也是這麼打算的。我是真的有點煩我那嫡姐,生怕又被她算計了,知春嫂子在旁邊,總能提醒提醒我。況且有知春嫂子在,說不定她們多少要點兒臉,不生事了呢?」
反正彼此都看不上眼,她也不過是個小透明般的庶女而已,家裡窮,不好意思過夜給娘家添麻煩,別人隻會說她懂事、說她沒有一門心思想著吸皿娘家供養夫家。
許知春忍不住也有點兒心動。
倒不是想巴結曾家,她還從沒見過古代這樣的熱鬧,去看看熱鬧似乎也不錯。
再者,她帶著曾小燕一塊兒做生意,將來若是越做越大,隻怕遲早得跟曾家打交道,提前從旁看一看也好。
唔,哪怕被欺負嘲諷一下鬧翻了也挺好,那麼以後再打交道的時候就可以成功的佔據道德制高點、可以理直氣壯說不客氣的話了。
「這真的、真的合適嗎」
「合適合適,當然合適呀!」
曾小燕大喜:「知春嫂子,那就這麼說定了啊。」
「好吧.」
許知春笑笑:「我去瞧瞧有多熱鬧,順便蹭個飯。」
曾小燕忙又道:「若是有誰說話不好聽,你別管,那都是沖著我來的,跟你沒關係,別往心裡去。」
「好。」
曾小燕得了許知春的主意,回家終於能跟婆婆交差了,說了準備的壓軸壽禮如何如何的描述了一番。
梁大嬸想不出來那個什麼壽麵禮有多好看,但是那麼大個傢夥、那麼多花樣、還五顏六色的,聽著就喜慶、有面子。
想來肯定是個好東西。
更重要的是,對於給曾家這種有錢親家送禮該送什麼她是真的一點兒主意都沒有,也不敢亂做主張,生怕到時候鬧笑話。兒媳婦是曾家人,肯定要比自己懂得多,既然兒媳婦說妥當、看她說的這樣滿意,那必定這麼做就妥了。
梁大嬸也放心了,越聽越高興,「好好好,這一聽就好,那就這麼辦了。是知春幫著做的嗎?那可真是太麻煩她了,咱們得好好謝謝人家。做這個要麵粉是吧?咱家裡的也不知道夠不夠,明兒再買些回來。」
曾小燕也很高興:「娘放心,麵粉我會買的。」
「那你先買,花了多少錢說一聲,這算是公中出,不能讓你出。」
給親家公的賀壽禮,怎麼能讓兒媳婦拿私房出?梁家可做不出來這種事兒。
曾小燕也沒推辭,高高興興的說好。
她又趁勢說起請了許知春跟他們一塊去的事兒。
梁大嬸一愣。
曾小燕索性直說了:「我心裡有點兒怕,娘大概不知道,我那嫡姐跟我有過節,我怕她找我麻煩,所以、所以請知春嫂子陪著我,壯壯膽。真有什麼,我想不到的,她心細,也能提醒提醒我。」
梁大嬸便笑道:「也好,壽禮不怕人多,就說是咱們本村本家關係好的嫂子。」
「嗯!」
曾小燕大喜。
第二天,終於不下雨了,雖然還有點兒陰沉沉的看起來彷彿隨時還能下一場。
許知春他們照例進城出攤,今日梁明軒也去,他要去縣學報名童試。
臨了許知春心裡卻有些緊張起來,「明軒,你真的要試試嗎?其實你還小啊,再等兩年再上場也行的。」
越了解童試怎麼回事兒許知春越擔心,萬一沒考上受打擊傷自尊了怎麼辦?這孩子擱現代也就小學五年級的年齡,起碼等到上初中的年齡好像更合適啊。
梁明軒當然不肯,「大嫂放心,我可以的。」
「好好,那、那也行」
不能再說了,再說真就傷他自尊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