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農女緻富記

2627 沈家該出力了

農女緻富記 秦喜兒 2440 2025-07-05 09:24

  

  「夫人,無論成不成功,隻能拚死一試了,我們作為皇家布商,已經許多年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了,如今傳到我這一代,日子安定富足,偶爾看到這塊皇家第一布商的牌子,都有些汗顏,現在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候,我們沈家,也該出一份力了!」沈見深嚴肅地說道。

  沈文雋的速度很快,過了半個時辰的功夫,幾乎整個京城之中的大大小小的店鋪上的老闆和掌櫃的都齊聚沈家,估摸著有上百人。

  而這上百人,家中的妻兒家眷,連帶著旁支遠房,在京城之中的,怕是也有不少,以他們的影響力,怕是能跟對方的人拼一拼。

  如今眾人都憂心忡忡,生怕城破了,早上聽到京中流傳的那一番言論,個個都心動不已,隻要他們的好日子還在,誰當皇帝,他們都無所謂!

  「沈老爺,您請我們來,所為何事?」其中一個也在京中頗有名望的老闆問道。

  「就為了今日早上京中流傳的那一個言論的事情,我想問問,各位老闆,是怎麼想的?」沈見深沒坐,站在眾位的面前恭敬地問道。

  其中一個直性子的老闆不悅地說道:「能怎麽想?反正誰當皇帝無所謂,我們隻要保住我們現在的富貴就行了!」

  有了人開口,其他的人也都紛紛說道:「是啊,誰當皇帝都無所謂,隻要我們的日子不變就行!」

  看到屋中有近乎一半的人這樣想法,沈文雋有些擔心。

  可是沈見深卻是笑笑,一旁又有人開了口:「沈老闆,你也該知道,外頭明王爺帶了八萬將士,可是我們京中隻有兩萬將士,如今城門廝殺慘烈,死傷慘重,再照這樣下去,城破就是這一兩日的事情!」

  「是在,明王爺說了,不會追究城中的百姓,我們該過什麼日子就過什麼日子,我們為什麼不放他進城?」

  你一言,我一語,上百人就有五六十號人同意了!

  看到這龐大的規模,沈文雋很是慌亂,怪不得這京中的百姓,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聚集的這麼快,舒昊的這個誘餌,布的很真夠大的!

  沈見深隻是淡淡地掃了一眼這些贊成投降的人,再看看李凡,問道:「李掌櫃的,您呢?」

  李凡起身,看了看那些說話的人,冷笑道:「城在我在!誓死不投!」

  其中有人就開始說了:「李掌櫃的,你的錦福樓福錦樓搶了碎玉古齋的生意,你當然怕明王爺報復你了!」

  李凡喝道:「我是大清的子民,這心中擁護的自然是我大清正統的皇帝,他一個謀朝篡位的逆賊,名不正言不順,何來懼怕之說?」

  李凡的一句話,讓一些剛才還嚷嚷的人禁了聲。

  古代最重嫡庶,最重尊卑。皇帝自然是應該上一任皇帝下詔書昭告天下才繼承大統,可是這個明王爺……

  見狀,沈見深笑道:「諸位,容沈某說句話,剛才諸位老闆也都說了,李老闆不同意,是因為怕明王爺報復!可是諸位,順元十五年的那件事情,不知道各位,可還聽家中的長輩提起過?」

  順元十五年?

  提到那件事情,有些年紀長很多的臉色頓時慘白,有些不知道的,看看四周,面面相覷,不知道這順元十五年發生了什麼事情!

  沈見深幽幽地說道:「既然有老闆不知道那年,發生了什麼事情,那就容沈某人一一地告訴大家!」

  順元十五年,是先祖皇帝繼位的第十五個年頭,因著先祖皇帝創建大清時,年事已高,所以,到第十五年,他的年紀大了,身體越發的不好了,可是腦子還是一樣的清明!

  先祖皇帝共生了三個皇子,都是一母同胞,親兄弟,且都已經長大成人,成家立業。

  按理來說,這若是繼位的話,應該是家中的嫡長子繼位,可是……

  先祖皇帝卻立了嫡三子繼位,也就是當今聖上的皇爺爺繼位。而嫡長子和嫡次子見先祖皇帝不選擇他們,卻選擇了老三,當然是憤從心中來,想要從老三手中奪權,可再怎麼鬥,又怎麼鬥的過所有的兵權都給了的老三,一番鎮壓之後,老大老二失敗,關在牢中。

  可是老三顧念著兄弟手足之情,將老二老三放了,還在很遠的地方給了他們封地,讓他們自立為王,算是仁至義盡了!

  可誰知道,老大老二去了封地之後,心中不是記著老三的情,而是記著老三給他們的羞辱,於是二人勾結外邦,攻打大清。

  當年繼任的老三知道之後,知道自己錯念了兄弟情義,放虎歸山,於是親自領兵,前去鎮壓。可是因為當時事發突然,糧草和棉被供應的不及時,且因為當時估算錯了戰事世間,當時的皇帝差點死在了戰場之上,後來,還是因為沈家當時的家主,從各地調來糧草和禦寒的衣物,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才讓他們反敗為勝,一舉殲滅了當時叛亂的逆賊!

  而那場戰爭,最後導緻了二人被封地的城池屠城。當然不是先祖皇帝所為,而是那戰敗的老大老二見自己戰敗,留了後手,將城中的百姓全部都殺光了!

  這事情後來給了先祖皇帝極大的教訓,凡是繼承大統者,必須是心性善良、心懷天下、心繫蒼生之輩。

  從那之後開始,但凡是繼任的皇帝,皆是文物兼備、心繫蒼生之人,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改變民居提升百姓生活的事情上,當然,也不會忘了練兵強國,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大清才開始慢慢地走向富庶,走向繁榮,一直到現在,外邦來賀,大清已經享有聲譽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