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311章 1977年,團年飯
周毓璇丈夫是周二叔的下屬,平時一家人都在京都,過年就回婆家。
今年留下來過年,也是因為周毓璇懷孕了。
4月份就要生産,不方便奔波。
家裡有大肚子的孕婦,大人們也不讓孩子們到處亂跑,免得撞到了。
陳香燕和梁美琴以及吳茵茵今年看着精氣神沒有前兩年好。
尤其是吳茵茵,氣色帶着幾分蒼白。
自從去年她帶着小閨女跟着丈夫去随軍,把兒子一人留在京都後,她心裡就一直惦記着。
随軍後更是需要持家,照顧小閨女,思念兒子,體恤丈夫,身體也沒養好。
之前她和周聿誠相隔兩地,雖然離得遠。
可遠的香,近的臭啊!
每次丈夫回京都,他們夫妻兩人就跟度蜜月似的,帶着甜蜜感。
可現在夫妻兩人每天生活,矛盾也開始爆發了,需要不斷磨合。
周聿誠的工資雖然随着職位漲了,可他們現在多了一個閨女要養,開銷也大。
之前她帶着孩子住在京都,有公公婆婆搭把手,手頭也寬裕。
可現在,事事都要自己操心。
她被現實狠狠的打了幾巴掌,才知道以前的日子好。
這次回來,吳茵茵不怎麼說話了,看到許清珞的眼神帶着幾分讨好。
她經過這一次也算是看明白了。
她一個小門小戶出生的人,能嫁進周家已經很好了。
她要是再奢望更多也無用,她也沒有那個能力為自家兒子争。
現在許清珞不僅有工資,而且還上了好幾次報紙,甩了她們二房幾個兒媳婦好幾條街。
她還不如安安分分的,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來的好,免得丈夫都和自己離了心。
起碼以後,她還能仗着兒子和閨女是周家曾孫的身份,能安穩過後半輩子。
“堂嫂。”
吳茵茵讨好對許清珞笑了笑,許清珞維持着客套的笑容點了點頭,算是回應了。
隻要三個堂弟妹不找事,她也樂意給長輩幾分面子,維持好家裡和睦的假象。
許清珞到沙發處坐下,拉過兩個窩在周父懷裡撒潑打滾的兩個兒子。
給他們整理好頭上歪七八扭的帽子和圍巾,随意甩在一旁的手套也拿起幫他們戴好。
“瞧瞧你們鬧騰的,出汗沒有?”
許清珞搓了搓手,确定手是暖和的後,把手伸進倆孩子的衣服裡摸了摸他們的背。
“都出汗了。”
許清珞最怕的事情就是兩個孩子在大冬天發燒感冒。
兩個孩子出生到現在,可還沒有生過病。
“媽媽~”
小滿小圓雙手捧着臉,趴在她的腿上,眉眼彎彎的,臉上帶着開懷的笑容。
兩人慣會跟許清珞撒嬌,許清珞語氣軟了幾分,低聲囑咐了幾句讓他們不要太鬧騰的話。
家裡人都在,又有小孩兒又有孕婦的,還是要多多注意才行。
“媽媽,窩們跟哥哥姐姐去打小鳥~”
許清珞知道兩個孩子不受約束,周聿衡走過來抱走兩個兒子。
“媳婦兒,我看着他們。”
有周聿衡看着兩個孩子,自然是放心的。
許清珞伸手拍了拍兩個兒子屁股。
“去吧。”
“一定要跑慢點,别摔了。”
“寄到~”
小滿小圓笑容燦爛被自家爹夾在腋下帶走,在半空中的雙腿踢來踢去。
“舅舅,我也要去!”
魏英東聽到他們要去打小鳥,立刻從廚房裡跑了出來,手裡拿抓着一塊剛炸好的肉。
“你個皮猴子,手上都是油!”
周毓書沒好氣罵了幾句,魏霍震連忙追上自家兒子的腳步,把他拎到後院裡把手洗幹淨。
“快快快,我要去打小鳥。”
“急性子。”
魏霍震吐槽了一句,魏英東轉頭看向自家爹,開始拆台。
“随了你的!”
魏霍震:“......”
家裡孩子們紛紛跑出去打小鳥,周母和周二嬸帶着許清珞幾人開始準備年夜飯。
“堂嫂,我來吧。”
梁美琴和吳茵茵上前接過許清珞洗菜的活。
兩人臉上挂着笑意,搞得跟許清珞像兩姐妹似的。
陳香燕看了看自己兩個妯娌臉上對許清珞讨好的表情,心裡忍不住罵了幾句。
這兩個表面不一的,别以為她不知道這兩人在背地裡沒少羨慕嫉妒許清珞。
可兩人到了許清珞面前,屁都不敢放一個。
甚至還讨好賣乖,兩個狗腿子!
陳香燕心裡就算再不服氣,可她也不敢再像以前一樣觸許清珞的黴頭。
現在許清珞有兩個兒子和丈夫當靠山,大房又得老爺子和老太太重視。
她就算再傻,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去招惹許清珞。
她今天是瞧見了。
堂哥和堂嫂對兩個兒子當寶貝似的護着,以後難免會被養的歪了。
等以後許清珞兩個兒子不堪重任,她兩個兒子的機會也就來了。
周母看着許清珞被梁美琴和吳茵茵左右夾擊有些無措的模樣,連忙開口解圍。
“小珞。”
“你給小滿小圓準備些軟乎的吃食。”
“其他活有我們呢。”
“是啊,小珞。”
周二嬸也笑着附和了一句,慈愛看着許清珞,又看了一眼自家三個不安分的兒媳婦。
許清珞笑着點頭,到廚房一旁給兩個孩子準備了些雞蛋羹和肉沫碎這類的吃食。
家裡熱熱鬧鬧的,廚房裡,客廳裡,前院後院傳出着不同的說話聲和玩鬧聲。
“嫂子。”
周毓書從廚房外探出了個腦袋,許清珞聽到聲音看了過去,周毓書連忙對她招了招手。
許清珞好笑往圍裙上擦幹淨手上的水漬,走了出去。
“小妹,怎麼了?”
周毓書把她拉到後院,随後從大衣裡掏出一條絲巾,快速圍在了她的脖子上。
“這是我去廣市演出時,給你買的。”
“嫂子皮膚白,紫色襯的很。”
周毓書心裡對許清珞這個嫂子是萬分喜歡的。
别看她嫂子年紀比她小,可做事卻比她成熟多了。
每次買東西都不會落下她或者小東的那一份。
她每次回來過年,她嫂子都是跟自家人似的對待。
不會讓她這個嫁出去的小姑子覺得自己是“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
回娘家也不會覺得是外人。
這次她帶丈夫和孩子回京都,她嫂子又是幫忙打掃房間。
又是置辦他們一家三口的日常用品,可謂是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