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248 章 售貨員被一車人批評
“同志,請注意你的服務态度,我們不是買不起盒飯,是我愛人懷孕了,不愛吃盒飯。”
“我們準備去餐廳車廂吃飯,找廚師現做幾個現菜。”
霍淩寒比陸婉婉先一步開口訓斥售貨員,語氣淩厲,眼神肅穆。
“有的旅客也許舍不得買盒飯吃,但他們也是國家的一員,絕對有看飯盒的權利,無論買不買,你都不能拿話刺人。”
“你是為國家工作的售貨員,沒有權利區别對待旅客,否則就不配在這個崗位上繼續為國家工作。”
“如果我再發現你陰陽怪氣和旅客說話,一定投訴到鐵路部。”
他是管理一個團的高級指揮官,嚴肅訓斥人時,氣場冷冽強大。
陸婉婉心裡有點爽,她還沒出擊呢,男人已經給自己撐場子了。
售貨員被霍淩寒這麼嚴厲警告批評,吓得頓時連忙對陸婉婉道歉。
“對不起,對不起,我剛才工作有點累了,說話的語氣不夠禮貌,我以後一定改正。”
在缺衣少食,買東西要票證的年代,鐵路部門的工作是最吃香的,她自然害怕被開除。
拿工作累找借口?
陸婉婉不買賬。
這年頭,國營單位的售貨員服務态度都不太好。
得狠狠敲打一下。
冷淡提醒她:“珍惜你的工作崗位吧,現在好些大好知識青年因為在城裡找不到工作都下鄉了,如果你覺得辛苦不愛幹,很多人等着這個崗位呢。”
車廂裡的乘客聞聲都看了過來,目光欽佩,陸婉婉這話非常符合當下的實際情況。
那幾個下鄉青年高聲附和陸婉婉。
一人道:“诶,售貨員,你要是覺得你的工作辛苦,不如把這個崗位讓給我吧,我下鄉當了兩年農民,絕對比你更能吃苦耐勞。”
另外一個知青也道:“我們不嫌髒,不嫌累,有份鐵路局的工作就行,哪怕當普通工人也願意。”
“有什麼工作能比當下鄉知青累,我們在農村起早摸黑種地,男的幹一天勞動力工分錢才一毛五分,女的才八分錢。”
“沒想到坐車回家過年不買盒飯還要被你看不起,真想和你換一換崗位,讓你知道我們為什麼舍不得買盒飯。”
對面的兩個婦女也對售貨員批評道,“你們這些售貨員啊,有時候仗着自己有份體面的工作,看人眼睛都斜着,太對不起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了。”
被衆人譴責,售貨員此時已吓得瑟瑟發抖,對車廂的所有乘客躬身道歉,“各位旅客,對不起,我剛才服務态度不好,你們批評得對,我一定改正珍惜這份工作。”
“歡迎你們去餐廳車廂吃飯,就在5号車廂,那邊座位很寬敞,我們廚師都是從國營飯店選拔出來的,廚藝沒得說的。”
說完就想跑路,推着餐車往前走。
周彥輝故意壓軸登場,攔住她的餐車,亮出工作證件給售貨員看,“我是報社的記者周彥輝,你這個售貨員剛才對女軍人的服務态度有問題,我要寫篇文章批評你,廣而告之。”
随後他又詢問陸婉婉詢:“陸婉婉同志,要不要我寫文章批評她?”
陸婉婉才不想欠他人情。
而且,這個售貨員罪不至此,陸婉婉不想用這種方式讓她社會性死亡,果斷拒絕了周彥輝的提議。
“不用了,既然她知錯能改,就給她一個改正的機會吧,不要一竿子打死人。”
霍淩寒也道:“周記者,這是人民群衆内部的小矛盾,我們決定給她一個反省改過的機會。”
意思是不讓他插手。
售貨員見霍淩寒和陸婉婉不但原諒她還幫她解圍,感動得要哭了,眼含熱淚道謝。
“謝謝解放軍同志給我改過自新的機會,我一定好好認真工作,禮貌對待每一位旅客。”
陸婉婉點了點頭。
周彥輝隻好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很快,有旅客繼續買盒飯。
“售貨員,我們要買飯盒。”
服務員馬上挂起職業禮貌笑容,推車過去,“好的,三毛錢一盒,各種菜式都有,可以挑選。”
連續賣了幾份飯盒還是保持微笑,語氣溫和。
她直覺背後有人監視着她的工作,再不端正态度,工作就沒了。
霍淩寒把語錄書裝進軍大衣口袋,溫聲和陸婉婉商議。
“婉婉,餐車的位置挺寬敞的,我們去那邊吃午飯怎麼樣?”
這年頭隻有團長以上軍幹部和縣長以上幹部才有資格買卧鋪,陸婉婉的副營長級别買不了,所以沒有買卧鋪坐。
“好。”
陸婉婉也想到合适的地方吃飯。
見兩人走了,對面兩個婦女一人馬上坐對面空位上。
“這下好了,可以寬松坐一會。”
另外一人道:“說不定他們很快就回來了。”
“不可能,孕婦吃飯肯定要費不少時間。”
兩人說着八卦起來。
“沒想到那個軍官那麼冷,對媳婦那麼溫柔。”
“男人嘛,媳婦那麼漂亮,還不是百依百順。”
“文藝兵,竟然嫁得那麼好。”
“那麼漂亮的姑娘,自然能嫁得好。”
“哎,我年輕的時候本來也想嫁軍人的,可惜被父母包辦了。”
“……”
陸婉婉和霍淩寒到了5号車廂,果然看到一個正規的餐廳,二十幾張餐桌上鋪着潔白的餐布,上面不但有菜單還有酒水飲料,茶杯,餐具盒裡裝着筷子調羹。
這個年代火車是蒸汽機火車頭,以煤為動力燃料,火車餐廳有現炒菜的廚房也不奇怪了。
廚房就在這節車廂最前面,爐子竈台,幾個穿着廚師服裝的人正在熱火朝天颠鍋炒菜,很有煙火氣息。
不過,在餐廳吃飯的旅客并不多,畢竟現點炒大盤菜比盒飯貴多了。
兩人選了個中間的餐位坐下,餐椅是軟椅,陸婉婉一坐下就覺得舒服多了。
“要是一直能在這裡坐就好了。”
對比之下,陸婉婉不想回逼仄的車廂坐硬椅子到北京。
霍淩寒想到了辦法,“這倒是沒有難度,咱們一日三餐在這裡點菜吃飯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