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夫人還是猶豫不決。
趙凝惞輕輕嘆了一口氣,拎著裙擺,走到趙夫人的身邊。
壓低聲音在她耳邊輕聲勸道:「娘親,就隨玉麟罷。他說的對,不能苦百姓之苦,將來就算為官作宰了,也不會是個好官!」
「可是……」趙夫人如何不懂這個道理?可她到底還是心疼兒子。
原本是武林中的女嬌娥,本有一顆剛硬的心,可無奈兒女心太重,總也捨不得孩子們吃苦受罪。
「娘親,您別擔心,女兒也留下來,女兒陪著玉麟,也看著玉麟……」
隻是,趙凝惞的話還未說完,就被趙夫人驚呼一聲打斷了。
「你這丫頭!玉麟他是男兒,男兒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你一個姑娘家要留在這裡做甚!」
趙夫人心疼兒子,可也心疼女兒。
她寧肯自己親自去幫著這受災的災民們做重活,也不願意讓養的嬌滴滴的女兒去受這個罪。
趙凝惞一方面是想幫災區的百姓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一方面是想替顧大人做些小事。
她剛看到了,顧大人這些日子一直留在這災區救災賑災,整個人都瘦了一大圈了……
卻沒想到她剛說出要留在災區的幫忙的想法後,她的娘親這樣大的反應。
因著趙夫人的聲音太大,也驚動了顧正則。
趙夫人的聲音他是熟悉的,立刻就朝趙夫人這邊看。
首先被他看在眼裡的卻是站在趙夫人身邊,穿著豆粉色冬裙的少女。
那少女身著簡樸,除了髮髻上墜著的那朵粉色珠花,毫無飾品。
哪怕是耳朵,都沒有戴耳飾。
但,那姑娘就是不打扮,也能讓人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她。
她就那樣清麗出塵的站在那裡,讓人忽略了那滿街的塵土飛揚,滿街的殘壁斷垣……
顧正則不知不覺間站了起來。
趙凝惞也心有靈犀一般,也朝著顧正則看了過去。
兩人對視的那一眼,就如萬年。
趙夫人看過去的時候,也愣住了。
她感覺到了,顧大人看她家凝惞的眼神很不對勁。
似乎是……
想到這裡,她整個人都清醒了過來。
趕緊搖了搖頭,她在想什麼啊!
顧大人是何等的出身,怎會看上……
可一想到這裡,她又是搖頭。
她家凝惞哪裡不好?配哪家的兒郎配不上?
可再次看到顧正則的時候,她再次不敢想了。
罷了,這顧大人,還真是比不得……
她也不多想了。
如今夫君已去,她家孤兒寡母的,也不指望凝惞能嫁到高門大戶去。
就是嫁到高門去了,日子也會過得辛苦。
哪怕是她呢,夫君是入贅她家,沒有公婆妯娌讓她煩憂。
可等她送夫君歸鄉安葬時,還受了大伯子一家為難,夫君去了也還被潑髒水……
這還是一個鄉紳之家呢。
「伯母,凝惞,玉麟……」顧正則快步走到趙夫人和趙凝惞姐弟身邊,先是給趙夫人行禮。
趙夫人忙虛扶他起身,「顧大人,萬萬使不得!您有要事要忙……是我們一家人打擾到您了!」
「沒有打擾。伯母客氣了!」顧正則一邊說,一邊請趙夫人到臨時搭建的縣衙去坐。
說是臨時搭建的縣衙,其實就是一個簡易的木棚。
顧正則在這裡辦公,也就是放了一張舊木桌,還有一張掉漆的太師椅。
等於就是當街辦公而已。
顧正則明白,這個時候趙夫人攜一對兒女來和馬縣,定是帶著物資前來賑災的。
擡頭深深的看了趙凝惞一眼後,滿眼都是驕傲。
趙凝惞自是沒有注意到這些,但心裡有事的趙夫人卻是沒錯過。
越想越是心驚。
她並不是那種攀附權貴之人,倒不想顧正則對她的女兒有什麼不合適的想法。
顧正則時年已二十有三,她的女兒年紀還小,她還想在她身邊多留幾年呢。
趙玉麟見到他的顧大哥十分高興,嚷著要幫顧大哥一起賑災,他還細說他學武的,有力氣,可以幫忙做哪些事。
顧正則一直微笑著聽著。
末了,趙玉麟也說了姐姐趙凝惞要留下來陪他一起幫忙賑災。
「我姐姐是女子,我娘心疼她,我也心疼她,肯定不能教她做重活的。我想,我姐姐可以幫傷患熬藥換藥啊!還有施粥也是可以的……」
趙玉麟滔滔不絕的說著,趙夫人見他纏著顧正則說話,怕他耽誤了顧正則辦公,就喝止了他。
趙玉麟也是一陣臉紅,羞澀的低下了頭。
顧正則就舉手摸了摸他的頭,和藹的道:「伯母,無妨的,玉麟說的很好!」
趙夫人隻當他是安慰小孩子的,感激的笑了笑。
趙玉麟則又雙眼晶亮的擡頭看著的顧正則。
趙凝惞看到這一幕,無奈的笑著搖了搖頭。
玉麟是真的將顧大人當成了他的榜樣了啊。
如此,也好!
「咱們就不耽誤顧大人辦公了,我們這就去找一處地方安置。」趙夫人不想因為她一家人繼續打擾顧正則辦公,便出聲了。
當然,一雙尚且年紀不大的兒女要留在災區幫忙,她這個做母親的如何能放心?
答應是答應了,她也會留下就是。
顧正則倒是願意趙凝惞留下的,也知道趙凝惞要留下了,趙夫人肯定也不會離開。
不過,如今和馬縣已經安全了,不會再有餘震了。
若能日日看到小姑娘,也是好的。
想了想,便對身邊站著的侍衛小七吩咐:「小七,趕緊去找一些木工,在我住的地方再造幾間木屋。」
小七忙領命去了,心裡也是高興。
他們這些伺候二公子的,哪個不知二公子這棵老樹終於開花了啊!
趙姑娘自己來了和馬縣,又是帶著物資前來賑災的,這樣的好姑娘誰不喜歡!
就是相爺和相爺夫人也會喜歡的……
趙凝惞無意間瞥見小七臉上那明顯的笑意,有些奇怪。
小七她是熟識的,有什麼好事笑得那樣開心啊?
……
趙凝惞一家人留在了和馬縣幫著顧正則一起賑災,這日子雖辛苦,好歹和馬縣也越來越好了。
一月之後,和馬縣重建完成,朝廷也派來了接管和馬縣的官員。
顧正則也接到了朝廷的調令,要他立刻啟程回京。
而他沒想到的是,他前腳接到朝廷的調令,趙夫人後腳就接到了皇後娘娘的懿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