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情愫
墨昭華想到了蕭衍的事,「那昔日雪兒對蕭衍生情,疏影看著心中豈非很難受?」
楚玄遲嘆氣,「難受也沒法子,感情之事不能勉強,雪兒從始至終都隻把他當兄長。」
「護衛們算得上是朝夕相處,那可有誰也生了情愫?」墨昭華對他們在南疆的事並不清楚。
「昭昭今日不是親眼瞧見了麼?」楚玄遲輕笑,「也怪霧影太克制,以至於昭昭一直未發現。」
墨昭華立馬反應過來,「咦?霧影與月影是兩情相悅?妾身還真是一點都未看出來。」
提到此事,楚玄遲很是內疚,「若非我出事,他們大概早已成婚,都是我拖累了他們。」
墨昭華溫柔的安慰他,「沒關係,正所謂好事多磨,隻要他們彼此堅定就可以。」
「孤影多次在給我的密信中問及花影,想來是有想法,但我尚未問過花影的意思。」
楚玄遲原是想讓孤影先建功立業,再談娶妻生子,左右是花影若對他有心,便會等他。
不過如今他改變了想法,娶妻生子未必會影響建功立業,也可能像墨昭華一樣成為助力。
「明日我去看花影時探探她的口風。」墨昭華又問,「你既有七位護衛,那剩下一位是誰?」
「玄影。」楚玄遲的目光變得悠遠,「不過他人在南疆,也不知何時才能歸來。」
墨昭華安撫他,「快了,西炎如今兵敗如山倒,定會大漲我東陵將士的士氣。」
前世因著楚玄寒與嘉貞公主的關係,最終與南昭和談,但卻失去了南疆的幾座城池。
那是南昭奪下後,又被楚玄遲打回來的城池,後因著他受傷回了盛京,再次被南昭搶走。
楚玄寒與南昭和談時,南昭不肯歸還這幾座城池,還叫囂著想要就打回去,他們奉陪到底。
當時西陲的戰況不好,北境也兵臨城下,加上國庫空虛,糧草不濟,文宗帝便選擇妥協。
如今這幾座城池已被楚玄遲打回來,還未被再次奪走,並且戰況也比前世要好一些。
墨昭華覺得,這一世她命運的改變,已影響到了其他人,那南疆的結果應該也會生變。
楚玄遲知她的來歷,便對她深信不疑,「既是昭昭所言,我便等著那一天的到來。」
墨昭華聽著有點奇怪,為什麼她說他就信?
***
戶部尚書府。
墨慶華又來了墨韞的書房。
以前是他主動來,如今卻是墨韞要他來。
不僅如此,墨韞還手把手的教他寫字,找書籍給他看。
想當初他開蒙,還是容清為他請來了先生,墨韞可是絲毫沒關心過。
喬姨娘當時就教他,以後定要好好孝敬容清,沒容清他可能都無法開蒙。
「在想什麼?」墨韞臉色微沉,「如此心不在焉,可是已厭倦了讀書習字?」
他如今賦閑在家,該走動的關係也走了,無其他事可做,便想著親自教導墨慶華。
不管這孩子當初是怎麼來的,他又有多看不上喬氏,但終究是他自己的親骨肉。
再加上墨慶華好讀書,時常來問他功課,墨老夫人又總說孩子像極了他,更動了心。
墨慶華忙收斂心神,「回父親,兒子並未厭倦讀書,但兒子確實走神了,是兒子的錯。」
「那是不喜在我這裡,想要回你姨娘的院裡去?」墨韞心中不禁有了些煩悶。
他總共才四個孩子,墨昭華與他緣淺,墨瑤華已變了樣,墨勝華也好不到哪裡去。
若眼前這個依舊不與他親近,那他離孤家寡人也不遠,真真是白生了四個孩子。
墨慶華是想回去,可他謹記墨昭華的教導,要親近父親,哪怕心中不願也不能表露。
這是墨昭華寫信教他的,他年紀小,有些字不識,還特意抄下來,去找了墨韞問。
因此他如今對墨韞,便說起了言不由衷的話,「沒有,兒子很喜歡父親的教導。」
墨韞聞言,心裡好受了許多,他自是沒想到,這麼小的孩子便已知說違心的話哄他。
但如此一來他便不解,「你既喜歡,那怎還會走神?」
墨慶華終究是孩子,做不到滴水不漏,如實回答,「兒子是想起了當初開蒙……」
墨韞的臉色又沉了下來,「可是在怪為父?」
墨慶華有些畏懼,「兒子沒有,兒子隻是想到了母親,不對……是容大小姐。」
他不喜歡看墨韞沉臉的樣子,那代表著生氣,而喬姨娘再三叮囑過不能惹父親生氣。
墨韞聽他提到容清,臉色就更難看,完全沒心思再教導,便讓他自己先練會兒字。
墨慶華不敢有絲毫怠慢,趕緊拿起毫筆,照著字帖,一筆一劃的認真寫了起來。
墨韞心情煩躁,起身走出書房,負手來到院子裡,偏偏又瞥見了角落裡那株桂花樹。
「清兒……」他低喃了一聲,盯著那株桂花樹,陷入了昔日美好的回憶中。
與此同時,蘭蕪苑。
丫鬟秋菊入內稟告,「姨娘,慶少爺又去了老爺院裡。」
蘭如玉眉頭微皺,「近來怎麼回事,那小賤種怎日日都往老爺院裡跑?」
秋菊倒是打聽的很清楚,「是老爺讓慶少爺去的,說是要教少爺讀書寫字。」
蘭如玉眼珠子溜溜轉著,「定然是那喬氏起了歪心思,想借小雜種來與我爭寵。」
「喬姨娘向來與姨娘關係不好,以前有夫人撐腰,如今卻是姨娘當家,自要謀後路。」
「謀後路?」蘭如玉從來未將喬氏放在眼裡,聞言不屑的冷笑,「就憑她也能行?」
「喬姨娘中人之姿,又如何比得上姨娘?若用美色,自是不可能,但她生了個好兒子。」
蘭如玉目光陰沉,「是啊,都說那小雜種長得像老爺,那賤人倒是聰明,知道利用這一點。」
秋菊壓低了聲音,「若沒了這兒子呢?慶少爺還那般小,正是貪玩的年紀,府裡又有湖。」
「秋菊,你可知你為何能成為我的貼身丫鬟?」
「是姨娘心善,於棍棒之下救了奴婢。」
「不,是你夠聰明,心也夠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