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量刑
翌日下午,勤政殿。
楚玄遲帶著楚玄霖與刑部尚書與左右侍郎入宮。
他們昨日在天牢審了一下午,因著罪臣都很配合,供詞當天便已寫好。
監查司關押的那些清客門客們,也由監查司的人連夜審理過,寫好了供詞。
今日上午,監查司與刑部負責此案的人員商議了一上午,才終於確定了量刑。
如今他們入宮來,便是將供詞與證據,以及量刑結果上呈給文宗帝,做最後定奪。
但凡是大案與要案,文宗帝雖不負責審理,但需得先讓他過目,唯有他才有權力拍闆。
不過文宗帝也沒做個一言堂,而是傳了左右丞相入宮來,先聽取他們的意見,再做定奪。
長孫睿與林天佐昨日便已入宮看過罪證,今日又將文宗帝方才看過供詞與量刑,仔細查閱。
「陛下,微臣認為監查司與刑部的量刑可行。」長孫睿看完後先行表態,對量刑表示了認可。
文宗帝正襟危坐在禦案之後,不怒而威,「私造兵器等同謀反,愛卿不覺得這般懲罰太輕了些?」
長孫睿解釋道:「這般重罪,若是旁人自該滿門抄斬,株連九族,但大皇子殿下另當別論。」
若是旁人犯下這等大罪,又何須如此麻煩,要幾方商議後再定刑,直接可根據律法來判。
「林天佐,你怎麼看?」文宗帝又問,「朕既傳你入宮,便無需避嫌,有什麼想法大可直言。」
作為楚玄懷的嫡親的舅父,林天佐本該避嫌,文宗帝卻偏偏讓他參與此事,讓人捉摸不透。
林天佐斟酌道:「回陛下,微臣覺得處罰過輕,有損陛下的聖名,認為陛下是有意偏袒大皇子。」
「那你是要朕斬了朕的皇長子?」文宗帝眸色一冷,看著像是動了怒,似乎真要袒護楚玄懷。
林天佐則面不改色,堅持自己的意見,「微臣不敢,微臣隻是站在國法的角度就事論事。」
他作為文宗帝的伴讀,比旁人更了解文宗帝,對方怕是有意讓他徇私,為楚玄懷求情。
如此一來文宗帝是能護住自己兒子,但他卻要落人話柄,作為丞相的名聲也會大大受損。
文宗帝冷聲道:「林相好一個大義滅親,但我國重孝道,豈能讓太後娘娘白髮人送黑髮人?」
他確實想給林天佐機會,讓其為楚玄懷說好話,如此他才有台階可下,順水推舟饒了楚玄懷一馬。
楚玄遲淡淡開口,「監查司與刑部也是這般考慮,陛下以孝治國,太後年事已高,定不可受此刺激。」
楚玄霖附和,「正所謂法外有情,大皇兄身份特殊,處罰也該酌情,將各方面情的況加以考量。」
林天佐又道:「微臣剛說過是站在國法的角度陳述,若要論法外開恩,這個處罰便恰到好處。」
他本也想為楚玄懷求情,可他不會做第一人,須有其他人先開口,他才會順著再說些好話。
「太子,你怎麼看?」文宗帝昨日隻傳召了兩位丞相,今日上午才傳楚玄辰來說了此事。
下午楚玄遲他們過來後,他便將三人都傳召入宮,想看看他三人的立場與態度。
楚玄辰知他想放過楚玄懷,便為其說話,「作為兄弟,兒臣希望大皇兄能性命無虞。」
「你是儲君,豈能徇私枉法?」文宗帝佯怒,「這如何讓滿朝文武臣服,讓黎民百姓信服?」
若是楚玄辰希望他真斬了楚玄懷,他才會不高興,那說明這個兒子已不會順從他的意思。
一旦有了這苗頭,下一步就該是覬覦帝位,想早些登基將他趕下龍椅,那他便容不下。
楚玄辰道:「作為兒子,兒臣不想父皇中年喪子,作為孫子,兒臣不想皇祖母出任何意外。」
他情真意切,字字都說在文宗帝的心坎上,「兒臣雖是儲君,但亦是兒與孫,自古忠孝難兩全。」
文宗帝看著他,眸色晦暗,未置可否,心中卻極為滿意,看來屁股底下這個位子,還相當穩。
***
第二天,休沐日。
對於楚玄懷的處罰,文宗帝還未做出定奪。
他心中早已認可監查司與刑部的量刑,但面上還需堅持。
否則坊間必然會認為他袒護楚玄懷,他要讓旁人多求情,再答應下來。
上午,壽康宮突然傳來消息,元德太後得知楚玄懷之事,急的暈厥了過去。
禦醫及時趕了過去,確診她是急火攻心,需靜心修養,絕不可再受絲毫的刺激。
文宗帝心中暗喜,這便為楚玄懷開脫的好機會,但嘴上卻嘆氣,「母後還在幫老大。」
李圖全比林天佐還了解他,會順著他,「太後娘娘仁慈,大皇子殿下畢竟是陛下的長子。」
「正因他是長子,才讓他生出了不該有的心思。」文宗帝眉頭緊皺,「以至於犯下這等大罪。」
「哎……」李圖全給他找台階,「若大皇子殿下真出點什麼事,以太後娘娘如今的身子如何受得了?」
文宗帝想了想,「禦王妃向來最得太後的歡心,你讓人去傳個消息,讓禦王妃入宮寬慰太後吧。」
「可要禦王殿下也一同入宮?」李圖全希望楚玄遲能來,多在元德太後跟前露臉,得其歡心。
「老五若是願來,最好不過,母後看著也更高興。」文宗帝雖非太後親生,但有幾分感情。
「那奴才便讓傳話的人提一嘴,禦王殿下最重孝道,得知太後娘娘身子不適,興許會一同前來。」
李圖全見文宗帝並未反對,當即便吩咐了下去,小太監得令匆匆離開,出宮趕往禦王府。
文宗帝合上奏摺,「老大怎就不能向老五學學,非要爭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讓朕這般為難。」
「人與人不同,事已至此,陛下且看開些吧。」李圖全也隻能勸慰,而不能真說楚玄懷的不是。
不管怎麼說,楚玄懷都是文宗帝的兒子,文宗帝作為父親可以隨意說他,但旁人卻不能說他不好。
文宗帝剛批完一封奏摺便放下禦筆,「他自作孽不可活,朕先去看看母後,也好安母後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