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身份
皇宮,勤政殿。
楚玄遲與太子先一步回宮復命。
而後不久,禁衛軍統領也入殿來,稟告了情況。
除了蕭衍已逃脫,其他南昭人不是被殺,便是服毒自裁。
他們將毒藥藏在齒下,落敗了便咬破,禁衛軍阻止不及,未能留下活口。
「雖未留下活口,但探子與刺客死一個便少一個,太子與老五此事辦的不錯。」
文宗帝並未怪罪他們辦事不力,反而誇了他們,畢竟刺客與探子,本身便也是死士。
遇到對自己與家國不利之事,他們寧死也不肯被抓,更不會投降,想要生擒太難。
楚玄遲與太子齊聲謝恩,「多謝父皇誇獎。」
文宗帝又道:「此案算是已了結,老五可回監查司了。」
楚玄遲恭謹的應聲,「是,父皇。」
「老五,你如今身子如何?」文宗帝關切的問,「除了雙腿未愈,其他可都好全了?」
「已痊癒,禦醫這幾次來請平安脈都未發現有異常。」楚玄遲拿禦醫來做幌子。
文宗帝點頭,「那就好,朕給你個差事,即將揭春榜,你多盯著些科舉舞弊之事。」
「今年的科舉出了舞弊之事?」楚玄遲並未太關注,畢竟這也不在他的職務範圍之內。
文宗帝表情嚴肅,「暫時未出現,但科舉乃是為國家選棟樑之才,朕不希望出任何岔子。」
未出現不代表沒有,許是還未被人發現,又或是有人發現了卻未報官,總之他得防。
楚玄遲低頭作揖,「兒臣遵旨。」
文宗帝隨即打發了他們,「這些天你們也都累了,且回去歇息吧。」
太子與楚玄遲齊齊行禮,「兒臣告退。」
出了勤政殿,太子便道:「也不知風影追蹤的如何了?」
楚玄遲未抱太大希望,「風影輕功雖好,但蕭衍有暗器,估計難生擒。」
太子頷首,「孤已差人查過,南昭那個無極門,暗器確實厲害,難為他了。」
楚玄遲感慨,「幸好暗器製作太複雜,否則用在戰場上,將士們根本無力招架。」
不說別的,單單那個天女散花,一枚暗器發出來,便要死傷一片,這還如何打下去?
太子盛情相邀,「五皇弟可要隨孤去東宮再聊會兒?」
楚玄遲婉拒,「不了,臣弟先去趟監查司,若是風影有好消息,臣弟再進宮相告。」
「好,那五皇弟且去忙吧,孤先回東宮。」東宮在皇宮,太子自是不用出宮去。
楚玄遲與太子分道揚鑣,被推著來到監查司對面的宮門,便見風影焦急的等在外面。
風影迎了上來,委委屈屈的告狀,「主子,他們不讓屬下進去找您,屬下在這等了許久。」
楚玄遲笑道:「你沒腰牌,自是進不得,好在你聰明,還知道在此等,走吧,先去監查司。」
風影得意洋洋,「屬下猜主子定會去監查司,自該在這個宮門口等待,又豈會去別處?」
一行人來到監查司,楚玄遲有自己獨立的屋子,隻帶了風影進去,「又讓蕭衍跑了?」
風影解釋道:「他暗器好多,屬下跟不上,不過屬下已傷了他,還撿到了他掉落的一物。」
他從懷裡掏出那枚玉佩遞給楚玄遲,「這玉佩花裡胡哨,還有一個字,但屬下不認得。」
楚玄遲從袖籠中拿出一條帕子,再用帕子接過玉佩,仔細打量起來,「你直接用手撿的?」
「誒?」風影滿眼迷濛,「不用手用什麼?」
楚玄遲提醒,「以後要注意些,可能是詐,莫要直接用手接觸,哪怕撕片衣角包裹著也行。」
「哎呀……」風影驚呼,「屬下都沒想到這個,還好此物沒淬毒,要不然屬下就中招了。」
楚玄遲沒再說話,隻認真盯著玉佩,這玉的質地極好,雕刻著的圖案做工極為精細。
上面確實還有一個字,但不是東陵常見的漢字,楚玄遲猜測那應該是南昭本土的文字。
南昭與東陵的文字並不通用,楚玄遲也不認識這字,「隨本王去趟禮部,找人幫忙瞧瞧。」
禮部有個職位,要求需懂得周邊國家的文字與語言,如此與其它國家文書往來,才能明白其意。
倆人隨後來到禮部找了懂南昭語言與文字的官員,將那枚玉佩交給他研究,很快便有了結果。
那官員道:「禦王殿下,這圖案是南昭皇室的圖騰,這文字則是『蕭』,說明是南昭皇室的東西。」
楚玄遲若有所思,「南昭皇室?蕭衍又正好姓蕭,難不成他是皇室中人?你且查查南昭皇室可有此人。」
「是,殿下。」那官員當即去書架上拿了本書,這是南昭皇室的成員名單,內容還算是詳細。
「啟稟殿下,微臣仔細查過,南昭皇室嫡系與旁系近親中並未有人叫此名,旁系遠親太多無法查。」
官員頓了頓又道:「不過旁系遠親也無需查,因為唯有嫡系與旁系近親才能佩戴有此圖案之物。」
嫡系是當朝皇帝的兒子,旁系近親是皇帝的叔伯,兄弟,及其子孫三代,剩下則是旁系遠親。
楚玄遲想了想,「許是為了遮掩身份,刻意改了名字,你們再根據年齡排查,看是否有合適的人。」
那官員又翻閱起來,「殿下,二十到三十歲之間的南昭皇室嫡系與近親,皆在南昭任職,且無人出境。」
「好。」楚玄遲拿回玉佩,帶著風影又進宮而去,還派了人去請太子,同往勤政殿面見文宗帝。
待太子來了後,他們一起入殿,楚玄遲將那枚玉佩呈上,隨後再將相關的事詳細的稟告。
太子聽著不對勁,「莫說是皇室的嫡脈,即便隻是近親,怎會甘心成為探子與刺客的首領?」
楚玄遲道:「臣弟也覺得很奇怪,雖暫時還無法確認蕭衍的身份,但還是該將此事稟明父皇。」
文宗帝看了看太子,又看向楚玄遲,「你們辛苦些,南昭探子與刺客之事,以後還由你們負責。」
太子與楚玄遲齊聲應下,「是,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