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馬奴
楚玄寒反手握住墨瑤華的手,「怕是要落胎,畢竟今日之事便是沖她去的。」
墨瑤華也擔心自己的孩子,竟有種兔死狐悲之感,「可知是何人所為?」
「不清楚。楚玄寒猜測,「許是李瑩,也可能是其他女人或者太子黨的人。」
墨瑤華祈求的看著他,滿目擔憂之色,「六郎,你可一定要保護好我們的孩子。」
「本王自是想他平安落地,但瑤瑤自己也要注意些。」楚玄寒心知盯著這孩子的人多。
雖說東陵國的規矩是立嫡不立長,可太子目前膝下無子,且子嗣艱難,這位子未必坐得穩。
因此皇長孫註定身份尊貴,這也是晉王一心想要生齣兒子的原因,奈何天不遂人願。
楚玄寒若是有了皇長孫,朝廷的局勢必然會發生變化,自是有很多人不想看到這種情況。
墨瑤華很信任自己的陪嫁,「妾的飲食都由吳嬤嬤負責,院裡還有錦秋,她最為細心。」
楚玄寒趁機暗示她,「在院裡是放心,可若出了門,便是危機四伏,瑤瑤可明白?」
墨瑤華原本期待與他出門,如今隻能打消念頭,「明白,瑤瑤乖乖待在梧桐苑便是。」
連沈曦月那般受寵的人都保不住孩子,她又豈敢冒險,想炫耀身份還是等孩子出世之後吧。
楚玄寒垂著頭,深情款款的與她四目相對,「瑤瑤可知你的院子,為何叫梧桐苑?」
「不知,妾還想著要不要改個名,妾喜歡瓊瑤閣。」墨瑤華從入府那一天便嫌棄院名。
尉遲霽月的是明月,她的卻隻是梧桐,對她而言有種鳳凰與麻雀的區別,她不喜歡。
於是她打起了改名的主意,瓊瑤乃美玉,寓意美好,關鍵是能把她的名字加進去。
尉遲霽月若是明月,那她墨瑤華便是瓊瑤,她絕不能處處都被對方給比了下去。
「瑤瑤不喜歡?」楚玄寒的神色淡了些,「可鳳棲梧桐,而瑤瑤是本王未來的皇後。」
墨瑤華根本沒想到這一層,聞言不由得大喜過望,「這是六郎親自取的院名?」
「除了本王,誰還懂瑤瑤的心思?」楚玄寒看她滿眼喜色才釋懷,「如今可還想改名?」
「不想!」墨瑤華已然愛慘了這院名,轉而又問,「那明月居也是王爺取的名字?」
「是,明月千裡!」楚玄寒輕笑,「本王與尉遲霽月,兩心又何止相隔千裡?」
墨瑤華輕易被他的話所撩撥,動情的摟住他的脖子,深情呼喊,「六郎……」
***
當晚,晉王府,書房。
晉王深夜還臉色陰沉的坐在桌案前。
段金面無表情的前來複命,「主子,查到了。」
馬場的駿馬之所以突然發狂,是中了一種名為駝風的毒。
這種毒會在駿馬奔跑後散發出駱駝的味道,刺激駿馬,從而導緻它發狂。
晉王府整個馬場的馬都中了這種毒,但隻要駿馬不奔跑,十二個時辰後自解。
因此其他駿馬並無異常,隻有他們騎射時騎過的四匹馬,出現了中毒癥狀。
駝風本是為了對付擅長馬術的北戎所研製,東陵曾憑此毒大敗北戎,捷報連連。
一來是駿馬中毒後腿腳會發軟,不利於作戰,二來是戰馬狂奔後,毒發不受控制。
但後續北戎研製出了解藥,戰況反轉,東陵便沒再使用,這毒在平日裡基本也見不到。
晉王沒想到竟有人把主意打到他的馬上,厲聲問,「可查出了是何人所為?」
段金呈上一包葯,「乃王府馬廄的一名馬奴,我們在他房裡找到了剩下的駝風。」
「人死了?」晉王見他說完並未將人帶進書房來,便猜到可能是沒辦法帶來。
「是,已然死無對證,他本是孤兒,並無家人親眷,屬下審問了與之交好的人……」
馬奴十年前便被買入府裡,一直在馬廄,為人沉默寡言,所結識的人也基本都是馬奴。
他既不貪財好色,也不喝酒賭錢,這樣的人等於沒弱點,外人想要策反並不容易。
簡言之,段金不認為馬奴是他人的眼線,隻是他還沒將所有事彙報完,晉王便開了口。
晉王不以為然,「不容易不等於沒機會,他背後若無人,怎敢如此算計本王與側妃?」
段金這才接著說:「屬下猜測,可能是因為兩年前的事,他對王爺與側妃懷恨在心……」
兩年前,晉王曾帶沈曦月去馬場,親自教她騎馬,這位馬奴便是在旁伺候的人。
當時沈曦月騎的是矮腳馬,稍有所成後便吵著要自己騎,結果不慎從馬上了摔下來。
晉王勃然大怒,馬奴跪地急切的解釋,並非他的錯,是側妃急於求成,操作不當。
然而沈曦月卻極力否認,說自己是按照晉王所教,如此一來便顯得是馬奴在質疑晉王。
今晚怒火更盛,當即命人杖責了馬奴,險些將人打死,馬奴在床上躺了好些天才緩過來。
晉王也記得此事,好在他當時特意選了一匹小的矮腳馬,沈曦月這才沒被摔的太重。
他並不記得那馬奴,他隻關心一件事,「可他一個小小的馬奴,又怎知側妃有孕?」
「或許他針對的並非側妃一人,幾位王爺都受了傷,若非有禦王的護衛,王妃也難逃。」
晉王既要與客人騎射,自會有人先交代馬廄這邊做準備,無論來的是誰,必然是尊貴之人。
客人一旦在晉王府出事,晉王自是要負責,至於沈曦月,反倒更像被無辜牽連進來的人。
晉王始終覺得馬奴背後有人,「一個馬奴,怎會有這般縝密的心機?那駝風又是從何得來?」
「屬下讓人查過,他一年前便已去藥鋪買了駝風,因著買這毒的人極少,掌櫃的記得很清楚。」
「他竟從一年前便開始算計起了本王?」晉王背脊發涼,府裡若多幾個這樣的人,他處境危險。
「屬下便是因此猜測,他可能是對當初的事懷恨在心,早已做好了準備,隻待等機會動手。」
晉王還是不肯相信,「隻因本王讓人杖責了他,便要如此報復?不,肯定是背後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