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志向
禦王府,大門處。
門房收到了來自戶部尚書府的信,立刻讓人送去了前院。
因為基本每天這個時候,墨昭華都在前院料理家事,無需將信去後院。
墨昭華看完信於供詞冷嗤一聲,讓琥珀收好,等楚玄遲歸來好給他看笑話。
拉了個紫嫣當替罪羊,再給蘭如玉一點不痛不癢的懲罰,便想把他們給打發了。
墨韞這是真沒把他們放在眼裡,也是真愛慘了蘭如玉,為了她寧可得罪他們。
墨昭華料理完家事便回後院,但不是去主院,「走,隨我去看看慶兒有否好些了。」
墨慶華還躺在床上,神情看著懨懨的,沒有精氣神,但比起前幾日已好了不少。
喬氏也有自己的屋子,但昨夜並未回去歇息,而是在這裡待了一晚上,守著墨慶華。
早上回去洗了把臉,又過來伺候他用早膳,然後一直陪他到如今,一刻都不捨得分開。
見墨昭華進來,她連忙屈膝行禮,「禦王妃娘娘安好。」
墨慶華跟著坐起來,不便起身行禮便在口頭上問安,「長姐安好。」
墨昭華扶起喬氏,「免禮,日後在府裡,若無無外人在,便無需行禮。」
有外人在場時,她也不是顧及自己的面子,而隻是怕他們失了禮會落人話柄。
她徑自走到床前,在床沿上坐下,「慶兒住的可還習慣?昨夜沒哭鼻子吧?」
墨慶華看了眼垂手立在一旁喬氏,滿目依戀,「隻要有姨娘在,慶兒在哪都習慣。」
「慶兒大了,該學會自立了,父親很快會在前院給你安排院子,那可就得與姨娘分開。」
墨韞昨日提過一嘴,墨昭華便記下了,如今見墨慶華這般模樣,她更希望他早日獨自居住。
墨慶華果然很不舍,「姨娘隻有慶兒,慶兒也不想與姨娘分開,可以不去前院住麼?」
墨昭華正色道:「那自是不行,兒大避母,慶兒不能一直住後院,而且你也該入學堂了。」
「哦……」墨慶華沒再祈求,隻是難過的垂下了腦袋。
墨昭華伸手輕撫他的發頂,「慶兒別難過,也莫要害怕,男子都會有這麼一天。」
墨慶華的嗓音已染上一絲嗚咽,「慶兒不怕,慶兒隻是擔心姨娘沒了慶兒會不習慣。」
喬氏紅了眼,「沒事,慶兒,這可是好事,老爺若讓你一直住後院,才是真正的放棄你。」
她雖也不舍與兒子分開,可她很清楚,男子到了一定年紀便要離開後院,去前院獨立生活。
墨昭華聲音溫柔的不像話,「慶兒想入學堂嗎?」
墨慶華這才擡頭,滿眼期待,「想,慶兒做夢都想……」
墨昭華見他這般很是欣慰,「那且看看父親會如何做,能否給慶兒找個好學堂。」
盛京城的學堂有不少,但好學堂屈指可數,當初墨勝華便被墨韞送入了極好的學堂。
學堂往上是書院,最好的是國子監,入學條件極其嚴苛,不僅要看學問,還得看家世。
墨韞雖位居二品,可他家族勢弱,而盛京城離皇親貴族,百年世家多的是,這家世差了些。
再加上墨勝華學問不拔尖,更是入不得國子監,但最後憑著墨韞的籌謀,也去了所挺好的書院。
墨慶華小聲問,「若是不好,長姐會幫慶兒換學堂麼?」
他立志要考取功名,早已托喬氏幫忙打聽過,城裡都有些什麼學堂,他可有機會入一家好的。
墨昭華鑒於前世對他的虧欠,此生隻想彌補,「隻要慶兒願意好好學,長姐自會滿足慶兒。」
墨慶華堅定的道:「慶兒一定會用功,唯有考取了功名,慶兒才能自立門戶將姨娘接走。」
他作為庶子,自身若無才又無能,日後便可能淪為墨勝華的幫襯,此生都依附於對方。
畢竟同為庶子,因著生母的區別,他也爭不過墨勝華,況且他本身就沒覬覦過墨韞的家產。
他寧願自己去拼,也不願與墨勝華爭墨韞的東西,而入仕便是他最好的選擇,他也喜歡讀書。
喬氏見他小小年紀,便已在為她的未來打算,感動的眼淚奪眶而出,「我的慶兒……」
墨昭華為他的孝心與遠謀歡喜,「慶兒既有此志向,未來可期,姨娘安心等著享福即可。」
***
傍晚時分。
一封書信送到了輔國公府。
容海放衙歸來正好拿到,請了輔國公去書房。
他從懷裡掏出信封,滿臉笑意,「父親,昭昭的來信。」
輔國公疑惑不解,劍眉微微皺了起來,「怎是來信,而非請柬?」
容海道:「明日便是昭昭的辰,至今還不見請柬,怕是不辦生辰宴。」
墨昭華若是要辦生辰宴,早早便該將請柬散出去,如此賓客們才能做準備。
輔國公捋了捋鬍子,「不管辦不辦宴席,明日老夫都要去禦王府,慶昭昭生辰。」
「那兒子明日讓人去告假,與大家一同前去。」容海可不想錯過這個好日子。
輔國公催促,「別光顧著說話,快看看信中說了什麼。」
容海這才拿出信箋展開,掃了一眼便咧嘴直笑,「父親,大喜,是大喜啊。」
「昭昭有喜了?」輔國公也跟著笑起來,「老夫就說禦王殿下不可能絕嗣……」
容海有些尷尬,「不是這事兒,是殿下已完全恢復,以後都無需再坐著輪椅出行。」
輔國公倒也不失望,「果然是大喜,可惜即便恢復了,也還得坐輪椅,直到陛下允許。」
容海無奈輕嘆,「哎……也不知陛下何時才能看到殿下的一片赤城忠心,不再忌憚於殿下。」
輔國公看的更淡,「罷了,待時間一久,殿下在南疆軍中的威信減弱,陛下自然會放下戒備。」
「陛下是沒在軍中待過,別說……」容海打住,「算了,不說這麼多了,我們等著便是。」
一名好的領袖,會成為將士們的精神支柱,時間即便能將其淡化,也不是三年五載的事。
文宗帝不懂這些更好,免得將楚玄遲拖的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