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亂世逃亡後,我成了開國女帝

第1119章 王鹿以士禮跪于前

   “環兒,你怎地都不和為娘撒嬌?這是還拿娘當外人看呢!”話落,裴氏便卷起手上的帕子,抹起眼淚來。

  “撒撒嬌?”作為昔日女強人的林知皇表示,好生.強人所難。

  沒事撒什麼嬌?撒嬌能拿到訂單嗎?能擴大業務嗎?能管理好下屬嗎?能打敗競争對手嗎?不能!用撒嬌來期盼别人能依從自己的意願做事,林知皇從未做過。從前不會,以後亦不會。

  裴氏見林知皇木愣愣的樣子,又頗覺有趣,遂噗嗤一下,破涕為笑道:“環兒,就是對娘提要求啊,你怎的連女兒家的撒嬌都不會?你在盛京過的是什麼日子?遇到難處,都是一個人強撐過着又轉笑為悲,難過起來,抱緊林知皇,又抹起了眼淚。

  “.”這娘變臉的速度也太快了,上刻還笑,下刻便哭的,林知皇囧然,有些招架不住。

  便宜娘情緒轉換無縫銜接,速度忒快,林知皇已槽多無口。

  裴氏委實腦補過多。遇到難處,她林知皇隻會迎難而上,想着如何去解決,絕不會逆來順受的強撐。更不會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求人不如求己,靜下心來想對策,并身體力行的去做,難處自然能解。

  “我想換兩個丫鬟。”提要求?簡單。

  林知皇此言一出,身後伺候的兩個貼身小丫鬟,吓得面色雪白,立時跪趴在地上給裴氏請罪。?.?????.???

  裴氏哭聲頓止,又換了幅面孔,瞪視趴跪在地的兩個小丫鬟,咬牙切齒道:“可是這兩小蹄子輕慢你了?”

  林知皇見裴氏誤會,連忙擺手否認:“她們伺候的很好,是我自己想要年紀大些的丫鬟,她們太小了,很多事不方便。”

  裴氏收回瞪視兩丫鬟的眼神,對林知皇嗔怪道:“你這丫頭懂什麼?年紀大些的丫鬟,伺候不了多久,剛用順手,就要嫁人去了。這兩個年紀小,可以伺候的久些,到時,等你出門子了,也好帶出門去,就是心腹了。”

  裴氏說到這裡停頓一下,捂住唇,頗有些揶揄的對林知皇一眨眼,繼續道:“若你日後的夫君,被哪個妖精勾了心神,也可将她們安排給你夫君,好去替你收拾那些小妖精。”

  什麼?這還是給她未來夫君安排的通房丫頭?

  給自己男人安排别的女人?林知皇想想此番場景,就怒火上湧,氣紅了臉。

  裴氏卻以為林知皇是想到了未:“别害羞,你總歸要嫁人的。這些以前沒人教你,也無妨,你還小,如今你到了娘這邊,這些你都是要學起來的,娘保證好好教你。保你以後在這後宅之中,活得自在,收拾起那些個‘玩意兒’來,輕輕松松。”

  不要,不學,不想!

  林知皇趕緊打斷裴氏的話頭,做蠻不講理狀:“我就要換年紀大些的丫鬟。娘,你連這點事情都不依我嗎?“

  “不過就是倆丫鬟!阿姊想換就給她換,在盛京時,鐘氏那毒婦,以前肯定沒少磋磨阿姊,看看阿姊這病恹恹的身子骨!阿姊就這點要求,娘你還不快應了她?”林知晖不知何時解決完了‘大事’,身上又熏好了香,湊了過,裴氏立即妥協。

  “羅婆,把府裡十四歲到二十歲的家生子都梳理一遍,明早帶到環兒的院子裡,讓她自己挑喜歡的。”裴氏轉頭對身後侍立的婆子吩咐道。

  婆子立即應諾。

  見目的達到,林知皇丢給林知晖一個贊許的眼神,心道這蠻牛似的新弟弟,還挺有眼色,不錯,以後一定要好好相處,同一戰線的人,總要護好他才是。

  林知晖也覺得自己這姐姐嬌滴滴的,跟青蔥的柳條似的,好似稍一用力,一折便能斷,他得要好好護着,發誓不讓别人輕易欺辱了她去。

  院子裡氣氛正溫馨,院外突然響起殺豬般的呼嚎求饒聲。

  “夫人,夫人!饒命啊!老奴也是活不下去才偷的,您饒過我吧!”

  裴氏收起對着兒女的笑臉,擡頭向外厲聲喝道:“何人在外喧嘩?”

  即刻變臉,難道是當家主母的必修之課嗎?林知皇幾番看裴氏變臉,如今看的已有些歎為觀止起該如何處置?”

  王婆子被兩名健仆,像拖死狗一般,拖入院内。

  健仆把王婆子往地上一扔,灰頭土臉的王婆子,立時爬起身,快速的擺好求饒的姿勢,跪趴在地上,便哭嚎開來。

  “老奴也是活不下去了,才幹這事的!今日外面的糧食賣到了兩錢銀一升糧。老奴男人癱在床上,全家都指望着老奴那點工錢過日子!如今奴這點工錢還買不了十升糧,老奴一家子是真的活不下去了!好心的夫人,饒了奴這一回吧!奴再也不敢了!“

  兩錢銀一升糧?林知皇眉頭一皺,這糧價不會激起民變嗎?

  林知皇開始正視自己所處的環境,這到底是什麼朝代?之前那份公文上的字,也不是中國古代的漢字,所以,她這是穿越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朝代?她記憶裡所熟知的那些曆史,也将對她無甚幫助

  而如今外面的糧價如此虛高,未必不是一個朝代走向末路的側面影射。

  林知皇敏銳的有了危機感,如果一個皇權時代,正在走向末路,那這身體作為貴族階級,如今現有的富貴,還能維持到幾時?

  “偷便是偷!羅婆,把她提到衙門裡去。按大濟律法,偷盜判何罪,就以何罪論處!把她給我提出去!”

  “諾!”兩健仆叉手行禮應諾,手腳麻利的一人堵住王婆子的嘴,另一人抓起王婆子的頭發,就将她向院外拖去。

  “慢!”林知皇出言制止道。

  兩名健仆停下手上的動作,紛紛拿眼去看主母裴氏,裴氏雖詫異于林知皇突然出聲阻止,但也點了頭,兩健仆這才松開手,放開了王婆子。

  “你說外面的糧價,如今兩錢銀一升糧?那你們為何不逃出城,回到鄉下生活,至少還能吃的上糧?”

  王婆子哭的涕水橫流道:“回大娘子,現在城外有成千上萬的流民啊。隻有想進城的,哪有想出城的?出了城,才是真的沒了活路啊!”

  什麼?郐縣城外有成千上萬的流民?林知皇一瞬間如墜冰窟。

  這城内維持治安,守城的兵丁有多少?假如流民沖擊縣城,城内的這些兵,真的能抵擋得住流民暴亂嗎?就算流民老實聽話,不發生暴亂,城内的糧價如此虛高,若再不進行糧價調控,活不下去的城内百姓,難道就不會成為暴民嗎?糟了,城内大亂不遠矣。

  想到此,林知皇的眉頭越皺越緊。原身這個縣令爹,究竟是怎麼治理縣城的?怎能容許如此多的流民,滞留在城外,卻又不進行妥善安置的?施粥救人,是善心之舉不假,但作為一縣縣令,也需要對這些流民進行妥善安置啊,如今,流民已在城外聚集如此之多,再想安置,為時已晚矣。

  内憂外患,現在她身為需要被暴民推翻的統治階級中的其中一員,離死不遠矣。

  她錯了,這尼瑪打開的不是宅鬥副本,而是地獄模式的逃生副本啊。

  流民沖城多可怕?可參照喪屍電影那個恐怖場景去想象。

  人一多,再動亂起是否會被沖進城的流民亂刀砍死,就光是擁擠和踩踏,就能把人弄死一大片。

  “怎麼了?環兒,突然臉色煞白?”裴氏擔憂的撫摸女兒的小臉。

  “可是這賤奴吓壞了你?娘這就處置了她!”

  林知晖則更直接,上前就一步,一腳就踹翻了王大娘。

  王大娘這回不敢叫喚了,怕再被堵嘴,利落爬起再次趴好,吓得不住磕頭求饒。

  “娘,我沒事,放了她吧。把她趕出府了事,就當積德了。”

  大濟律令,凡犯偷盜者,杖四十,刺面,流放八百裡。

  王大娘見主人家不準備追究,如蒙大赦,感激涕零的連連磕頭,嘴裡不住的向林知皇說着感恩戴德的話。

  庭院深深。

  裴氏給林知皇安排居住的院落,很是清幽雅靜。

  林知皇一回到自己的院落,便讓丫鬟準備紙筆。

  林知皇小時候上過毛筆字的興趣班,本來已經技藝生疏,但現在記憶力增強,隻要回想當時那教毛筆字的老先生,講解的那些寫字竅門,便可輕松再次上手,速成毛筆字。

  字的好壞,以及筆鋒什麼的先不談,至少先要讓自己寫出的字,能讓看的人認得出來,這就是那個字。

  林知皇按着當時看到那份公文的記憶,費了不少的勁,才将腦中所記的那份公文,逐字臨摹下來。

  林知皇為了不讓他人看出端疑,她并沒有按順序臨摹那些字,而是将字的順序,颠倒打亂,分散在數十張紙上去寫。

  她想分開将這些字拿去問人,問出這些字究竟是何意,再自己拼湊起明這份朝廷下發的公文,内容不一般。

  “你們竟然都不識字!”林知皇震驚。

  千算萬算也沒算到,這院子裡,竟沒有一個丫鬟識字的。

  “卑賤之人,如何敢識字?”林知皇院子裡的丫鬟,從一等到三等,全都誠惶誠恐的跪下請罪。

  “罷了,你們都下去吧。”

  林知皇無力的擺擺手,一幹丫鬟全都寒蟬若噤的退了出去。

  危局近在眼前,林知皇迫切的想知道這份公文上究竟寫了什麼内容,能讓林者雲看後臉色大變。

  了解這份公文的内容,應當能讓她迅速的了解大濟朝如今的局勢。

  隻有了解局勢,她才能想出相應的應對之策。

  為了認識那些字,這幾日林知皇天天去纏磨裴氏,被迫學會了撒嬌技能。因為無甚辦法,這偌大的後院中,隻有裴氏,識得這字!

  母女倆的感情,在這幾日你來我往中,也與日俱增。

  多次‘撒嬌’技能的發動,林知皇陸陸續續從裴氏那裡知道了公文裡那些字的讀音和含義。在進行拼湊整理後,林知皇終于得知了那份公文的具體内容。

  大緻意思是朝廷告示天下,褒獎名為吳奎的蠻族人,因為領兵至盛京解救天子有功,特封為丞相。特此公文召告天下!

  這就很不合理!什麼樣的忠義之臣,才能在沒有天子虎符調令的情況下,率領兵馬直入盛京救駕?這莫不是東漢末年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翻版?

  明白了公文的内容,經過分析後。

  林知皇此刻腦中隻閃過四個字——亂世将起!

  郐縣城外。

  寒冷的東風刮起陣陣幹裂的沙土,一群衣衫褴褛的流民正排着長隊,沿着隊伍緩緩前行。隊伍盡頭,是一處冒着騰騰熱氣的粥棚,流民們腹中空空,就期盼着那一口熱騰騰的熱粥,飽腹驅寒。

  “今日還是不開城門放我們進去嗎?”一老叟被凍得直打擺子,哆嗦着嘴唇,問着身後同樣衣不蔽體的青年。

  青年冷着臉,搖搖頭。

  自打去年戰亂起,老天爺就沒給過莊稼人好臉色。先是大旱,接着六月裡又發了洪水,千裡良田被淹。

  好不容易挨過了洪水,整個冬天又沒下過一片雪。

  這老叟是渝川王封地衍州治下青菱縣杏花村的裡正,有些見識,直覺這天要變了,便勒令村裡的鄉親不論糧商出多高的糧價,都不要将自己的儲糧給賣了,總算熬過了去歲冬天。

  村裡的老人們,都說今年會好些,可誰知又碰上了兩王戰亂。

  糧食的價錢又翻了好幾倍,官府也不斷來人催交田賦和糧饷。人挪活,樹挪死,眼看着快活不下去的村裡人決定舉村向南邊遷移,希望能混口飯吃。

  幸虧他們走得早,那些等城破了再走的村子,人口十不存一。

  可這一路上依舊到處都是流民,四處荒蕪,他們糧食吃光了,也成了流民。

  一路走來,盜賊橫行,十室九空。

  他們已經沒有力氣再走了,這郐縣城又不讓進,今後等待着他們的是什麼,大家心裡都沒底。

  杏花村的幾個人圍在一起,商量着今後的路。

  “楚大郎,你在想什麼呢?”

  楚大郎原來家境殷實,家裡在杏花村大小算是個地主。他原來在家也是呼奴使婢,被家裡人送去城裡,學了不少書。逃荒這一路行來,家裡親人為了護他周全都死于非命,如今隻剩他孤身一人在世了。

  “這城不開,我們就自己沖進去!強行讓它開!”楚大郎隻覺得以前太平的生活恍如前世,如今的他,身在地獄,那還有什麼可怕的?不就是一條命麼?拼了又能如何?

  “這不是造反?”其他流民聞言,皆面面相觑。

  楚大郎咬牙道:“這世道,都讓人活不下去了!造反又能如何?”

  楚大郎念過書,腦子聰明。這一路走來,杏花村的人,早已唯他馬首是瞻。

  “對!反正都是死,死前我要做個飽死鬼!”

  “讓城裡的那些貴人們,也嘗一嘗活不下去的滋味!”

  衆人紛紛附和,神情隐隐透露出些許瘋癫之狀。

  “我有一計,大家附耳過來。”楚大郎陰冷一笑,将目光落在粥棚旁,正在拿糧買奴的人販棚子上。

  “前面那士族王家,不是正在買青壯勞力嗎?我們現在就過去,把自己賣了!”

  “為何?他們這些黑心爛肺的士族,趁火打劫!隻給半鬥米,就要簽死契,買了我們這些青壯勞力去!”

  “半鬥就半鬥!我們都要造反了,還怕那一紙身契?賣身的糧食,就留給我們杏花村的那些老弱婦孺飽肚,我們也正好可順勢進城。他要我們種地,就會給農具,那些農具到時就是我們造反的武器!入了城,我們找機會探聽探聽,這縣城的武器庫在哪裡,我們先沖破了那裡,分拿了武器,再去殺了這城中的豪富鄉紳,這縣城,基本就盡掌在我們手中了。“

  “好計!”衆流民紛紛叫好。

  “這王家買的青壯勞力不少,到時我們分頭行動,多策反一些人跟着咱們一起幹。拿到了武器,我們就從裡面打開城門。放咱們杏花村的一家老小,以及這些流民,一同進城!”

  “好!”

  “好!”

  “幹了!”

  流民們眼中燃起熊熊火焰,可吞天地!

  “環兒,你怎地都不和為娘撒嬌?這是還拿娘當外人看呢!”話落,裴氏便卷起手上的帕子,抹起眼淚來。

  “撒撒嬌?”作為昔日女強人的林知皇表示,好生.強人所難。

  沒事撒什麼嬌?撒嬌能拿到訂單嗎?能擴大業務嗎?能管理好下屬嗎?能打敗競争對手嗎?不能!用撒嬌來期盼别人能依從自己的意願做事,林知皇從未做過。從前不會,以後亦不會。

  裴氏見林知皇木愣愣的樣子,又頗覺有趣,遂噗嗤一下,破涕為笑道:“環兒,就是對娘提要求啊,你怎的連女兒家的撒嬌都不會?你在盛京過的是什麼日子?遇到難處,都是一個人強撐過着又轉笑為悲,難過起來,抱緊林知皇,又抹起了眼淚。

  “.”這娘變臉的速度也太快了,上刻還笑,下刻便哭的,林知皇囧然,有些招架不住。

  便宜娘情緒轉換無縫銜接,速度忒快,林知皇已槽多無口。

  裴氏委實腦補過多。遇到難處,她林知皇隻會迎難而上,想着如何去解決,絕不會逆來順受的強撐。更不會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求人不如求己,靜下心來想對策,并身體力行的去做,難處自然能解。

  “我想換兩個丫鬟。”提要求?簡單。

  林知皇此言一出,身後伺候的兩個貼身小丫鬟,吓得面色雪白,立時跪趴在地上給裴氏請罪。?.?????.???

  裴氏哭聲頓止,又換了幅面孔,瞪視趴跪在地的兩個小丫鬟,咬牙切齒道:“可是這兩小蹄子輕慢你了?”

  林知皇見裴氏誤會,連忙擺手否認:“她們伺候的很好,是我自己想要年紀大些的丫鬟,她們太小了,很多事不方便。”

  裴氏收回瞪視兩丫鬟的眼神,對林知皇嗔怪道:“你這丫頭懂什麼?年紀大些的丫鬟,伺候不了多久,剛用順手,就要嫁人去了。這兩個年紀小,可以伺候的久些,到時,等你出門子了,也好帶出門去,就是心腹了。”

  裴氏說到這裡停頓一下,捂住唇,頗有些揶揄的對林知皇一眨眼,繼續道:“若你日後的夫君,被哪個妖精勾了心神,也可将她們安排給你夫君,好去替你收拾那些小妖精。”

  什麼?這還是給她未來夫君安排的通房丫頭?

  給自己男人安排别的女人?林知皇想想此番場景,就怒火上湧,氣紅了臉。

  裴氏卻以為林知皇是想到了未:“别害羞,你總歸要嫁人的。這些以前沒人教你,也無妨,你還小,如今你到了娘這邊,這些你都是要學起來的,娘保證好好教你。保你以後在這後宅之中,活得自在,收拾起那些個‘玩意兒’來,輕輕松松。”

  不要,不學,不想!

  林知皇趕緊打斷裴氏的話頭,做蠻不講理狀:“我就要換年紀大些的丫鬟。娘,你連這點事情都不依我嗎?“

  “不過就是倆丫鬟!阿姊想換就給她換,在盛京時,鐘氏那毒婦,以前肯定沒少磋磨阿姊,看看阿姊這病恹恹的身子骨!阿姊就這點要求,娘你還不快應了她?”林知晖不知何時解決完了‘大事’,身上又熏好了香,湊了過,裴氏立即妥協。

  “羅婆,把府裡十四歲到二十歲的家生子都梳理一遍,明早帶到環兒的院子裡,讓她自己挑喜歡的。”裴氏轉頭對身後侍立的婆子吩咐道。

  婆子立即應諾。

  見目的達到,林知皇丢給林知晖一個贊許的眼神,心道這蠻牛似的新弟弟,還挺有眼色,不錯,以後一定要好好相處,同一戰線的人,總要護好他才是。

  林知晖也覺得自己這姐姐嬌滴滴的,跟青蔥的柳條似的,好似稍一用力,一折便能斷,他得要好好護着,發誓不讓别人輕易欺辱了她去。

  院子裡氣氛正溫馨,院外突然響起殺豬般的呼嚎求饒聲。

  “夫人,夫人!饒命啊!老奴也是活不下去才偷的,您饒過我吧!”

  裴氏收起對着兒女的笑臉,擡頭向外厲聲喝道:“何人在外喧嘩?”

  即刻變臉,難道是當家主母的必修之課嗎?林知皇幾番看裴氏變臉,如今看的已有些歎為觀止起該如何處置?”

  王婆子被兩名健仆,像拖死狗一般,拖入院内。

  健仆把王婆子往地上一扔,灰頭土臉的王婆子,立時爬起身,快速的擺好求饒的姿勢,跪趴在地上,便哭嚎開來。

  “老奴也是活不下去了,才幹這事的!今日外面的糧食賣到了兩錢銀一升糧。老奴男人癱在床上,全家都指望着老奴那點工錢過日子!如今奴這點工錢還買不了十升糧,老奴一家子是真的活不下去了!好心的夫人,饒了奴這一回吧!奴再也不敢了!“

  兩錢銀一升糧?林知皇眉頭一皺,這糧價不會激起民變嗎?

  林知皇開始正視自己所處的環境,這到底是什麼朝代?之前那份公文上的字,也不是中國古代的漢字,所以,她這是穿越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朝代?她記憶裡所熟知的那些曆史,也将對她無甚幫助

  而如今外面的糧價如此虛高,未必不是一個朝代走向末路的側面影射。

  林知皇敏銳的有了危機感,如果一個皇權時代,正在走向末路,那這身體作為貴族階級,如今現有的富貴,還能維持到幾時?

  “偷便是偷!羅婆,把她提到衙門裡去。按大濟律法,偷盜判何罪,就以何罪論處!把她給我提出去!”

  “諾!”兩健仆叉手行禮應諾,手腳麻利的一人堵住王婆子的嘴,另一人抓起王婆子的頭發,就将她向院外拖去。

  “慢!”林知皇出言制止道。

  兩名健仆停下手上的動作,紛紛拿眼去看主母裴氏,裴氏雖詫異于林知皇突然出聲阻止,但也點了頭,兩健仆這才松開手,放開了王婆子。

  “你說外面的糧價,如今兩錢銀一升糧?那你們為何不逃出城,回到鄉下生活,至少還能吃的上糧?”

  王婆子哭的涕水橫流道:“回大娘子,現在城外有成千上萬的流民啊。隻有想進城的,哪有想出城的?出了城,才是真的沒了活路啊!”

  什麼?郐縣城外有成千上萬的流民?林知皇一瞬間如墜冰窟。

  這城内維持治安,守城的兵丁有多少?假如流民沖擊縣城,城内的這些兵,真的能抵擋得住流民暴亂嗎?就算流民老實聽話,不發生暴亂,城内的糧價如此虛高,若再不進行糧價調控,活不下去的城内百姓,難道就不會成為暴民嗎?糟了,城内大亂不遠矣。

  想到此,林知皇的眉頭越皺越緊。原身這個縣令爹,究竟是怎麼治理縣城的?怎能容許如此多的流民,滞留在城外,卻又不進行妥善安置的?施粥救人,是善心之舉不假,但作為一縣縣令,也需要對這些流民進行妥善安置啊,如今,流民已在城外聚集如此之多,再想安置,為時已晚矣。

  内憂外患,現在她身為需要被暴民推翻的統治階級中的其中一員,離死不遠矣。

  她錯了,這尼瑪打開的不是宅鬥副本,而是地獄模式的逃生副本啊。

  流民沖城多可怕?可參照喪屍電影那個恐怖場景去想象。

  人一多,再動亂起是否會被沖進城的流民亂刀砍死,就光是擁擠和踩踏,就能把人弄死一大片。

  “怎麼了?環兒,突然臉色煞白?”裴氏擔憂的撫摸女兒的小臉。

  “可是這賤奴吓壞了你?娘這就處置了她!”

  林知晖則更直接,上前就一步,一腳就踹翻了王大娘。

  王大娘這回不敢叫喚了,怕再被堵嘴,利落爬起再次趴好,吓得不住磕頭求饒。

  “娘,我沒事,放了她吧。把她趕出府了事,就當積德了。”

  大濟律令,凡犯偷盜者,杖四十,刺面,流放八百裡。

  王大娘見主人家不準備追究,如蒙大赦,感激涕零的連連磕頭,嘴裡不住的向林知皇說着感恩戴德的話。

  庭院深深。

  裴氏給林知皇安排居住的院落,很是清幽雅靜。

  林知皇一回到自己的院落,便讓丫鬟準備紙筆。

  林知皇小時候上過毛筆字的興趣班,本來已經技藝生疏,但現在記憶力增強,隻要回想當時那教毛筆字的老先生,講解的那些寫字竅門,便可輕松再次上手,速成毛筆字。

  字的好壞,以及筆鋒什麼的先不談,至少先要讓自己寫出的字,能讓看的人認得出來,這就是那個字。

  林知皇按着當時看到那份公文的記憶,費了不少的勁,才将腦中所記的那份公文,逐字臨摹下來。

  林知皇為了不讓他人看出端疑,她并沒有按順序臨摹那些字,而是将字的順序,颠倒打亂,分散在數十張紙上去寫。

  她想分開将這些字拿去問人,問出這些字究竟是何意,再自己拼湊起明這份朝廷下發的公文,内容不一般。

  “你們竟然都不識字!”林知皇震驚。

  千算萬算也沒算到,這院子裡,竟沒有一個丫鬟識字的。

  “卑賤之人,如何敢識字?”林知皇院子裡的丫鬟,從一等到三等,全都誠惶誠恐的跪下請罪。

  “罷了,你們都下去吧。”

  林知皇無力的擺擺手,一幹丫鬟全都寒蟬若噤的退了出去。

  危局近在眼前,林知皇迫切的想知道這份公文上究竟寫了什麼内容,能讓林者雲看後臉色大變。

  了解這份公文的内容,應當能讓她迅速的了解大濟朝如今的局勢。

  隻有了解局勢,她才能想出相應的應對之策。

  為了認識那些字,這幾日林知皇天天去纏磨裴氏,被迫學會了撒嬌技能。因為無甚辦法,這偌大的後院中,隻有裴氏,識得這字!

  母女倆的感情,在這幾日你來我往中,也與日俱增。

  多次‘撒嬌’技能的發動,林知皇陸陸續續從裴氏那裡知道了公文裡那些字的讀音和含義。在進行拼湊整理後,林知皇終于得知了那份公文的具體内容。

  大緻意思是朝廷告示天下,褒獎名為吳奎的蠻族人,因為領兵至盛京解救天子有功,特封為丞相。特此公文召告天下!

  這就很不合理!什麼樣的忠義之臣,才能在沒有天子虎符調令的情況下,率領兵馬直入盛京救駕?這莫不是東漢末年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翻版?

  明白了公文的内容,經過分析後。

  林知皇此刻腦中隻閃過四個字——亂世将起!

  郐縣城外。

  寒冷的東風刮起陣陣幹裂的沙土,一群衣衫褴褛的流民正排着長隊,沿着隊伍緩緩前行。隊伍盡頭,是一處冒着騰騰熱氣的粥棚,流民們腹中空空,就期盼着那一口熱騰騰的熱粥,飽腹驅寒。

  “今日還是不開城門放我們進去嗎?”一老叟被凍得直打擺子,哆嗦着嘴唇,問着身後同樣衣不蔽體的青年。

  青年冷着臉,搖搖頭。

  自打去年戰亂起,老天爺就沒給過莊稼人好臉色。先是大旱,接着六月裡又發了洪水,千裡良田被淹。

  好不容易挨過了洪水,整個冬天又沒下過一片雪。

  這老叟是渝川王封地衍州治下青菱縣杏花村的裡正,有些見識,直覺這天要變了,便勒令村裡的鄉親不論糧商出多高的糧價,都不要将自己的儲糧給賣了,總算熬過了去歲冬天。

  村裡的老人們,都說今年會好些,可誰知又碰上了兩王戰亂。

  糧食的價錢又翻了好幾倍,官府也不斷來人催交田賦和糧饷。人挪活,樹挪死,眼看着快活不下去的村裡人決定舉村向南邊遷移,希望能混口飯吃。

  幸虧他們走得早,那些等城破了再走的村子,人口十不存一。

  可這一路上依舊到處都是流民,四處荒蕪,他們糧食吃光了,也成了流民。

  一路走來,盜賊橫行,十室九空。

  他們已經沒有力氣再走了,這郐縣城又不讓進,今後等待着他們的是什麼,大家心裡都沒底。

  杏花村的幾個人圍在一起,商量着今後的路。

  “楚大郎,你在想什麼呢?”

  楚大郎原來家境殷實,家裡在杏花村大小算是個地主。他原來在家也是呼奴使婢,被家裡人送去城裡,學了不少書。逃荒這一路行來,家裡親人為了護他周全都死于非命,如今隻剩他孤身一人在世了。

  “這城不開,我們就自己沖進去!強行讓它開!”楚大郎隻覺得以前太平的生活恍如前世,如今的他,身在地獄,那還有什麼可怕的?不就是一條命麼?拼了又能如何?

  “這不是造反?”其他流民聞言,皆面面相觑。

  楚大郎咬牙道:“這世道,都讓人活不下去了!造反又能如何?”

  楚大郎念過書,腦子聰明。這一路走來,杏花村的人,早已唯他馬首是瞻。

  “對!反正都是死,死前我要做個飽死鬼!”

  “讓城裡的那些貴人們,也嘗一嘗活不下去的滋味!”

  衆人紛紛附和,神情隐隐透露出些許瘋癫之狀。

  “我有一計,大家附耳過來。”楚大郎陰冷一笑,将目光落在粥棚旁,正在拿糧買奴的人販棚子上。

  “前面那士族王家,不是正在買青壯勞力嗎?我們現在就過去,把自己賣了!”

  “為何?他們這些黑心爛肺的士族,趁火打劫!隻給半鬥米,就要簽死契,買了我們這些青壯勞力去!”

  “半鬥就半鬥!我們都要造反了,還怕那一紙身契?賣身的糧食,就留給我們杏花村的那些老弱婦孺飽肚,我們也正好可順勢進城。他要我們種地,就會給農具,那些農具到時就是我們造反的武器!入了城,我們找機會探聽探聽,這縣城的武器庫在哪裡,我們先沖破了那裡,分拿了武器,再去殺了這城中的豪富鄉紳,這縣城,基本就盡掌在我們手中了。“

  “好計!”衆流民紛紛叫好。

  “這王家買的青壯勞力不少,到時我們分頭行動,多策反一些人跟着咱們一起幹。拿到了武器,我們就從裡面打開城門。放咱們杏花村的一家老小,以及這些流民,一同進城!”

  “好!”

  “好!”

  “幹了!”

  流民們眼中燃起熊熊火焰,可吞天地!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