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足飯飽,劉廣林心滿意足地摸着肚子,心裡想着,也不知周家上哪裡找的廚娘,竟能做出這麼美味的飯菜。
過了片刻,清荷舀了熱騰騰的白米飯,連同方才準備好的泡菜,一塊放在劉廣林面前:“劉伯伯,光喝酒吃菜可不行,傷胃呢,多少吃點米飯。”
劉廣林中午肉和菜吃得多,一聽清荷說吃米飯,下意識就要拒絕,?隻是米飯旁邊的兩份小菜,散發出一股酸爽清透的味道,令他口齒生津。
明明他都吃飽了,這會聞着這股味道,又覺得還能再吃一點。
嘴上還沒來得及說話,手已經開始盛了半碗飯,夾了一塊小菜往嘴裡送去。
“咔嚓”一聲,猝不及防的爽脆襲來,使劉廣林詫異地擡了擡眉,伴随着清脆的聲音,獨特的味道散開。
鹹中帶甜,甜中帶辣,辣中又帶着一股麻,他剛剛夾的是一塊莴筍,莴筍口味清透,何曾有過這麼豐富的味道。
吃完嘴裡的,他緊接着将筷子伸向那份紅彤彤的小菜,其實就是拌了辣椒油的跳水泡菜。
特制的辣椒油給泡菜增添了些許别樣風味。
劉廣林方才吃肉吃得多,再加上喝了不少酒,兇口悶悶的,原說吃完了飯再去後面花園坐坐,透透氣。
沒曾想,這小菜會這麼爽口解膩,幾口小菜下肚,油悶感消失不見,腦中一下子清明了許多。
就着小菜,踏吃了一小碗米飯,臉上的表情異常滿足。
劉廣林吃着泡菜的同時,清荷讓金婆婆多夾了些泡菜出來,讓全家都嘗嘗,她自己更是配着拌了辣椒油的泡菜,吃了一整碗米飯。
清荷悠哉悠哉地吃着飯,一旁的劉廣林心裡跟貓抓似的,好不容易等清荷放下筷子,他迫不及待地開了口。
“清荷侄女,剛剛的小菜是你才做出來的?那可是個好東西,這東西賣到酒樓裡,比粉條什麼的應當更受歡迎。”劉廣林有預感,方才的小菜拿出去賣,一定會大受歡迎。
清荷臉上一熱,心想這可不是她發明的。
這會一句兩句解釋不清楚,她隻能含糊道:“是我在一本書上看見的,名叫跳水泡菜,隻是那本書上寫的不詳細,我研究好久才做出來。”
“劉伯伯别看裡頭隻是些蔬菜,要做好跳水泡菜,可不簡單,不僅配料多,禁忌也頗多,稍不注意做出來的東西便不能吃。”
聽到這樣的回答,劉廣林頓時心領神會,這所謂的跳水泡菜怕是不便宜。
不過他對自己的眼光很有信心,即便是多出些銀子,滿香樓也………
想到這裡,劉廣林苦笑着搖搖頭,自己在想什麼呢,怎麼還惦記着滿香樓,他已經不是劉掌櫃了。
清荷一直觀察着劉廣林,看他的樣子就明白他怕是想到了滿香樓,是個念情分的人,她滿意地點點頭。
淺笑着道:“劉伯伯,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做人呐,得往前看,滿香樓讓你離開,是他們的損失。”
交談兩句後,劉廣林的話頭,又回到了生意上頭,一副自己已經準備好,時刻就要出發的樣子。
清荷無奈地撫撫額頭,還說等過兩日再談,看這樣子是等不了了。
兩人商量了大半下午,總算定出了章程。
清荷聘劉廣林做大管事,每月月銀十兩,另有年底分紅半成,終身醫療保障等福利。
為了表誠心,清荷将内容一一寫下,率先簽了字。
劉廣林對分紅的興趣不大,他倒是對新東家所說的醫療保障感興趣。
照新東家所說,若是為東家做事期間生了病,醫藥錢都有東家給,另外還有基本的生活費,這可是不得了的待遇。
隻這一條,就叫劉廣林對清荷又添了幾分尊敬。
新東家隻是個十幾歲的姑娘,卻比那些大老爺們更加大氣。
心裡惦記着事,劉廣林便沒有多待,他走時帶了些紅薯澱粉和粉條,加一罐子清荷現泡的跳水泡菜,領着這些東西去尋找屬于他的伯樂了。
紅薯澱粉和粉條的價錢,還是跟原來差不多,紅薯澱粉十八文錢一斤,粉條三十五文一斤,跳水泡菜則是二十文一罐。
劉廣林一走,周明遠也扛着鋤頭出去了,他上午沒去地裡,一直惦記着要去地裡鋤草,李氏打了個哈欠,說要去眯會。
留清荷一個人在屋子裡無語凝噎,她原本想等劉伯伯走後,就将開作坊的事情說一說,正乖乖等着她爹和奶奶問她呢。
誰想兩人一個字都沒說,大有一種任她随便折騰,他們都不過問的架勢,她爹先前不還愁得慌嗎?
怎麼一下又跟沒事人一樣。
罷了,不問就不問吧,等明天她再給家裡人好好講講,總得讓他們心裡頭踏實。
她不知道,其實周明遠去問過萬氏了,萬氏說了他的想法,周明遠覺得媳婦說得對,也就放開了心。
要說劉廣林也真是個敬業的人。
第二天下午劉廣林派了人來,說他啟程去了府城,讓清荷這邊抓緊把作坊蓋起來,别到時候單子都接下了,房子還沒動工。
管事都這麼努力,她哪裡敢墨迹,趕緊将辦作坊的事情說了,家裡所有人都沒有意見,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她。
作坊不能蓋得太遠,有些緊要的過程,清荷還是打算家裡人自己做,像是紅薯澱粉沉澱過濾那一塊,很容就叫人學了去。
關鍵的東西還是得掌握在自己手裡。
家裡院子右邊不遠處有塊菜地,平日裡家裡吃的菜,大多都是從這塊地裡出來的。
别看菜地不大,裡頭種的菜卻是夠家裡人吃的。
菜地旁邊還有片竹林,兩塊地加起來,攏共有十來間房子那麼大,最後大家選中用來蓋作坊的地,就是這裡。
蓋在這裡離家近,方便看顧,吃的東西馬虎不得,放在自家眼皮子底下看着,使壞的人多少也要掂量掂量。
隻是可惜了菜地裡的菜,長得正好。
周明遠拔菜的時候,心疼地眉頭打結。
不光是她爹如此,奶奶和娘也心疼得緊,圍着菜地一個勁兒地歎氣:“多好的菜喲,長得綠油油,嫩閃閃的,拔了多可惜,還有那茄子眼看就能吃了。”
看得清荷哭笑不得,挨個好一陣勸慰:“奶奶,娘,當下最要緊的,是趕緊蓋好房子供貨掙錢,明年再重新開一塊菜地,咱多種點成不?”
勸了幾句後,又給兩人講了作坊的重要性,方才哄得兩人住了口。
一切準備就緒,招工的消息也是時候放出去了。
一時間,王家莊比過年還熱鬧。
為啥呀,因為這次周家招工,不僅招蓋房子的男人,還要招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