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林起初覺得這就是小孩子的妄想,根本不切實際。
等他跟清荷詳談一陣,細細分析後,又覺得方才說的也不是不可能,心中猛然升起一股年輕時才有的豪情壯志。
思索了一陣後,劉廣林直奔主題:“大侄女,若要将這門生意做大,需要的數量可不隻滿香樓那百多斤,會是滿香樓的幾十倍或是幾百倍,我說句不好聽的話,你們家才幾個人?這個數量你們供得上嗎?”
幾十倍?幾百倍?
周明遠愣了一下,一時半會想不出到底是多少。
他沒想出來,清荷這邊卻是早就想過這個問題了:“劉伯伯,别擔心,過兩日我家就要招工建房子,辦作坊,我家的人數不夠,王家莊有的是人,就看劉伯伯有信心找到合适的合作夥伴嗎?”
他有信心嗎?他能嗎?
劉廣林在心裡問了問自己,随後很快給出答案。
他有!他能!
不知怎麼的,被老東家打壓的打顆心,似乎又活了。
他年輕時的夢想,不就是要做個全禹國排得上号的商人嗎?
在滿香樓這些年,他光顧着保自己的位置,一味與那些人争高下,自己最初的夢想早已丢失。
現在有新的機會擺在他面前,他怎麼會退縮。
反正他如今是閑人一個,與其這樣渾渾噩噩過日子,倒不如再拼上一拼,左右他也不會有什麼損失。
清荷看着劉廣林越來越興奮的樣子,暗自點頭,自己果然沒看錯人。
這一年多時間,隻要她家弄出點什麼花樣,劉廣林很快就能察覺其中的商機。
這樣一個眼光獨到敏銳的人,豈能沒有幾分野心?
就是一旁的周明遠聽得雲裡霧裡的。
啥?
要把紅薯澱粉和粉條賣到縣裡和府城去?
家裡還要蓋房子,辦作坊?
他家就是普通的鄉下人家,能行嗎?
他人老實,藏不住事,好幾次看着清荷欲言又止。
清荷這會沒機會跟她爹單獨說話,隻能對他對安撫地笑笑,想着回頭再細說。
她朝激動得跟毛頭小子一樣的劉廣林道:“劉伯伯,生意上的事今天暫且談到這裡,好多東西一時半會也說不清楚。”
“今日請你過來是讓你吃好喝好玩好的,可不是讓你受累的,其他的事情過兩日咱們再細說如何?”
“好,好,好,今天不談了,不談了,我累了這麼多年,可不得好好歇息幾天。”确實如清荷侄女所說,很多東西今天一天都說不完。
更何況看周老弟的樣子,恐怕還不知道自家女兒膽子那麼大。
劉廣林極有眼色,發現周明遠心不在焉後,體貼開口道:“周老弟,上回我來的匆忙,隻粗略看了看你家後山的小花園,這會有時間,不如老弟領我上去四處走走?”
“啊?好,好,沒問題。”周明遠還打算找空時間問問女兒,不想劉廣林開了口,隻得暫時按耐住心底的疑問。
清荷感激一笑:“劉伯伯,你和我爹先去轉轉,我去廚房幫金婆婆做午飯,待會你和我爹多喝幾杯。”
劉廣林爽快應下,跟着周明遠朝後山走去。
辦作坊的事,清荷自從陸承澤走後就在琢磨了。
上次的事讓她心裡的想法改變了不少,以前她以為在王家莊安穩過日子,低調生活,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那時侯她沒想過,有些麻煩不是她想避就能避得過的。
她可還沒忘記,廖通判口中的三夫人,雖不知她家是哪裡得罪了那個三夫人,但經曆她爹和廖通判的事後,她不想再坐以待斃。
欺辱女性,在現代尚且罰得不重,更何況是這個男尊女卑的世界。
那日廖通判對她,明擺着就是要用強。
所以啊,要變強才行。
對比其他人,唯一的優勢,就是比這時代的知道的東西多一點。
别的做不了,利用這些東西賺些錢還是可以的。
鎮上酸辣粉的攤子,一個月下來穩定收入至少有三十兩。
這些銀子雖不能說大富大貴,但讓全家好吃好喝,供弟弟上學堂是沒問題的。
若是真遇上事,這點銀子遠遠不夠,就是扔下下去,水花都濺不起來。
如今她要賺的錢遠遠不止這點,可是要提高供貨量,就得再招人,這樣一來,場地又成了問題。
趙嬸子和家裡熟,在外院幹活,她還能接受,要再來多些人整日來家裡做活,她實在接受不了。
她可不想家裡人的一舉一動都暴露在别人的眼裡,成為村裡人飯後的談資。
因此不僅要招人,還得另外找個安全的地方做工,蓋房子建作坊勢在必行啊。
廚房裡,金婆婆正在剁魚,萬氏幫着燒火,奶奶李氏坐在桌子旁,拿着一片菜葉子逗着躺在搖籃裡的小元宵。
菜葉在元宵額頭輕觸一下又拿開,就這麼簡單的動作,逗得元宵咯咯笑個不停,小孩子的笑聲感染力強,惹得廚房裡的其他人也跟着樂呵。
清荷提前給劉廣林送過帖子,因此家裡早有準備。
到待客這天,家裡一大早就忙活開了,該蒸的蒸,該炖的炖,大菜都準備得差不多了。
隻有這魚,最好是現殺現吃口感才最鮮嫩,因此最後才處理。
“清荷,你過來廚房幹啥?我瞧劉掌櫃有正事要談,你去忙你的事,有我們在呢,這兒不用你操心。”萬氏往竈裡添了一把柴,想着女兒不在,也不知道孩子他爹能不能陪好客人。
劉掌櫃可以說是自家的貴人,可不能怠慢了,再說劉掌櫃從滿香樓離開,多少都跟自家有原因,萬氏心裡總覺得對不住他。
“娘,已經談好了,這會爹陪着劉伯伯去小花園轉悠去了。”清荷打開案闆下面的櫃子,抱出個小壇子,打開來聞了聞。
她來廚房并不是幫着做菜的,有金婆婆在,用不着她動手。
她是來看看,前幾天做的泡菜能不能吃了。
作為一個四川人,是離不開泡菜的,日常燒菜,配粥都少不了泡菜。
穿越過來一年多時間,清荷也是前幾日才開始用手做泡菜。
一開始家裡吃得差,肚子裡缺油水,隻惦記着怎麼能吃上肉,哪裡會想着吃泡菜。
再後來家裡一樁接一樁的事情趕着來,也沒想起這東西來。
還是前幾天奶奶李氏老說兇口悶,想吃點開胃爽口的,金婆婆才夾了些泡豇豆和酸菜出來。
清荷跟着吃了兩筷子,在嘴裡嚼了兩下,差點沒把她牙酸倒,喝了大半碗粥才把酸味壓下去。
萬氏還說她如今越發挑嘴,好東西吃滑了嘴,連鹹菜都吃不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