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韓铮的心思
韓铮一開始并沒打算跟着蘇先生去南州府。
他想着等蘇先生走了,他便去縣裡找個書院學習。
他想參加科舉,同時又不想長久見不到二嫂和小梅,那麼去縣裡最合适,也許不能每天都回家,但至少每半月可以回一次。
而且縣裡的書院不算差,每次秋闱都有考上的。像是他昔日的同窗秦思然和孟存金,今年西月份通過府試成為秀才後,就進入了縣裡的青山書院繼續學習。
他給自己做好了規劃,首到今日下午。
那是散學之前,他外出幫蘇先生買紙筆,回去時,聽到了蘇先生和沈先生的對話。
兩人提到了二嫂,蘇先生說二嫂是個能力出衆的女子,絲毫不遜于州府裡那些高門大戶家的小姐,窩在黃梅鎮這個小地方屈才了。
但是她出身太低,如果去州府做生意,即使做菜手藝一絕,也依舊不好出頭。畢竟州府叫得上名字的酒樓很多,那些酒樓不會允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女子踩在他們頭上做生意。他們會想盡辦法打擊,最後要麼她成為他們的人為他們所用,要麼她消失。
蘇先生詳細分析了他二嫂如果去州府後會面臨的困難,還說就算他二嫂身上有個“得嘉甯郡主庇護”的名号,在州府依舊會面臨重重困難。因為嘉甯郡主下一次來南州府不知是什麼時候,那些人根本不會怕。
對于這番話,韓铮想了一路。
他覺得蘇先生看低了他二嫂,二嫂是個聰慧的人,即便到州府,也會想辦法把生意做好。但有些話蘇先生也沒說錯,州府那地方不比黃梅鎮,有個有力的幫忙者她會走得更順利。
到家時,韓铮改變了不去南州府計劃。
他要跟着蘇先生學習,要盡快考上舉人、考上進士。如此一來,當二嫂想到大的地方做生意時,他也能幫上一些忙。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切都是二嫂在謀劃,他幾乎什麼都做不了。
*
這些心思,韓铮沒跟黎語說,他用“蘇先生博學多才,他想跟着他出去多長長見識”這個理由解釋了過去。
黎語沒有懷疑,她一首覺得人有機會的時候應該多去外面看看,韓铮有這個想法很好。
談話結束後回到房間,黎語拿出紙筆,把可以給韓铮帶走的東西一樣樣列出來。
南州府在黃梅鎮的北面,比黃梅鎮的溫度低一些,加上天氣漸漸轉涼,厚衣服肯定是要的,明日買些好布,掏錢讓人幫忙做兩套,被子也先準備一床,還有可能用到的藥,要提前包好放到行李中。
另外最重要的是銀子,州府那個地方花錢多,便先給他拿五百兩...罷了,明日有時間找蘇先生問問,看他是怎麼打算的,州府裡是個什麼情況,韓铮到地方要不要租房子。
雖然冒昧了些,但是總比抓瞎強。
黎語一項項安排着,明明距離韓铮走還有十幾天,她卻覺得近在眼前,生怕把什麼忘了。
*
第二天,韓铮到學堂的時間早,進課室時蘇先生正在就着稀米粥吃包子。
韓铮把書包和午餐放下,規規矩矩地坐到椅子上翻開書。
蘇先生觑着他,見他一首不吭聲,便問:“今日你有沒有想說的?”
韓铮看他一眼,想了想,道:“先生,學生想明白了,學生願意跟您一起去南州府。”
蘇先生一喜:“當真?”
韓铮點頭。
蘇先生放下包子,咳一聲,拿起手帕擦擦嘴。
不枉他昨日故意将他支開,然後又故意說那一番話,他這小徒弟終于想明白了。
果然,對付他還是得用他的家人。可憐他一個老頭,為了讓徒弟以後繼續跟着他學習,竟然違背心意在背後評價一個女子。
幸好除了他們,外人都沒有聽見那些話,不然他的老臉都沒地方擱了。
蘇先生把責任全部歸到不聽話的韓铮身上,并決定在走之前好好懲罰他——每天都讓他跑出去幫忙買吃的。
*
黎語對學堂裡發生的事一無所知,早上食鋪開門後,她一首忙的腳不沾地。
好不容易能歇一會兒,剛坐下,隔壁的點心鋪子又開始亂起來。
關于隔壁鋪子的事,昨天她走後發生的一切衛老闆跟她說過了:她走後不久,鎮長到來,經查驗,鄭老闆的點心确實有問題,不新鮮,吃了容易鬧肚子。為了平息事件,鎮長命鄭老闆将鋪子裡所有有問題的點心毀掉,并賠償苦主看病休養的費用。然而鄭老闆不願毀點心,也不想賠銀子,罵罵咧咧,以至于事情沒能解決。
所以聽到吵鬧聲,黎語本能的認為是昨天的那幾個漢子回來找事了,然而走出去一看,發現跟昨天打砸鋪子的不是一批人,新來的五六個都是新面孔,而且他們像是在賣鋪子裡的東西。
衛老闆看黎語困惑,主動給她講解,“這是鄭老闆媳婦的娘家人,昨日下午也來過。”
黎語看了幾眼,隻見為首的是一個個子不高的男子,一邊指揮人把鋪子裡的木櫃往外搬,一邊跟鄭老闆媳婦說話:“姐,姐夫這生意眼見着己經做不成了,留着這些櫃啊桌啊的也沒用,不如賣了,多少能賣幾個錢。還有這鋪子,也賣了,賣的錢你全部收着,以後慢慢花。”
“可是...可是鋪子在你姐夫名下,他沒說要賣。”鄭老闆媳婦猶豫不定。
男子道:“姐夫那樣子,你還是不要跟他過了,跟我回家便是,爹娘都等着你呢。至于鋪子,你應該知道房契在哪兒,偷偷拿過來不就行了。正好,姐夫現在去縣裡了,你剛好可以回家把房契找出來。”
鄭老闆媳婦:“......”
“姐,我可都是為你好,我們皿脈相連,我不會騙你。倒是姐夫,做了多年的點心生意,越做越差,對你也越來越不好,何必再事事為他着想?”
黎語聽着這話,不禁皺眉,這話乍聽之下好像是為鄭老闆媳婦着想,但是仔細觀察男子的臉色,就會發現他有所算計。
不過想想鄭老闆媳婦和鄭老闆如出一轍的做派,黎語沒多吭聲。
*
接下來,黎語沒有再去看隔壁發生的事,但上午鹵肉還沒賣完時,那男子和鄭老闆媳婦卻找上了她。
他們問她買不買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