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驚!丫鬟揣娃回家,走出康莊大道

第一卷:默認 第422章 退朝吧

  最後那輛走镖車是甯虎在駕駛。

  他從第一輛車裡調過來接了平安的班。

  平安沒和三個保镖去後車艙躺平。

  人在路途,随時都需要應對突發狀況。

  他和衣而眠,打算睡半個時辰,讓甯虎也休息一下。

  甯虎今日又是修路又是給大家做飯,還沒來得及好好歇一歇。

  平安雖閉上眼,可耳力卻時刻留意着四周動靜,一旦有風吹草動,便能立刻警覺。

  走镖車平穩行駛,車内冷氣宜人。

  車外烈日熾熱,陽光灑在道路上,泛起層層熱浪。

  半個時辰很快過去,平安準時醒來。

  他輕輕拍了拍甯虎的肩膀,輕聲道:

  “甯虎,換我來,你該休息了。”

  甯虎揉了揉眼睛,感激地看了平安一眼,将駕駛位讓給了他。

  随後,甯虎便去了後排座位側身躺下,不一會兒便進入了夢鄉。

  平安則全神貫注地握着方向盤,繼續跟着前面的兩輛插着镖旗的走镖車。

  途中幾乎還沒遇到過行人。

  畢竟這裡是官道,當地的百姓都在他們的村落間活動。

  官道是能遇到的多是長途跋涉的旅人或商隊。

  亦或者是他們所扮做的運送貨物的镖局。

  至于官府的人?

  呵呵,别忘了這裡是南方偏遠地區,甚少會有官員過來。

  走這官道的怕是隻有驿站裡的驿差。

  押送流放犯人的路線也不是這一條道。

  故而隻有在靠近村落的路段,才能在路邊看到生意蕭條的簡陋茶攤子。

  看到他們走镖車的人們個個都像被人施了定身術。

  呆立當場,呆若木雞,眼珠子不能動,口不能言....

  蕭鶴打頭在前方駕駛着車輛徑直前行,根本不用停下了歇腳喝茶。

  車上就有大水壺,裡面裝滿了燒好的涼白開,随時都有水喝。

  唯一不方便的大概就是如廁的問題了。

  因着有月紅和暗香在,男人們不得不走遠一些。

  月紅和暗香解決個人問題的時候,更是需要找到絕對安全的位置。

  這種時候,王伯也會吩咐漢子們回車裡,都給我老實的待着。

  但既然有官道的存在,必然為了朝中官員過來調查地方民情。

  這不,鎮國公府的世子陸承祖以工部郎中的身份,領了皇命。

  即将前往南方勘察水患形成的問題。

  ......

  這事的根源還得從去年雨水不斷,河堤出現決口沖毀良田萬頃說起。

  去年朝廷就收到南方多地農田被淹,房屋沖垮,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的奏折。

  當地官員雖全力救災,但因水患嚴重,損失依舊慘重。

  導緻朝廷至今還沒征收到這邊的納稅糧。

  眼看着又逢雨季,皇上也是憂慮不已。

  擔憂南方再起水患,不僅收不到該有的征稅,搞不好還要撥款赈災。

  作為一個深受萬民敬仰的君主,皇上自然得心系百姓。

  或許他更憂慮國庫裡已經開始捉襟見肘的庫存。

  西北戰事緊急,糧草物資沒少消耗,國庫裡的銀子本就如細水長流般支出。

  若是南方水患若是再度肆虐,無疑是雪上加霜。

  于是,九皇子燕王就在朝堂上來了一番憂國憂民的叙述陳詞。

  言稱與其等着事後亡羊補牢,不如未雨綢缪,防範于未然。

  他神色凝重,目光懇切地上奏。

  “如今南方水患隐患未除,若不提前謀劃,待雨季來臨,恐将釀成大禍。

  兒臣以為,當盡快派遣得力官員前往南方,實地勘察情況,制定防止水患之策。”

  燕王這番話擲地有聲,引得朝堂上大臣們一陣低聲議論。

  “是啊!如今西北邊境戰事不斷,若是南方再起水患,豈不是内憂外患?”

  “依我看,天災更甚于人禍,我等若是等閑視之,受苦受難的将是無數的平民老百姓啊!”

  工部尚書當即手持笏闆出列,恭敬表明态度。

  “陛下,燕王所言極是,南方水患預防刻不容緩,工部願全力配合。

  選派精通水利的人員前往,指導地方官員該如何防止水患再次發生。”

  說罷,他擡眼看向燕王,眼神中透着心照不宣的微光。

  這時,戶部尚書也站了出來,面露憂色。

  “陛下,南方受災嚴重,稅收難征,若再發水患,朝廷不僅要投入治水,恐還需撥款赈災,國庫壓力倍增。

  提前治理水患,長遠來看,能減少損失,利于朝廷财政。”

  戶部負責赈災款項,故而戶部尚書對燕王的上奏極力推薦。

  派人過去防止水患總比赈災所用的銀子更加實在。

  真當他不知道,下面有不少官員打着赈災的名頭,層層剝削,貪墨了大多數的赈災款。

  真正能用到百姓身上的恐怕不足一成。

  更有甚者,他們還會謊報災情,小題大做來撈取好處中飽私囊。

  端坐在龍椅上的老皇帝微微點頭,掃視朝堂。

  “衆愛卿以為,派何人前往南方合适?”

  燕王移步上前,趁機舉薦。

  “父皇,兒臣舉薦鎮國公府世子陸承祖,此人身為工部郎中,熟知水利之事。

  且他為人剛正不阿,若派他前往,必能不負聖望。”

  老皇帝漫不經心的看向燕王,這治理水患的事可不是什麼肥差。

  其中艱辛與風險不言而喻。

  啄兒此舉是何意圖,是真心為國為民舉薦人才,還是另有盤算。

  老皇帝這幾年雖然疏于朝政,但多的是為他效忠的鷹犬。

  鎮國大将軍的次子陸沉回京後不想迎娶公主,借遊曆之名去了南方。

  如今,啄兒又要舉薦鎮國公府的陸世子,去南方堪稱情況防止水患....

  “父皇,兒臣以為九弟所言極是。

  陸承祖雖然是鎮國公府世子,但他具備真材實學,且一直用心為朝廷辦事。

  工部本就管理河道、海塘、橋梁、道路等基礎設施的修建與維護。‌‌

  陸世子身為工部郎中,南方水患治理,正需要他這樣既懂專業又有責任心之人。

  而且他身份尊貴卻不驕縱,能與百姓和地方官員良好溝通,便于協調各方力量開展治水工作。

  派他前往南方,定能詳細勘察水患情況,為朝廷分憂,為百姓謀福。”

  七皇子睿王這時出面上奏,促成的同時不忘捧殺。

  論身份尊貴,哪個公侯大臣能尊貴過皇家貴胄?

  睿王微低着頭,嘴角挂着一抹冷酷的笑意。

  想借此機會去流放地搭救親人是吧?

  那本王就助你們一臂之力,讓你們去了瘴疫之地一個個都變成了手腳無力的廢人。

  以後燕王還有什麼助力與我争奪皇位?

  至于鎮國大将軍那個老匹夫,更是命不久矣。

  要問睿王怎知流放島上的情況,那是他有個去過流放島,多年未能痊愈的大舅....

  老皇帝揉了揉眉心,還未說話,就有更多的大臣相繼谏言。

  這裡面或許真有為南方水患擔憂的官員。

  但在老皇帝看來,更多的則是支持燕王和睿王的朝中大臣。

  眩暈的感覺襲來,五十而知天命的老皇帝再次感覺到自己的力不從心,他揮了揮手。

  “準奏,退朝吧!”

  次日,在工部衙門上值的陸承祖就接到了去往南方治理水患的任命。

  他從尚書大人手中接過聖旨,會心一笑。

  這一樁調遣任命看似他本人最後一個知道。

  但實則這一切是他和燕王商議後的部署。

  母親想着讓他以調查新型車輛為名去往南方。

  陸承祖經過思考後,還是覺得先幫着陸沉他們隐瞞此事為好。

  又不是非得這個理由。

  大齊國向來都是北方時常幹旱,南方多有水患。

  想要做到南水北調那是任重而道遠,非人力能所為。

  他與燕王商議之後,覺得以防止水患為由前往南方,更加名正言順。

  也不會像突然出現新型車輛那般,讓人心生警覺。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