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442章 兩件事
程縣令這話在月紅、暗香、月初心裡刮起了一陣風。
這人是官,并直接猜到了他們此行的目的。
這要是一個剛正不阿認死理的朝廷官員。
他們的行動必将會與這位縣令形成對立面。
陸沉卻不這樣認為。
聽話聽音,程縣令從始至終都對他們表現的極為和善。
而且他開始就說了,是為與之較好而來。
沉默稍許,陸沉坦然承認。
“程縣令猜的不錯,但我很好奇,您怎麼就能這般肯定?是我們哪裡出了纰漏?”
“并非你們的問題,隻是我對本地的了解罷了!”
程縣令語氣依舊溫和。
“望鄉縣這十幾年來極少會有外來人。”
“不僅是交通上的不利因素,更主要是這裡沒了讓人冒險過來的價值。”
“以前的望鄉縣有成群結隊的人打撈各種海鮮、有下到海底采珠的采珠人。”
“人們也會開辟鹽田,将海水引入鹽田,經過日曬蒸發,使水分逐漸減少。”
“鹽分結晶析出,會有持有鹽引的鹽商前來購買。”
“造船的工匠們運用精湛的工藝打造出性能優良的大船。”
“造出的大船可用于運送流放犯人登上島嶼,造船工匠也可以承接造船隻的訂單。”
“本地村民們也會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種植的農作物也能在繳稅後存下餘糧。”
“隻是這一切的一切,在二十年前驟然改變.....”
“二十年的歲月,彈指一瞬間,這裡......早就沒了曾經有過的繁榮。”
“這座縣城成了無人問津的地方,除了被朝廷流放過來的犯人和押送的官差。”
衆人一時陷入沉默。
摧毀總是要比建設來的容易......
渾身無力,曬不得太陽的人還能發揮多大的用處?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培養出能承接重任的下一代絕非一朝一夕。
程縣令的話再次響起。
“說到來望鄉縣,想去流放島幫助人的,你們也不是第一批。”
“那些人擁有自己的商船,載着各種物資去往流放島。”
“那些是真正的船商,他們或許是受人所托,或許心懷悲憫!”
“總之不會關心望鄉縣裡的情況。”
“不過,與你們同樣出類拔萃的青年才俊,去年我倒是見過一位。”
“他說他叫無敵,身上帶着三把大刀,他說想着來望鄉縣大鬧一場。”
“結果他走了一遍後,沒遇到一個值得他動手的人。”
“于是,他去了縣衙,舞了一套刀法給我看,要我替他辦事。”
程縣令說的輕描淡寫。
事實上人家是用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但程縣令不怪那人。
身在苦楚中的人,反而更能理解别人的難處。
程縣令渴望他管轄之内的年輕後生們,都能和那位勇士一般無懼無畏,勇往直前!
無敵......
月紅和暗香聽到程縣令提到這個名,總算想起還有這麼一個人。
唯獨月初有些茫然。
這名字一聽就不得了啊!
不知道他和常勝哥打起來誰勝誰負?
僅從名字上來說,無敵聽着好似更勝一籌。
關于無敵,陸沉自然是知道的。
好歹也是自家府上的一等侍衛。
雖然行事魯莽了些,但聽母親所說,他後來真上了流放島照顧陳氏一族。
在出府辦事上,他倒是貫徹始終......
這人,名副其實啊!
思及此,陸沉關心的問。
“他讓程縣令您幫他辦何事?”
“就兩件事,一是幫他将書信通過驿站寄去京城。”
“望鄉縣這邊哪有驿站啊?但真要寄出也不是沒有法子。”
“煙瘴官道年輕的衙役不敢走,但走另一條小道還是可行的,不過是需要遊過兩條河。”
“在北方人看來,河流的阻隔比山脈更難以克服。”
“但在南方,男子們就沒有不會遊水的。”
“他們将書信用油紙包好,頂在頭上保障不會被河水打濕。”
程縣令說到這,看了看陸沉幾人。
“你們想必是從大青山裡,穿過那條煙瘴官道過來的吧!當真是勇氣可嘉。”
“這不算什麼,押送犯人的解差和犯人們都走得,我們因何走不得?”
陸沉不在意的擺擺手。
一路過來,除了剿滅一批山匪時打了一場、修路時耽擱了不少時間。
他們真沒覺得有多困難。
程縣令顯然比他們知道的更多一些。
“那些官差出發前,領了避瘴氣的藥丸,不僅他們要吃,也要給犯人們吃下。”
“另外那大山裡的山匪看到官差押送犯人經過,也不會上去招惹。”
“但若不是官府的人從那條道上經過,他們勢必會攔路打劫。”
“哦!程縣令既然知曉這些山匪的存在....”
陸沉本想說何不将他們剿匪或者诏安。
但随即他就明白了程縣令的難處,縣衙沒這個能力。
而且那些危害一方的山匪也不願意放下屠刀,來這貧困的縣城成為良民。
陸沉話費一轉。
“那些山匪占山為王作惡多端,嚴重破壞了望鄉縣與外界的通行。”
“若是有人将他們盡數殲滅了,該當是為民除害吧?”
“自然。”
程縣令毫不猶豫的答道,接着就目光一亮。
“王公子,你們可是遇到這群山匪了?”
程縣令内心怦怦直跳。
觀這位王公子沉着冷靜,身姿挺拔像是習武之人。
他們一行人能穿過漫長的山谷官道,安然無恙的坐在這裡。
那麼,那些山匪.....
陸沉輕輕點頭。
從程縣令激動又緊張的眼神中,他猜到了程縣令此番前來的目的。
“遇到了,也送走了,程縣令可以派人去走走那條官道,道路暢通無阻,我們還在途中看到了一群修路人。”
“那裡有個無名村,他們很渴望官衙有人過去,認可他們村落的存在,讓他們也成為望鄉縣的民衆。”
程縣令精神為之一振,這次前來真是收獲不淺啊!
山匪送走了?就是沒有了,這樣豈不是安全了一半?
至于煙瘴霧氣,捂住口鼻不知能不能行?
山裡還有村落?極好極好,能給望鄉縣增添人口......
正想着,陸沉的聲音将他的思緒拉了回來。
“無敵讓您辦的第二件事是何事?”
“哦!第二件事就簡單多了,他要去流放島,我隻需跟海邊的兵士說一聲就成。”
“那時也沒有流放犯人送去島上,一條運輸船就送了他一個人過去。”
“但我們的兵士卻不敢上島,将無敵送到渡口就返航了。”
程縣令說的如此輕松,陸沉幾人竟無言相對。
在他們看來最有可能留下後患的事情。
到了程縣令嘴裡就像在說今晚吃什麼一樣。
暗香忍不住開口。
“那啥,海邊的兵士這麼好說話的嗎?”
“他們也不關心無敵上島的目的,還送他一程?”
月紅也在旁邊眨巴着眼睛。
沒錯,她弓箭都準備好了。
擋我路者,弓箭開道,全都放平!
隻是這想象中的兵戎相見似乎有些不一樣啊!
就聽程縣令揮了揮手說道。
“嗨,南嶺道這個煙瘴之地早年就沒人願意過來,自從發生了重大疾病。”
“朝廷也不想這麼惡劣的氣候環境,經過這些外地招募來的官兵們宣揚出去。”
“着當地縣衙在本地招募兵士即可,且也由縣衙支付糧饷。”
“故而,所謂駐紮在海邊的官兵其實都是咱們望鄉縣裡的人,他們平日裡幹着自己的活計。”
“有官差押送犯人過來時,守城門的士兵會及時告知。”
“他們才會穿上像模像樣的服飾,裝作恪盡職守的模樣應付一下。”
“本縣太窮,他們也拿不到幾個糧饷,誰會去正經站崗?”
“所以,那些官差和犯人到了這荒僻之地,看似有駐軍嚴格把守,實則無人真把這當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