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驚!丫鬟揣娃回家,走出康莊大道

第一卷:默認 第441章 程縣令

  “幹爹,大哥這就找到合适的人打聽了,那咱們要不要過去旁聽?”

  蕭鶴和王伯從木制樓梯處下來,本打算去和陸沉他們一起坐着喝茶。

  看到陸沉他們的茶桌邊多了一個陌生的男人。

  蕭鶴猶豫着該不該過去。

  王伯眯起眼睛,不讓人察覺的打量着那位男人。

  嘴裡低聲與蕭鶴說着。

  “咱們去找另一台茶桌坐下,蕭鶴你看這名男子少說也有三十好幾了吧?”

  “咱們在縣城内外,見過幾個這般年歲的人,都是些十幾歲的年輕人。”

  “對比之下,此人就很是不一般啊!”

  “且讓沉兒與他繼續聊着,咱們過去了又得耽擱他們談事的功夫。”

  蕭鶴聽完,贊同的連連點頭。

  “幹爹說的是,咱們沒必要紮堆在一起,分散開來更好彼此呼應。”

  “嘿嘿,你小子腦子活泛,以後有機會多學學那些兵法謀略.....”

  王伯對蕭鶴這個幹大兒多少也是有些疼愛的。

  這時,慢一步的平安、流雲、甯虎、張彪,四大保镖也走了過來。

  王伯和蕭鶴便帶着他們去了另外一個茶桌位。

  ......

  “是在下眼拙,竟不知是程縣令親臨。”

  “早知程縣令是位如此和善之人,當我們去縣衙拜訪您才是。”

  官拜禮沒行成,陸沉坐下後不忘客氣的說道。

  與外人談事的時候,月紅、暗香、月初是不會出言摻和的。

  不僅不輕易發表言論,還會盡可能的降低存在感。

  有陸沉與當地縣令應酬着,他們隻需當個合格的聽衆就行。

  程縣令笑着接話道。

  “王公子就莫要與我見外了,想必你們初來此地,對這裡不是很了解。”

  “我此番前來,是為與你們交好!也是來為你們答疑解惑。”

  “王公子若是有需要,盡管開口便是。”

  這可真是,瞌睡來了就遞來枕頭......

  陸沉更想知道程縣令為何會如此。

  說起來,他們的路引上也隻是很普通的身份,可不是朝廷派來地方考察的官員。

  難不成是這程縣令從中有什麼誤會?

  那便讓他誤會着吧!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一個在此處連任了近二十年的縣令,想要離開這落後的小縣城也能理解。

  “既然程縣令如此好說話,我想知道望鄉縣怎會與别的縣城差距如此之大。”

  “此時正值午後,本該是大街小巷最繁華的時候,可我們一路走來。”

  “無論是城外的鄉下,還是城區的街道,都沒見到過多少人。”

  程縣令安靜的聆聽陸沉說完,嘴角挂起一個苦澀的笑容。

  “望鄉縣與别的州府縣城自然是不同的,這裡大多數民衆都是晝伏夜出。”

  陸沉修長的手指習慣性的輕敲着桌面,真心誠意的看向程縣令。

  “程縣令,可否詳盡告知,實在是,這種情況極為少見。”

  “我等到了這裡,每個人心裡都充滿了疑惑。”

  程縣令淡淡一笑,目光透過木制窗棂看向窗外,眼神中多了不少眷戀和憂傷。

  “二十年前,這裡還是個繁榮充滿生機的縣城,城中有不少擁有家财萬貫的商戶。”

  “他們與外地的商行搭起産業往來的商業渠道。”

  “将望鄉縣這邊的海鮮制作成幹貨,銷售去外地。”

  “再将外地的各種貨物引進望鄉縣。”

  “誰曾想,一場疫病改變了這一切。”

  “那場疫病擴散的範圍極大,從城内延伸至城外,甚至危害到其他的縣城。”

  “當初那位縣令知道自己承擔不起這麼嚴重的後果。”

  “他及時上報朝廷此地發生了瘟疫,言稱要以死謝罪。”

  “随即就親自下令将整個縣城對外封鎖。”

  “......時隔不久他自缢在縣衙後堂。”

  “朝廷得到奏報後,南嶺州府望鄉縣瘟疫泛濫的消息,一時間在京城傳的沸沸揚揚。”

  “卻沒有官員願意前來勘察發生瘟疫的具體情況。”

  “剛好我那時通過鄉試獲得入仕資格,尚還留在京城,本想着來年再參加會試。”

  “得知故鄉發生極為嚴重的疫病後,我心急如焚,擔心再也見不到家鄉父老。”

  “于是便撰寫了一式兩份的文書,詳細說明故鄉發生疫病的情況。”

  “闡述了自己的請求和理由,通過正常的公文渠道分别遞交到禮部和吏部。”

  “很快,吏部和禮部都給了我回應。”

  “吏部贊賞我的勇氣與擔當,禮部也認可我拯救故鄉百姓于水火的決心。”

  “最終,朝廷任命我為望鄉縣縣令,即刻赴任處理疫病之事。”

  “我千山萬水的趕回望鄉縣,距離瘟疫爆發已經過去了一年有餘。”

  “彼時的縣城宛如一座死城,街道空蕩,人們白天的不敢沐浴在陽光下。”

  “城中不少商戶趕在封鎖前逃離了此地。”

  “偶爾傳來老人們的咳嗽聲和孩子們哭聲讓人揪心不已。”

  “我想組織人手查清瘟疫的源頭都做不到,畢竟縣衙裡的衙役也都感染了。”

  “那時流放島上駐紮的官兵已經撤回到望鄉縣靠海的地方,他們病的更為嚴重。”

  “一個個軟弱無力,曬不到太陽,再也難擔當大任。”

  “我也是從他們口中得知,原來是他們與上一任縣令聯合。”

  “想要開發流放島上的資源,他們将島上無色樹脂的用途大肆宣傳。”

  “上一任縣令想要出色的功績,那些駐紮的兵士想要謀取錢财。”

  “兩廂串通之下,才造成無數人感染上疾病。”

  “這樣的後果,他們也不曾料到,這些老兵油子本就來自五湖四海,唯恐連累到其家人。”

  “故而将這事件的始末瞞下,至于他們後來逃去了哪裡,還是死在烈日下,我也無從得知。”

  聽到這裡,陸沉出聲問。

  “程縣令知曉了這疾病的根源,就沒上報給朝廷?”

  “為何要上報朝廷?”

  程縣令反問,随即提醒着陸沉道。

  “王公子,我剛剛說過了,我本身就是望鄉縣本土人士。”

  “若是将流放島上樹脂的作用告知朝廷,你覺得那些達官貴人會怎麼做?”

  “這樹脂的氣體雖然會害人,但隻要氣味全無後,其他人再接觸就不會有事。”

  “望鄉縣很不幸的成為了試驗地,這方圓幾十裡存活着不少感染了疾病的人,但他們到底還活着。”

  “王公子你們可曾留意過縣城裡木制的門窗?”

  “就拿眼前這張木桌來說,它是不是如同新的一樣?”

  “我沒如實上報朝廷,就是不想有權貴得知這樹脂的價值。”

  “他們的人不用出面,而是下令讓本地新一代的居民們去島上開采樹脂。”

  “望鄉縣經過這麼多年調養生息,總算又成長起新一代的健康後生,我怎麼忍心讓他們重蹈覆轍?”

  陸沉心思電轉。

  朝廷大興水木制造大型宮殿時,是不會考慮底下人的死活,他們隻會要最好的。

  這樹脂固然帶有毒素。

  但隻要等個一兩年,它完全風化後。

  就可以起到既好且長久的功效。

  隻是......

  “程縣令既然不想讓朝廷知曉此事,怎會輕易告知我等?”

  面對陸沉的疑問,程縣令并未虛與委蛇。

  而是單刀直入的說道。

  “我要是沒猜錯,王公子一行人來這望鄉縣,是為了去流放島上找人吧!”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