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265章 獨當一面
衆朝臣腳步匆匆入了殿,卻并未如預料中那般,見到盛帝的身影。
眼前立于殿中的,是尚且年幼的皇孫殿下,福順公公随侍一旁。
而左側,白日裡被禦林軍押解進宮的沈征勝、陸永渚赫然在場。
而後便是張獻張禦史,鴻胪寺卿賈少波。
榮親王爺将殿中場景盡收眼底,目光在禦案後空空如也的龍椅上頓了頓,随即落在了趙元烨身上,率先開了口:
“烨兒,你皇爺爺呢?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趙元烨上前一步,正色道:“榮王叔祖,諸位大人,今日事出突然,召諸位夜深來見,實有要事相商。”
他這一開口,着實将在場諸人驚得不輕。
畢竟皇孫殿下年紀尚小,以往從未在他們面前如何開口。
今日就算聖上有何不便之處,站在他們面前的,也該是瑞王爺。
可此時他們一見方知,小殿下竟已有如此膽識與談吐。
這樣一來,方才本心生不耐的諸位朝臣便暗自收斂了神色。
畢竟瑞王爺久未現身,這其中恐已有不妥,要知道瑞王爺後頭,襄王爺已被監禁,眼下可就......隻剩皇孫殿下一人了。
趙元烨見諸人不曾出言打斷他,心頭也是悄然松了一口氣。
先生和他說過,萬般場面,己先怯,則衆人輕之,所以今日,他不會露怯半分!
“這第一件事——”
“前些時日,帝師曾受聖命,以身設局引出崔道元結黨營私一案,如今,崔道元已悉數認罪。”
“張禦史。”
趙元烨說着,扭頭看向張獻。
張獻當即上前,将崔道元的認罪書率先給了站在最前頭的榮親王爺,口中恭聲道:
“微臣奉聖命追查結黨營私一案,崔道元已于吏部供認不諱,簽下認罪書,請榮親王爺與諸位過目。”
就在榮親王爺與諸重臣滿心震驚,傳看認罪文書時,福順公公猝然瞪大了眼睛,看向一旁的趙元烨。
他貼身伺候聖上,帝師結黨營私的真相,他可是明明白白。
這哪是聖上與帝師設局,分明是聖上被帝師設了局!
皇孫殿下這般一說,聖上如今又有口難言,如此一來,帝師非但無罪,反而還有功。
殿下這可是違逆聖上的心意,這......
福順公公隐約覺得不對勁,可他還未及深思,便聽得趙元烨的聲音再次響起:
“帝師甘願自污名聲為皇爺爺布局,此事來龍去脈,福順公公最是清楚。”
福順聞言垂眸,見皇孫殿下直勾勾地盯着他,心裡頭頓時直打鼓。
不,他......他不能違背聖上的......
“今日之事,也要多虧福順公公心細,及時告知帝師,否則帝師恐還不知,自己已然可以功成身退了。”
趙元烨笑着開口,眉眼彎彎的模樣,卻叫福順心頭猛地一跳,臉色隐隐煞白。
他還以為帝師如今生死未蔔,他通風報信一事根本無人知曉。
可他是一片好心啊,他隻想為聖上分憂,這才向帝師遞了消息。
誰曾想......誰曾想,恰是他此番多此一舉,竟成了壓垮聖上的最後一根稻草!
旁人不會在意他是真心還是假意,隻要帝師所為被揭露,他毫無疑問就是謀害聖上的幫兇!
殿下這番話,是提醒到他要“謹言慎行”,想好了再開口......
福順心中頓時悲郁難當,擡眸見衆人也正看向他,猶豫片刻,不得不咬牙澀聲道:
“......是。”
“那日聖上與帝師商議之時,奴才就在一旁侍茶......”
福順公公說着,低下了頭。
這會兒,他已經隐約明白過來,這一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了。
皇孫殿下要保帝師,而帝師所做的一切,也都是為了皇孫殿下。
這其中,聯結殿下與帝師的,是江大人。
今日,殿下已成最後赢家,若說還有什麼不如意的,便是江大人生死未定。
聖上對江大人的忌憚,他這個伺候在聖上身邊的人,最是清楚。
可如今聖上僵卧于榻,口不能言,江大人便算是逃過一劫——
思緒走到此處,福順公公突然就僵住了,一個模模糊糊的猜測就這般不可思議地湧了上來。
等等......
在皇孫殿下心中,江大人與聖上到底孰輕孰重?
皇孫殿下是否會為了保住江大人,對聖上......
不,不會的,不可能的!
福順在心中連連搖頭,卻又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薨逝的太子殿下。
聖上以為自己當年将心思藏得很牢,可卻未必瞞得過太子殿下的枕邊人——太子妃。
而方才......方才他确實留聖上與殿下還有太子妃獨處一室!
福順忽然有些腿軟,他适才曾清清楚楚聽到禦醫們小聲嘀咕:
聖上往日龍體康健,怎的被刺激了兩回,竟就嚴重到如此地步了?
難道就在他離開的——
對了,他方才本都要回來了,是殿下又将他拉走了.......
思及此,福順隻覺頭皮發麻,脊背發涼,正想得入神,忽而又聽到趙元烨喚他:
“福順公公,将瑞王叔今日所呈書信取來。”
福順猛地打了個激靈,便見趙元烨仰着臉,正定定望着他。
那般幹淨澄澈的一雙眼睛,瞧着明明沒有旁的意味,卻叫福順心頭愈發驚懼難忍。
他急忙轉過身去,将案上整理好的書信取來,恭恭敬敬遞到了榮親王爺手中,再退回來時,将頭埋得更低了。
他沒有證據。
方才太子妃臨時決定讓皇孫殿下獨當一面,自己則退至偏殿等候。
哪怕真有什麼“物證”,這會兒定也銷毀得一幹二淨了。
他口說無憑,一旦因為“污蔑”殿下與太子妃喪命,任誰來伺候聖上,他都不能安心!
況且,如今何止是他這條賤命,連聖上的安危都......
福順心中一頓轉悠,卻尋不到任何破局之法,面色不由青白一片,絕望地閉上了眼睛。
趙元烨将福順的神色瞧在眼裡,這才緩緩收回視線,沖正傳閱書信的衆人開口:
“今日沈陸兩家被圍,是因着瑞王叔持這些信向皇爺爺告發,沈陸兩位将軍通敵叛國。”
“而書信真相,牽扯當年的一樁舊事......”
“沈将軍,你來說吧。”
趙元烨轉頭看向沈征勝。
沈征勝當即将當年斷臂那一戰,還有與顧長申的恩怨一一道來,賈少波也上前證明了書信真僞。
榮親王等人聽得心頭驚跳,卻不是為了當年舊事,而是已然能想象到,今日沈征勝與瑞王爺的禦前争論,該何等驚險危急。
這時候,已經有人耐不住性子問道:
“殿下,既如此,敢問聖上如今究竟在何處?瑞王爺又如何了?”
趙元烨聞言面露哀戚之色,直到此刻才有了幾分孩童模樣,顫聲道:
“吏部尚書結黨營私一案牽涉甚廣,瑞王叔也是一念之差,想要救下崔道元,這才劍走偏鋒,妄圖陷害忠良來混淆視聽。”
“此事敗露後,皇爺爺震怒不已,與瑞王叔在殿中起了争執。”
“瑞王叔一再出言頂撞,皇爺爺盛怒之下,踢了瑞王叔一腳,緻王叔......損了心脈。”
“而皇爺爺自己則......則怒急攻心,暈倒在地,患了中風閉症。”
“什麼!!!!”
殿中霎時響起一片驚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