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5章 學習使用縫紉機
第1515章 學習使用縫紉機
臘月裡的北境,風雪鎖門。,x/l.l¨w.x^.+c~o+m.可村西頭那座最大的廠房,透明的雙層玻璃被燈光映得通明,裡頭傳出一種從未聽過的、密集又清脆的“哒哒哒哒”聲,像無數快馬在石闆上奔踏。熱氣混着鴨絨鵝絨的微腥味,從門縫裡絲絲縷縷地往外鑽。
廠房裡燈火通明,亮如白晝。幾十個太陽節能燈挂在粗木梁上,照着一張張繃緊的、汗津津的臉。季如歌站在廠房中央,腳邊放着幾個蒙着厚布的大家夥。
“掀了!”她一聲令下。
厚布扯開,露出幾台鐵疙瘩——機身烏黑油亮,帶着曲柄和轉輪,一根閃着寒光的細針直直杵着。
“這叫縫紉機!”季如歌聲音清亮,壓過屋外的風雪,“靠它,縫衣裳快過手十倍!”
底下嗡的一聲炸了鍋。婦人們伸長脖子看稀奇,交頭接耳:“鐵疙瘩縫衣裳?唬人的吧?”
“瞧那針,細得跟頭發絲似的,能頂啥用?”
“快十倍?吹牛不上稅!”
季如歌沒廢話,招手叫來孫婆婆和另外兩個素日裡針線活最麻利、手指頭最靈巧的婦人。~x+i_a.o^s¢h¢u^o/c,m-s?.*n.e¢t′“你們仨,過來學。”
她坐到一台機器前的小木凳上,腳踩住下面的踏闆,輕輕一踏。轉輪飛轉,帶着機頭發出低沉的嗡鳴。她捏起兩塊裁好的靛藍細布,對齊,壓到那寒光閃閃的針下,手指輕巧地扶着布邊,腳下一用力——哒哒哒哒哒!
細密的針腳像被施了法術,瞬間從針尖下流淌出來!筆直!勻稱!快得隻見一道銀線在布上遊走!眨眼功夫,兩塊布就嚴絲合縫地連在了一起,針腳細密得幾乎看不見!
“我的老天爺!”孫婆婆手裡的頂針“當啷”掉在地上,嘴巴張得能塞進雞蛋。另外兩個婦人也看傻了眼,眼珠子跟着那飛跑的針腳轉。
“踩這個!扶穩布!眼睛盯着針!”季如歌言簡意赅,起身讓開位置。
孫婆婆抖着手坐上去,學着樣子踩踏闆。機器猛地一竄,布頭“嗤啦”一下被扯歪了,針線也歪七扭八。她臉一紅,手忙腳亂。
“慢點!腳輕點!手穩住!”季如歌在旁邊指點。
另外兩個婦人也輪番上陣,開始也是歪歪扭扭,不是線打結,就是布跑偏。·l¢o·o′k¨s*w+.!c-o′m,廠房裡響起此起彼伏的“咔哒”聲(線斷了)和懊惱的低呼。
季如歌早有準備。她拍拍手,幾個漢子擡進來幾大筐邊角碎布頭。“用這些練!練到針腳直了,手穩了,再碰好料子!”
孫婆婆她們仨,像着了魔。飯都顧不上吃,就守着那幾台鐵疙瘩,一遍遍踩,一遍遍縫。腳踩麻了,手指頭被針紮了也不管。
廠房角落裡支起了幾口大鍋,炖着油汪汪的肉湯,蒸籠裡是暄軟的白面饅頭,還有大盆的鹹菜疙瘩。季如歌發了話:輪班倒,機器不停!幹活的,管飽!管夠!
三天後,孫婆婆布滿老繭的手指穩穩地扶着布邊,腳下踏闆起落均勻。哒哒哒哒哒……細密的針腳在靛藍的布面上流暢地奔跑,又快又直。她縫完一條袖子邊,拿起來對着燈光看,針腳勻稱細密,臉上第一次露出了如釋重負又帶着點得意的笑。另外兩人也漸漸摸到了門道。
“成了!”季如歌一錘定音,“你們仨,一人帶一隊!教!”
廠房立刻分成了三大片。孫婆婆她們成了“師傅”,各自領着一群眼巴巴的婦人,圍着一台縫紉機。廠房裡的“哒哒”聲不再零星,開始此起彼伏地響起,雖然還夾雜着不少“咔哒”的斷線聲和懊惱的歎氣,但聲音越來越密,越來越連貫。
“腳輕點!别跟踩冤家似的!”
“手!手扶穩!布别讓它跑了!”
“線斷了?看梭芯!梭芯繞滿了沒?”
孫婆婆沙啞的嗓音在“哒哒”聲裡格外清晰。
婦人們學得飛快。北境的女人,手上有力氣,眼裡有活計。幾天功夫,笨拙的“咔哒”聲少了,流暢的“哒哒”聲多了起來。廠房裡彌漫着一種新奇的、充滿幹勁的氣息。婦人們輪班吃飯,捧着熱騰騰的肉湯饅頭,匆匆扒拉幾口,又立刻回到自己的縫紉機前坐下。手指翻飛,布片在針尖下迅速成形。看着一件件衣裳在自己腳底下飛快地“長”出來,她們眼裡都閃着光。
季如歌也沒閑着。她帶着幾個從商街請來的、腦子活絡的年輕媳婦,在廠房另一頭支起了染缸。茜草根煮出赤紅,藍靛草熬出靛藍,黃柏皮榨出姜黃,甚至還有用凍梨皮試出的淡淡紫色。染好的布料挂在橫杆上瀝水,五顔六色,在油燈光下像一片片彩霞。
“用這些色!”季如歌指着那些彩布,“靛藍做襖身,領口袖口滾一圈赤紅邊!姜黃做姑娘穿的,掐個腰身!紫色染小坎肩,給娃們穿!要輕!要俏!更要暖!”
樣式也是新的。不像老棉襖那樣臃腫直筒。季如歌拿着炭筆在草紙上畫:短款的,利落;長款的,收腰;坎肩,輕便;還有帶翻毛領子的,看着就暖和。王木匠帶着徒弟日夜趕工,用硬木做出合身的版樣,裁布婦人按着版樣下刀,又快又準。
縫紉機真正唱起了主角。幾十台機器同時開動,哒哒哒哒哒……!聲音彙成一片密集的、永不停歇的急雨,蓋過了窗外的風雪呼嘯!填好絨的襖片在針尖下飛快地結合,翻轉,縫合。
熟練的婦人,腳踩踏闆如飛,手指翻飛如蝶,一件成型的襖子,從裁片到縫好最後一道線,竟隻需小半個時辰!比手縫快了何止十倍!
廠房角落堆成品的地方,彩色的小山眼見着往上蹿。靛藍的、赤紅滾邊的男襖,姜黃掐腰的女襖,淡紫的小坎肩,厚實的長款羽絨大氅……輕飄飄,蓬松松,摸上去又軟又暖。
孫婆婆拿起一件剛做好的女襖,對着油燈細看。針腳細密勻稱,收腰的曲線流暢,姜黃的顔色鮮亮喜人。她掂了掂,輕得像捧着一團雲,可那暖意卻是實實在在透過布料傳到了手心。
她布滿皺紋的臉上笑開了花,仿佛已經看到這輕暖漂亮的衣裳穿在南邊那些怕冷的夫人小姐身上,看到白花花的銀子順着商路淌回北境。